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昌辉名师工作室三年工作计划 2020-10-05
网站类目:制度规划

梁昌辉名师工作室三年工作计划

2019.122021.12

 

一、指导思想

在江阴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和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整合研修优质资源,形成研修共同体,开辟研修新途经,丰富研修新文化,搭建研修新平台,推出研修新成果。

唤醒专业自觉,锻造专业内核,培植专业眼光,磨砺专业技能,塑造专业品质,帮助学员剥开思维的口子,打开世界的天窗,找到审视课堂的镜子,规划专业成长的路径。

二、建设目标

以“言语实践型”语文教学理论为指引,引导学员着力聚焦研究力、实践力、转化力不足的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系列化的研修活动,实现文本解读专业化、教学设计任务化、教学实施情境化、教学研究专题化等目标,同时努力带动学员所在学校语文教学风貌的改善。

目标一:根植语文教育理念。理解“言语实践型”语文教学理念,树立为儿童提升言语品质而教的学科育人价值观,掌握有效的教与学的实践路径与策略,锻造“言语实践型”语文教学团队。

目标二:提升语文教学能力。基于“言语实践型”语文教学主旨,学习专业化的文本解读、教学内容选择、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有效提升工作室团队成员“言语实践型”语文教学的设计力、实践力和研究力。

目标三:加大语文区域帮扶。以“梁昌辉名师工作室”为平台,最大限度地扩大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一校,影响一片,辐射一区。基于“言语实践型”语文教学理念,实现工作室成员及所在学校语文教学力的提升,并带领学员以联合教研、小专题诊断等方式帮助乡村小学提升小语教学力。

三、研修任务设计

研修主题:“言语实践型”语文教学力的提升

工作思路:培育种子,双向滋养,整体生长

1.紧扣“一个点”——工作室的每一位学员都是一粒种子。珍视种子,关心每一位学员师德、师能的发展;培育种子,通过多种方式与活动引导学员成长,给学员发展提供支持;传播种子,帮助学员在各自学校传播在工作室中的收获,放大学习效应。

2.狠抓“两条线”——语文专题研究线。指导学员围绕“言语实践型”语文教学,结合自己的兴趣点、特长点,选择和确定个人的研究专题。语文教学实践线。引导学员立足课堂,聚焦学生言语品质提升来进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两条线”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3.辐射“整个面”——发挥工作室的领跑作用,促进学员个人专业素养的整体提高,由学员辐射所在学校助力学校语文教学的发展,借助工作室的整体力量承接教师发展中心在语文教研上的专题任务、乡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推进的专项任务等,为全市小语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四、具体研修内容

模块

内容与形式

提升教育理念

1.阅读教育家成长故事。阅读于漪、李吉林、斯霞、于永正等名师成长故事,汲取精神资源,获得成长启迪,树立正确的成长观。

2.开设专题讲座。拟邀请成尚荣先生(原国家督学、国家教材主审)或杨九俊先生(原江苏教育学会会长、国家教材主审)中之一位作专题讲座。

3.了解教育发展新变化新方向。观看朱永新先生关于未来教育的讲座视频。

提升语文素养

1.阅读语文教育相关书籍。包括王尚文、王荣生、李海林、吴忠豪的课程与教学论,马正平的写作学、刘晓东的儿童哲学、吕叔湘等的语言学以及文学理论等书籍。

2.开设专题讲座。主持人或拟邀请吴忠豪教授(上师大教授)作专题讲座。

3.问题导向,学员论坛。聚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短板,大家说,说大家,主动探寻建构、提升之路。

提升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能力

1.研读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方面的书籍。包括孙绍振、加涅、布鲁姆有关文本解读、教学设计、目标分类等方面的书籍。

2.文本解读与点评活动。按照文体选取统编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进行文本解读系列活动,由主持人为首的导师团队进行点评与学徒式的指导。

3.名课研习与教学设计活动。分类选取名师课例进行研习,以微格分析的方式发现名课背后的理念、思维与策略;开展学员教学设计活动。两类活动均由主持人为首的导师团队进行点评与学徒式的指导。

提升

教学实践与反思能力

1.导师“下水课”+学员“试水课”主持人为首的导师团队进行示范教学学员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践。或同课,或一课上下课时,或相同课型……

2.专家支招+议课论坛。拟邀请吴忠豪教授或特级教师薛法根等专家进行诊断性点评,开方子,给方法。同时学员以现场、网络或书面形式进行议课论坛,同伴互助式提升。

提升

教学研究能力

1.选择并进行个人专题研究。主持人为首的导师团队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学员选定研究专题,制定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

2.专题讲座。拟邀请教师发展中心教科室许建国主任、张慧老师作个人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的专题指导这讲座;拟邀请裴海安、杨文华等小语专业杂志主编来作论文写作指导讲座,帮助学员提炼观点,形成物化成果。

五、研修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20199月至201912月,学习江阴市“名师工作室”相关规定,制定行动方案,遴选工作室学员。

第二阶段:启动。201912月至20202月,开班典礼,学员制定职业规划,学习研修方案,构建学习共同体。

第三阶段:实施。20204月至20214月,聚焦“言语实践型”语文教学,专业阅读,涵养理论;聆听经典,走近大师;课例研究,解决问题;实战反思,走近自身;深入课堂,走近学生;外出考察,拓宽视阈。

第四阶段:汇报。20215月至20216月,组织学员将两年所学以多种形式,向学校及全市进行汇报、展示、交流。

第五阶段:结业。20219月至202112月,提炼学习成果,终结性评估,结业典礼。

六、研修预期

1.成果一:理论成果。形成若干可资参考实践的研究成果。立足统编语文教材,实践积累,形成研究性教学案例,包括文本解读、教学设计、名课研习、教学反思等。

2.成果二:实践成果。举办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现场会、主题论坛等,进一步打造团队品牌。

3.成果三:学员成长成果。通过两年系列化的活动,有效帮助学员在骨干教师评审、职称晋升等方面有提升,在个人教学风格凝练、成果表达方面有进展,在带领备课组、学科组共同成长方面有提高。

4.成果四:孵化成果。以联合教研、送教、应约诊断、成果发布与推广活动等,让更多个人、学校“卷入”工作室项目研究,扩展工作室学术影响力,助力相关学校乃至区域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七、学员考核标准

坚持“五个一”考核标准:

一起研修:学员研修参加率不低于90%,研修文本性任务提交率100%,议课、论坛等现场发言率不低于80%

一个特色:学员人人提炼形成基于“言语实践型”语文教学理念的个人特色;

一节课例:两年工作室研修期间,学员至少有 1 节片级以上公开课(含讲座);

一篇论文:学员至少有 1 篇紧扣研究主题的论文发表或在大市级论文比赛中获二等奖及以上奖项;

一项课题:学员主持或作为核心人员参加语文学科或教学类的课题1项。

 

 

                    

  • 阅读(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