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娅琼+1准确把握引入材料的时机——《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读书心得(一) 2024-09-23
网站类目:在研项目

准确把握引入材料的时机

——《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读书心得(一)

                                 江阴市长泾实验小学   袁娅琼

 

最近,拜读了兰本达、P.E.布莱克伍德、P.F.布兰德温合著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一书,这是一部难得的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法理论专著,附有大量生动的实例,对我们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针对书中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所举的实例,我审视并反省了自身的科学教学,写下自己的一点感想。

书中提出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方法: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描述、互相交流感受和解释,在思想上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模型,然后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形成对自然界的有序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在我们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十分普遍。

书中第一章“通过支配材料发现意义”中,作者提到了教师相对于材料的作用,其中有一个观点——教师引入材料要注意把握时机,我非常认同。

科学探究离不开材料。教师在课上提供给孩子们的材料,必须经过仔细选择。材料既要简单,能为每个孩子开辟一条有趣的探究之路,又要丰富,让孩子们有可能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路径去探究。引入材料的时机也不是任意的,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孩子真正的需要。在教学中,往往因为教师呈现材料的时机不当,导致课堂无序,学生思维混乱。

1.适时呈现材料避免课堂纪律失控

     课堂上,因为过早呈现材料而失控的现象屡见不鲜。材料会激发起动手的欲望,大人面对材料时尚且压抑不住想要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更何况是有着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在一年级《上好科学课》这堂课上,年轻的*老师课前做好了课堂准备,把一个高而细的瓶子、一个粗而矮的瓶子放在孩子的实验桌上,两个瓶中都装有染色的水。课上孩子们一就坐,孩子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两个瓶子上。有的问老师:瓶子里的是什么?有的说:怎么两个瓶子不一样啊?有的动手拿着瓶子开始摇晃,有的已经开始争抢瓶子……这时*老师意识到课堂出问题了,连忙大声要求孩子们停下来,可是收效甚微,只有少数几个孩子坐端正了。老师再次提醒,课堂还是一片混乱。假如这位老师能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在需要孩子动手实验的时候提供材料,那么上述混乱的情况就可避免。

2.关键时刻补充材料促进思考发现

在活动中,有时为了激发孩子们进一步探究,促使他们进一步思考和为实验提供方便,教师会给学生补充某些材料。当然,引入某些材料的时机也不是任意的,而是教师对孩子的需要、对他们同材料之间互相作用所达到的阶段作出评价的结果。在《简单电路》这节课上,当孩子们需要把电池、小电珠和导线固定住的时候,才把胶带发给他们。当孩子们能连接线路成功地点亮电珠后,再引入更复杂一点的材料——开关,促进他们作进一步的发现。在发这些材料时,教师讲的话一般不带有任何指导,例如:“也许你会用到这个?”这样,在教师不干涉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去探究、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这样的发现来自他本人,来自他自发的、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孩子来说才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