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的认知维度与行动逻辑
刘寿堂 蔡淋芬
摘 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实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战略举措。中小学段是青少年“拔节孕穗”的重要阶段,中小学段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是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实践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明确自己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链条中的主体角色与担当,精准把握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要义,立足教育教学实践切实做出自己的学段性贡献,致力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
关键词:中小学思政教师 思政课一体化 认知维度 行动逻辑
刘寿堂,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蔡淋芬,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近年来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下文简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研究成果大多停留于理论探讨或对策建议的层面,尚缺少基于实践又能‘返回’实践、指导实践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目前,学界的核心议题主要集中在课程目标设置、教材内容编排、教学方法探讨、师资培训模式等宏观层面的一体化建设,对思政课教师个体,尤其是对中小学段思政教师的关注有待加强。思政教师是思政课提质增效的的动力源泉,是推动思政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从微观角度探究中小学思政教师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助于全面审视并着力推进新一轮思政课改革创新。
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时代新课题
在我国的课程体系中,思政课除具备一般课程的科学性和知识性外,还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价值性特征。思政课以其融入学生生活全领域、涵盖学生学习全周期、指导学生人生全过程的特点,成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思政课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从事着关怀和塑造人的生命和灵魂工作的特殊群体,“承担着引导学生追求科学真理、满足知识需求,追求道德情操、满足情感需求,追求人文和美、达到心性和谐的重要角色”。因此,思政课教师应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并在此基础上努力追寻和创造自己的职业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助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了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战略蓝图。五年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就斐然,“目前我国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在战略思想、政策设计、学校实践和课堂教学四个维度所取得一系列成就,使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样态”。但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高等教育学段中的巨大成就相比,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的实际情况更加复杂,现实境遇更加困难。严重的师资缺口成为制约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目标的最大障碍。中小学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地区乡镇中小学专职思政教师比例较低,中东部学校低学段同样存在思政课师资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无论是教研资源、科研项目还是实践平台,中小学段均处于劣势。
思政课的教材与课标属于国家事权,它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政策,由国家统一编制使用。高等院校因其优质的教研资源,往往被赋予领衔者与主导者的角色,在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着教研领航、示范作用,体现着带动、辐射功能。在“U-G-S”(大学-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模式的共同体建设中,一体化建设平台多是由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搭建并协调运转的,中小学常常是以“合作方”出现在共同体中。总之,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思政课改革浪潮中,作为职业个体的中小学思政教师仿佛被遮蔽了,他们不过是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呐喊助威的旁观者或被动参与者,是各种研究项目的被调研者或教研活动的配合者,是各种“手拉手”活动中的那只“小手”。《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办好中小学思政课关键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每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当把讲好思政课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思政课建设成为一门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的课程。中小学思政教师应直面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时代新课题,明确自身的使命与担当,强化主体意识,立足教学岗位,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既做合格的“经师”,又做优秀的“人师”,着力从微观维度做出学段性贡献。
二、精准把握一体化: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有的认知维度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命题自提出至今,关于其内涵与价值的探讨始终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人言人殊的芜杂也给中小学思政教师准确理解思政课一体化内涵带来了困惑。正如夏永林老师所言,“不少中小学对于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如何理解某个知识点、如何讲好一节课的水平,真正领会清楚‘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内涵与本质的并不多”。一些中小学思政教师存在认识偏差,以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主要是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等顶层设计,是国家和学校的事情,跟自己的日常教学关系不大。事实上,“一体化建设是一场流程再造式的教学改革,更是一场关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工程”。准确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核心要义,是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践行自己角色担当、积极参与一体化建设的前提。
