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学习的优化设计———以“共筑生命家园”为例 2024-09-19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主题式学习的优化设计———以“共筑生命家园”为例

王 欢


摘 要:依据新课标要求,在学习主题设计中需要明确学习主题,介入真实情境,设置思辨问题,布置有意义有价值的任务,这样才能从“在何种情境下能运用什么知识完成什么任务”来有效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程度。为此,教师需要优化主题式学习。首先,基于素养立意研读教材,指导学生在价值上认识学习主题;其次,创设两难情境,启发学生在冲突中理解学习主题;最后,设置思辨问题,鼓励学生在探索中认同学习主题。

关键词:主题式学习 两难情境 设计优化

王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黄山路分校,中学一级教师。


为了更好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的功能,最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分学段按主题对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主题是指在这门学科中可以起到统领具体知识的根本性、全局性内容。它是隐藏在具体知识背后反映知识间本质、必然、稳定的核心观点,是知识、方法和价值的统一体。主题式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素养培育为目的,通过研读教材、创设情境和问题设计等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内化所学内容,从而实现育人的价值目标。主题式学习能有效改变课堂上“知识碎片化和浅表化”的现象,更好地匹配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等学科目标。本文主要以“共筑生命家园”为例,探索主题式学习的优化设计路径。

一、基于素养立意研读教材,引领学生在价值上认识学习主题

主题式学习首先需要明确学习主题。基于素养立意明确学习主题不仅不能脱离教材,反而对研读教材有更高的要求。分级研读教材,从阅读目录开始,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编排逻辑。比如九上整本教材是围绕国情教育展开,分别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五个角度全方位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下与未来。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难把“共筑生命家园”这课确定为“生态建设”角度。然后研磨单元和课时标题。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标题是“文明与家园”,看上去在谈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两个并不关联的话题。但当我们把这两个话题放在国家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就会发现单元标题中的文明指的不仅是文化,还包括生态环境,我们需要正视发展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厘清教材的编排逻辑后,梳理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学习主题。

明确学习主题后,需要对其进行解构和重构。用内容问题化的方式解构学习主题,依照“什么是建38 教学研究设生态文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思维路径展开,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建设生态文明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从而认同生态文明的价值。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美丽舒适的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殷殷期盼。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因此,建设美丽家园需要各方力量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领域的共同努力。用结构化的思维方法归纳并建构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结构图,将重点、要点逐一展开,直至呈现相关联的全部知识。通过学习主题的解构和重构,将教材的理论逻辑转化成教师的语言体系。

最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演绎教材逻辑的内在价值。中学生对文明的理解多局限于个人层面上的文明有礼,如文明用语、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等,这些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引导学生站在国家立场下领悟“文明中国”的含义,关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能够拓展学生对于文明的理解,从宏观的国家视角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文明的视角看中国,不可避免地会看到生态建设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但我们也能看到面对挑战,中国向世界许下的庄重承诺并积极兑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展现历史担当和积极作为。我们不仅积极建设美丽中国,还为构建美丽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从文明的角度深入挖掘教材文本背后的政治站位和育人立意,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引领学生在价值上认识学习主题。

