登录
文章推荐

“思政园”里再追梦 贡和法

发布日期:2016-03-09 07:46:53     来源:gonghefa
 

“思政园”里再追梦

贡和法

我在33年教书育人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出的是前行的轨迹;一时一段记忆,缀成的是教育的征程。一心坚持,选择好人生的立足点;诚心感激,把握准人生的平衡点;全心成长,创造出人生的制高点!

33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园地(简称“思政园”)里我虔诚地学习、真诚地思考并努力地实践,形成了“条理清晰、生动活泼、立足基础、注重能力”的教学风格。我潜心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途径和方法,关注“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精致和谐生态政治课堂的建构与实践”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2013年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奖。

基础教育的本质是它的“基础性”,其作用在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奠基,其最根本的价值是育人。基础教育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基础教育应给予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一是思想素质,它是学生做人的基础;二是思维素质,它是学生做事的基础。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并参透于教学实践之中是思想政治学科应有的学科价值和学科自信!

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基础和深厚的学养,既能仰望星空的博大、深邃,又有脚踏大地的平稳、厚实,在自身的血液中汇集着昂扬向上的因子,担当起“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教育是思想,这种思想越是现实,就越有智慧;教育是信仰,这种信仰越是坚定,就越有力量;教育是追求,这种追求越是执著,就越有成果!

课程改革已历时10多年,这些年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然而,当改革的激情逐渐褪去,学科教学的实践者们依然存在着困惑和困境:就目前而言,知识本位、应试教育仍填满了学校生活的缝隙;学科教学的表层化现象仍然突出;师生虽争分夺秒的获取知识,但却出现“成绩有效背后的兴趣缺失,教学有效背后的教育缺失”的现象。

面对困境,思政课教师应该坚守学科良知,坚定信念信心,寻求教学对策,拓展教育境界:教育,必须遵循生命本身的逻辑和教育教学深刻的内在合理性;让教学回归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原点。思政课教师应有教育追梦:梦想的力量,在于放大你现实世界的追求;梦想的魅力,在于唤起你潜在行动的渴望;梦想的意义,在于催生你实践创新的灵感;梦想的价值,在于赋予你教育耕耘的天地!

如今,教育领域正在稳步推进综合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必将对基础教育带来一场“深度革命”。坚持以生为本,强调以学生的学习状态或者心智发展为主要课堂样态。这一“教学转型”旨在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个深度的理解,并学会和周围的人和事进行有机联系和理性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科教学更好的来助推学生“学习能力的生根”,实现“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启迪智慧”的价值追求。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型,其根本的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核心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根本作用不是“告诉”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励”学习热情、“引领”处事方法、态度、价值观以及综合能力。一旦将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学生主体性的激发,“智慧火把”的点燃,那么知识的积极建构、意义的自主找寻将成为现实。

思政课教学的新样态应该是:理解性的课堂,不是灌输性的课堂;建构性的课堂,不是接受性的课堂;反思性的课堂,不是表演性的课堂;探究性的课堂,不是纯知识性的课堂。与此相对应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引导学生问题导向学习、引导学生结构导向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我所期许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课堂;是自觉主动、活泼生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是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验着“乐”的课堂;是今天离开了、明天还想来、终身而难忘的课堂。

这兴许是我“思政园”里的再追梦。我想个体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只要全国一大批有信念、有信心、锐意进取的思政课教师的众志成城,梦想总会成真的。

让我们:用真实的生活,可信有用的政治理论,去武装学生,将原理之美播洒于学生的心田;用机智和幽默,魅力无穷的哲学思维,去启迪学生,将方法之巧铭刻于学生的脑海;用言传与身教,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去引领学生,将核心素养融铸于学生的生命!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