首先,“思政课一体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迁的概念。从199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到2005年《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7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再到2019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先后经历了首提“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到“使大中小学德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再到“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的发展变迁。它既反映了党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把握的逐步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深入,也体现了党和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适时调整教育政策的与时俱进。上述演进历程表明,思政课一体化最初源于德育一体化,其范畴历经多重变迁,主题渐趋明朗,内涵日益丰富。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从思政课程一体化到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拓展和升级,“一体化”由此被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涉及的场域、主体、要素更加宽广多元,整体性和系统性更强,面临的问题也更复杂。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既为今后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思政课程一体化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新样态确立了基本遵循。其次,用系统论思维把握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系统论为中小学思政教师把握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科学内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就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一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思维是用系统论的原理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来把握的思维方法。它强调基于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和耦合性特征,全面考察系统及其要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就是基于系统理论,遵循不同学段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接受机理,统筹各教学要素,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协同合力的教学序列,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成效,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就是构建横向层面的各教育主体、教育场域、教育资源的同向同行,纵向层面的各学段分层分类、逐级增量、螺旋上升的有机衔接的一体化、整体性课程建设模式,即把思政课当作一个系统工程加以统筹推进。正视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程的差异性与关联性,是正确理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科学内涵的前提;个体道德发展的连续性和进阶性特征,决定了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人的品德发展阶段性的必然要求”②;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高学段教师不“瞻前”、低学段教师不“顾后”,由此导致的各学段各行其是、相互割裂甚至抵牾,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理解思政课一体化要防范几个误区:其一,思政课一体化不是思政课各要素机械地简单叠加,“而是要在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等方面增强系统性、整体性与协调性”③。其二,思政课一体化不是在现有思政课程体系之外再造新体系,“而是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下对已有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与整体升级”④。其三,思政课一体化不是大中小学思政课按照一个标准建设的同质化,“而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凸显连续性、递进性、层次性和整体性”⑤。总之,思政课一体化实质上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育人的一体化。
最后,需要厘清几个关联概念。厘清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相关联的几个概念,不但有利于避免彼此之间的纷扰纠葛,还将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思政课一体化的核心要义。
一是思政教育一体化与德育一体化。在当前的教育话语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一词涵盖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丰富内容,其内在结构不断拓展和完善。中小学“德育”向“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话语体系上趋于一致,客观上为二者‘一体化’奠定了基础”⑥。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首次把中小学德育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称为思政课,“这无疑是对中小学德育课的新定位,体现了对中小学德育课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要求的提升”⑦。由此也推动原来的中小学学科德育向课程思政过渡。概念上的衔接统一既是一体化建设的成果,又推动了一体化深入发展。
二是思政课程一体化与思政教育一体化。由思政课程一体化到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拓展与升级,是破解制约思政教育发展结构性难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工程。思政课程一体化是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课程形态。思政课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核心部分。思政课一体化的主要对象是课程,思政教育一体化的主要对象是人;思政课一体化的场域是课堂,思政教育一体化则延伸到学校、家庭和社会;思政课一体化的主体是师生,思政教育一体化的主体则是整个教育场域中的参与者。
三是思政课一体化与课程思政一体化。此前的中小学学科德育与高校的学科思政现在统一为课程思政,它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应然要求和必然结果。课程思政既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些活动,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环节中,在润物无声的教学活动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如果说思政课一体化强调的是大中小学各学段之间的衔接递进、螺旋上升的课程建设思路,那么课程思政更强调各课程形成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挖掘所有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以形成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合力育人的课程结构。