二、创设两难情境,启发学生在冲突中理解学习主题

情境设计是主题学习的关键环节。一方面,知识在情境中生成和应用才具有价值;另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解决真实情境的问题中才能得以形成,学生解决真实情境的问题中学习和运用知识。那么,如何选择并创设情境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主题学习? 将矛盾冲突引入学习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度辩证思考。以“共筑生命家园”一课为例,笔者起初采用“长江大保护”为主线设计情境,展示从古至今长江生态的变化发展。关注学生学习的开展情况以后发现,学生活动看上热热闹闹,实则并没有生成思维火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选择的情境缺少可探究的空间,很难引发学生产生观点争辩和情感共鸣。可见,在选择情境时需要充分考虑如何通过情境把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课标教材的所学内容联结起来,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认同课本观点。浙江余村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发源地,本身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最好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据此,“共筑生命家园”一课最终采用了“浙江余村的变化与发展”作为情境主线。选择合适的情境是情境创设的第一步,如何创设情境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增强教育信念,营造富有代入感的情境氛围。教师本人要深入了解情境事件的前因后果,不断建立起对所要分享内容的信念感。教师用自身的信念感去带动学生的参与感。除此之外,选择一个富有冲突的情境话题同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关注。如“你认为经济建设重要还是生态建设重要,如果两者发生冲突,我们该如何选择?”在课堂伊始,营造富有代入感的情境氛围,让学生想学。其次,抓住主要矛盾,设计富有参与感的情境环节。每个事物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发展矛盾,但每个环节需要抓住最主要的矛盾集中展开。以“浙江余村的发展历程”为例,在改革开放初期,余村是一个贫困的山区,当地百姓迫切需要解决温饱问题。这时的余村百姓对开矿持有怎样的态度? 时间一长,通过炸山开矿发展石头经济的弊端日益突出。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时的余村百姓对开矿又持有怎样的态度? 直到2003年,当地政府提出创建全国首个生态县,余村陆续关停矿山和厂房。当地百姓是否支持? 在“余村的抉择”的环节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当地老百姓的视角参与到抉择之中。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还是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一组矛盾。正因为余村的伟大抉择,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这组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了一条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新路———绿色发展道路。最后,关注学生生成,鼓励富有成就感的情境反馈。跟随余村的发展过程,学生一次次地在两难情境中作出抉择,主题式学习的优化设计 39如今余村的发展现状便是对艰难抉择的最好反馈。在参与抉择的过程中,学生便能充分领悟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余村选择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多么艰难却又富有智慧的选择。与此同时,学生参与情境探究的过程会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能理解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整个情境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生成的过程,学生能够感受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获得感和胜任感,课本观点也能水到渠成地转化为学生主动习得的自身观念,对于绿色发展的价值认同也就悄无声息地住进了每个学生的心底。

三、设置思辨问题,鼓励学生在探索中认同学习主题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我们还要通过设问对这些情境素材进行排列、组合、呈现。问题设计是情境创设的核心。如果只是简单地呈现余村的发展历程,比较余村前后两种发展模式的得失,这显然无法帮助学生形成生态文明观。问题本身要有探究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应紧密围绕学习主题,符合学生的学习过程规律,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多维度探索,实现育智和育德的有机统一。

问题要具有冲突性和开放性。问题本身一个重要功能在于澄清认知上的困惑。针对学生认知上存在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到底谁更重要”的困惑,设计如下情境化问题:“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水泥厂,它们解决了余村村民的就业问题,改变了余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可是,2003年当地政府创建全国首个生态县,余村需要做出关停水泥厂的决定。”请同学们思考“如果你是村民,你支持关停水泥厂吗?”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听到不同的价值选择,不断地拓展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与思考。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深化理解。“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课堂问题。在二十年前,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却关乎着全村村民及其子孙后代的生活。要知道我们这一代青年学子从小耳濡目染地接受生态文明观的熏陶,而在二十年前的余村那时候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才刚刚萌发。可见,村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出关闭水泥厂决定是十分艰难的。”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关停水泥厂后,当地经济水平出现停滞甚至倒退情况,当地政府该怎么办?”借此帮助学生认识到当地政府选择走绿色发展道路遇到的现实困难和强大阻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将学习主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问题设计还要具有层次性和阶梯性。通过环环相绕、层层递进的情境问题化设计,引导思维向更深处延展。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余村考察调研,积极肯定了余村关停矿山、水泥厂是“高明之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如果你是当地政府的决策者,你会如何建设余村?”余村想要发展经济,靠着牺牲环境为代价是不可持续的。想要生态保护,叫停经济发展也是寸步难行的。一方面,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必须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可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都是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两者相辅相成且可以相互转化。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如此,余村建设亦是如此。想要建设余村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多方面齐抓共管。通过小组合作充分探究,引导学生理解生态建设并不是某一方面的工程,也不是某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这些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凝聚一心、共同努力的成果。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推进,青年学子也要主动承担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思辨问题的层层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生态文明从何而来,为何而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文明形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民群众的心之所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青年学子要倍加珍惜前人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环境,也要倍加努力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生命家园。在学习过程中,青年学子不断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政治认同和责任担当。

【本文系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真善思美’导向下议题式学习的课例研究”(课题编号:LSD/2021/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