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论证之取材有道 2024-09-13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语文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高一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如何论证之取材有道

写作任务:

阅读生成写作,将文言文阅读材料转化为议论文写作材料。

任务解说:

该任务属于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目标与内容为:1)在阅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2)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学情分析:

根据所处学段(高一),学业质量应参照水平二,具体描述涉及:2-4积累优秀古代诗文,能主动探究语言材料中蕴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能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

学习目标:

1、挖掘文言文语段中的特定句子,以此作为论据进行论证。

2、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学习情境:

优秀作文片段: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公如是称赞孟子道。正是孟子所展现出的同理心,为其劝言打下了基础。同理心作为人类迭代中最美好而动人的存在,其所映射的,是我们为人的本质与使命。

师:如何实现让文言文语段“华丽转身”为写作素材?

积累语句——归类适用主题——入文运用

 

以《庖丁解牛》为例,来探讨如何让文言文阅读材料变为写作素材。

活动一:定句—归类

1、撇开做题的思维,重读《庖丁解牛》,庖丁与文惠君之间关于解牛的对答,有没有让你得以启发的语句?请在文中把这些语句一一划出来,并研读分析。

①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庖丁解牛举手投足间浑然天成,可见其对解牛的专注与热爱。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庖丁对解牛的追求没有停留在技艺上,而是追求的解牛之道,可见其志存高远和精益求精的高超手艺。

③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所见无非牛者”到“未尝见全牛也”再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经历了长期的摸索,可见高超的技艺和非凡的创造力是经过不断地积累与坚持才能展现的。

④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在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个人的创造力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绽放。

⑤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遇到大的矛盾和难处时,不直接对抗、不蛮干、不纠缠,而要迂回处理,通权达变。运用变通的智慧、妥协的智慧解决问题。

⑥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纷繁复杂的世界就如一头结构复杂的牛,虽然竞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我们只要把握时机、精准切入,就能实现最大的价值与成就。

⑦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即使已经达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遇到难题时,依旧要谨慎行事、细心冷静。

⑧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我们要善于总结小事,悟出大道理,以指导人生。

 

2、仿照范例,将以上语句按“推理—归类”的思路,制成思维导图。

例: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初步感悟】意思: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

【判断推理】事理:在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个人的创造力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提炼归类】话题:自然观与创造力

 

 

 

 

 

 

活动二:入文—运用

1、阅读以下两个写作范例,概括文言文语料在具体写作中如何应用?

(角度1)【志存高远】成大事者,先存高远之志。一个人应当有高远的目标,方能闯出一番天地。《庄子·庖丁解牛》记载,“庖丁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因为庖丁的追求远高于普通的同行,所以在解牛之初便注意观察规律,并不断实践,直至养成游刃有余的解牛神技。故当先存鸿鹄之志,然后孜孜以求,才能脱颖而出,成为独特的存在。

(角度2)【坚持与热爱】列夫•托尔斯泰说:“爱你的工作,你在工作中自然会受到奖励。”坚持与热爱自己的事业,能帮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不断砥砺自我的动力,最终成就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事业。正是庖丁对自己的工作的执着坚持与热爱,才能通其法,悟其道,最终达到“合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的境界。若不是有着高超的解牛技巧,若不是庖丁对这份工作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他怎能达到如此纯熟之境界?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当成自己的爱好,把工作的过程变成一个享受的过程,既愉快了自己,又能将工作做的更出色。

 

运用要义:观点+阐述+概括或转述(《xx》记载“xxxxxx”)+评析+总结

 

2、选取《庖丁解牛》的其他角度,自定立意,模仿范例写一个引典籍入例的片段。

 

“典籍入例”论证语段自评表

维度

要求

参考评价

观点

准确鲜明

 

阐述

简洁清晰

 

典籍语句(概括或转述)

简明扼要,指向论点

 

评析

就事论理,定向论证

 

总结

归纳回扣

 

注意点:因为引述的是文言典籍,所以需要概括或转述前因后果,也需要对引述部分加以切合文本和观点的“评析”,这样才能揭示与观点间的逻辑联系,形成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引典籍入例的优点:

①典型性。我们教材中的文言文大多来自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典籍。

②精练性。例证所援引的原句,能充分概括材料中最有效的信息。

充分性,引述的部分少而精,只撷取能够论证观点的部分,追求例证素材的“节制化”,而将重心更多地置于说理层面,让说理更充分地展开。

 

课堂总结:

课后如果你想挖掘《齐桓晋文之事》中的写作素材,你会怎么做?

 

  • 阅读(5)
上一篇: 李凭箜篌引 | 下一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