总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所有思政课教师具备系统思维能力,在精准把握思政课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处理好学段间的衔接与协作,既扫好“自家门前雪”,也兼顾“他人瓦上霜”,既要“守好一段渠”“管好一段路”,更要能把握全局与大局,“放眼‘全河段’、‘全路程’,关注上下、左右、前后”。
三、躬身践行思政课一体化: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行动逻辑
师资建设是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明了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在各自学段释放出应有的角色效应,从微观维度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做出学段性贡献。
1. 立足学段,淬炼教学专业技能。思政课是一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的特殊课程,它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段意识,一方面,要立足自身教学岗位,专注于本学段的教材、学情、教学方法,“以专业化、规范化、精准化凸显学段特殊性和教育针对性”②。另一方面,不囿于学段限制,以系统论的视角把本学段的教学放置在思政课一体化的架构内去考察,从整体性上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是要涵养理论功底。思政课属于理论课,本质上是讲道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③在现实中,一些中小学思政课因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既无“道”的贯穿,也无“理”的探讨,课堂呈现平面化、表演化甚至庸俗化,要么成了看似精彩纷呈实质空虚无聊的故事汇,要么就沦为煽情的秀场。思政课教师要养成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习惯,通过对《共产党宣言》《实践论》等名著名篇反复研读,字斟句酌地研机析理,读出其中的真谛要义,不断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有理论深度的思政课教师才能讲清思政课的道理,思政课才能成为金课而不是水课。
二是提升表达能力。教育艺术是与人交流的艺术,教学语言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工具。思政教课材往往因鲜明的政治性、导向性、专业性的语言特点而显得晦涩、抽象甚至空洞。优秀的思政课教师能娴熟地驾驭教学语言,“巧妙地运用排比、比喻、类比甚至夸张等修辞形式,准确、生动地演绎教材内容,使学生在语言盛宴中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积极磨练语言技艺,熟悉网络流行语汇,主动了解新生代的“打开方式”,提升自己的教材语言转化能力。
三是关注技术前沿。当前突飞猛进的信息科技,促进了思政课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也为思政课教师诠释知识和引领价值提供了技术支撑。思政课教师应关注信息科技前沿,“通过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运用慕课、微课等平台,借助图解式、场景式、互动式等教学形式,打造理论传播‘媒体矩阵’,使思政课更加生动鲜活、更加贴近人心。”①另外,新课标跨学科融合教学对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还有大量的衔接与递进直接游离出思政课之外,‘跨界’存在于文史哲等多个学科课程”②。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广泛涉猎相关学科,构建更加复合多元的知识结构,以满足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2. 教研兼顾,提升思政课含金量。实践证明,科研支撑教学、教学促进科研,两者的良性互动才是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最优的自我发展路径。有统计表明,在对思政课一体化的理论研究成果中,来自高等学校的占80%以上,而中小学管理者与教师所占比例不到10%。科研是思政课教师的生命力之所在,是拓展提升教学能力的坚实后盾。思政课教师应做知识的创新者而不是知识的搬运工。没有精深的科研支撑,思政课就很难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要求,沦为肤浅而空洞的说教。
作为一体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聚焦一体化建设的诸多研究主题。其一是关于教师的学段角色研究。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在整个学段中有不同的任务分工,在一体化建设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对不同学段教师角色的研究是一体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其二是关于学段学情的研究。学生在不同学段呈现出不同的认知特点,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问题。精准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与思政教学规律之间的契合,从而做好学段知识体系的联结与构架,这是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着力的研究话题。其三是教材与教法的研究。从教师个体的视角看,思政课一体化最核心的是如何处理好学段间知识的衔接与递进。这就需要着眼整个思政课教材体系,尤其是与之相邻的“前后左右”学段教材的内容的关联。不同学段教学方法的适切性也应是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研究的重要范畴,毕竟相同教学方法在不同学段应有各具特色的实现方式。
3. 开放协同,在思政课共同体中成长。为助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2023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对省级层面的工作平台、工作机制、课程资源和师资队伍等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有共同的愿景、互相理解和分享的思维方式、共同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并拥有共同专业发展的集体记忆与特有的话语体系”③。协同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义之一。思政课不是某个学段个别优秀教师的独角戏,而是不同学段所有思政课教师齐心协力的大合唱。
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政课共同体中,在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开展“手拉手”备课、“心贴心”研讨、“面对面”评教。这种不同学段间彼此的“双向奔赴”,必将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取长补短、互学互鉴。学段间的切磋交流,“既满足教师在本学段关于思政教育的发言权,又让教师拥有对后续发展空间的知情权”④。虽然高等院校是思政共同体的领衔者和主导者,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并不因此而被遮蔽削弱,相反,其主体地位更应得到凸显和强化。在思政课共同体中,各学段教师除了致力于教学方面的衔接和协同,还应组成学术研究共同体,以学术团队的方式承担相关课题的协同攻关。另外,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思政课共同体内应实现共建共享,“互通有无”。
【本文系2017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绿色学习导引机制研究”(课题编号:17SKG043)、2021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爱国主义教育的历程、经验、启示研究”(课题编号:21SKSZ018)的阶段性成果。】(责任编辑:王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