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教师如何处理课堂节奏
2024-09-10
网站类目:专题讲座
活动级别:省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4-09-10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老师们好,今天我们谈一谈语文教师如何处理课堂节奏这个话题。说老实话,课堂节奏这个问题很少被我们一线的语文老师所关注。我们会谈教学目标,会谈教学过程,会谈教学流程。现在比较时髦的说法会谈教学板块。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死的,真正在课堂上面具有生命活力的恰恰是节奏本身。但是这个问题,我们一线的语文老师却很少引起关注。事实上节奏对课堂教学来说,它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什么是节奏?我记得朱光潜先生这样说:“节奏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节奏生于同异,相随相续,有错综,有呼应。寒暑昼夜的来往,星辰的代谢,风波的起伏,山川的交错,数量的乘除消长,艺术反照自然,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艺术的灵魂就是节奏,可见节奏对艺术意味着什么。。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一切艺术的灵魂就是节奏。我们有艺术的节奏,再迁移到课堂的节奏。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我们说教学不仅仅是实用的,也不仅仅是科学的,教学更应该是艺术的。当我们把自己的课堂教学上升到艺术的层面的时候,那么老师们毫无疑问,我们的课堂节奏其实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可惜我们的很多课没有灵魂,什么原因?因为有不少的老师对课堂节奏麻木不仁,丝毫没有觉知。而事实上,正因为课堂节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因此节奏处理的优化如何,直接影响到最后课堂教学的品质、效率和境界。我们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其基本形态之一就是通过动静、张弛、疏密、收放等多种节奏的和谐对比和转化,使课堂教学充满强烈而持续的影响力。为什么我们的课不能抓心,不能抓住孩子的心,我们的课缺乏影响力,缺乏吸引力,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课不注重节奏,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节奏。因此课堂教学节奏不但可以优化教学艺术,增强教学美感,而且能够切实的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和境界。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或者说从这样一个层面上,我们今天专门要来谈一谈如何处理课堂教学节奏。节奏是课堂里面各种要素的对立统一,那么处理课堂教学节奏其实就需要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选择相应的策略。处理课堂教学节奏具体有哪些策略呢?下面我们向大家介绍几条处理课堂教学节奏的基本的策略。
事实上,课堂教学的动静相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近很多老师上课,特别是上公开课害怕紧,为什么?他觉得近了没有效果,没有氛围。他怕学生走心,他把学生分解。要把听课的老师分析,其实不然,这样的课其实更需要对静进行精心的设计。这是第一,动静相生。
动静相生
就一堂课的基本形态来说,其实不外乎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动的状态。语文课堂上面孩子们朗朗的书声,这是动态的表现。孩子们热烈的充分的讨论,这是动态的表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提问、对话里答、评价、引导、点拨,这些也是动态的表现。但是另一方面,课堂还有一种静态的表现,有的时候课堂会非常的安静,每个孩子都在独立的阅读,独立的思考,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课堂没有声息,但是事实上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好的课堂节奏一定是动静相生,设想一下,如果一堂课一动到底受得了吗?谁都受不了。反之,如果一堂课一进到底,那么这样的课还有吸引力吗?还有味道吗?因此理想的课堂节奏应该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生,互相对立,转化提升。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我曾经上过一课《慈母情深》,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十八课。我自己在设计和处理这堂课的时候,就特别关注了动和静之间的节奏的处理。事实上,老师们动静相生,作为一条基本的节奏处理的策略,我们要抓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在哪里呢?其实主要矛盾就是要处理好近。因为课堂上面静态的情况处理好了,自然剩下的就是动。因此抓住静的设计就能够比较好的处理好课堂里边动静相生的节奏。这堂课的教学,我是怎么设计和处理课堂里边的静态节奏的呢?在这堂课的教学当中,我安排了五次课堂上面的静态学习。第一次。整体感知,完成课文梗概的填空。那是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在迅速的浏览了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做一个填空。这个填空的内容是关于这篇课文的梗概。其实也不需要学生把梗概全部写下来,只是为这个填空,为这个练习,我专门安排了四个填空。学生完成了这四个填空,也就完成了对课文梗概的感知和理解。这是第一次见。这个可以帮助所有的孩子迅速的沉下心来,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第二次我是安排在当学生完成了课文梗概之后。确实知道了课文当中的那个我,最后看到母亲干活如此劳累,如此疲倦,母亲又是那样的憔悴,那样的瘦弱。所以他再也不忍心向母亲要钱了,他的反应就是一种想哭的感觉,用课文当中的那个词来形容,就是鼻子一酸的感觉。而我在处理这堂课的时候,鼻子一酸恰恰是整一堂课的主线。也就是说这堂课的所有的重要内容,你抓住了鼻子一酸就全部都可以抓起来,这叫牵一发而动全身,又叫纲举目张。但是这是需要学生在充分细读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实现的。因此这堂课的第二次静态设计就放在了这里。我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哪些细节、哪些描写让我鼻子为之一酸。这个时候花下去的时间,后面能够产生巨大的学习效应。这是第二次静。第三次静,我是安排在深入品味这个教学环节当中。在这个环节当中,我抓住了描写母亲神态的这个慢镜头,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是一个慢镜头的描写,他在语言上面非常的有特点。这个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这句话当中我的母亲连续出现了三次,这是一种一咏三叹的节奏。第二,我的母亲被后置了,本来应该放在最前面说的,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本来应该这样说,正常的应该是这样说,但是克隆不是把我的母亲放在了后面。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不同的语言形式能够产生完全不同的表达效果,但是怎么让学生体会呢?于是在深入品味这个慢镜头的时候,我又安排了一次静态的学习,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干什么?随着老师的描述想象,比如第一次学生闭上眼睛,课堂非常安静。这个时候我说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来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有的说这是一个弯曲的背,有的说这是一个瘦弱的背,有的说这是一个佝偻的背,有的说这是一个能够隐隐的看到一根根肋骨的背。但是这还不够,这个时候又有一次短暂的惊,我说孩子们想象一下这是母亲的背吗?你回忆一下在你的印象当中,在你的记忆当中,母亲的背是怎样的?结果就有孩子来形容他说我记得我母亲的背是笔直的,也有的说我记得我母亲的背是坚挺的,也有的说我记得我母亲的背是很健壮的。于是,在这种对比想象母亲的神态当中,语言的形式的魅力效果就这样在孩子们静态和动态相互配合的思考和品读当中被体会到了。这是这堂课的第三次静。第四次静,那是安排在移情想象的这个环节。当课文的主体部分四个镜头被处理完了之后,第一个广角镜头,第二个慢镜头,第三个快镜头,第四个特写镜头,这四个镜头都是针对母亲来写的。有的写他的工作环境震耳欲聋,有的写他的神态憔悴不堪,有的写他工作的劳累程度四个立刻,也有的写他把钱塞到儿子手上的那一个细节。当这四个镜头品读完之后,孩子们的情绪已经被充分的激活了,那种鼻子一酸的感觉,就像火山一样即将要喷发了。在这个时候需要为孩子们寻找到一个出口,这既是情感的出口,也是思想的出口,更是语言的出口。所以在这个时候我就安排了一次静态的学习,让学生写一写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母亲说的话。这个时候,学生情绪激动文思如泉。因为前面一连串的动的学习,所以这个时候的镜效果就显得特别好。第五次静,那是课堂的结尾了,升华主题。我让全体学生怀着敬意观看了一段小小的视频献给母亲。这个时候学生不需要读,不需要说,也不需要写,甚至不需要思考,需要的只是用心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当那个小小的视频出现的时候,看着看着我就看到有的孩子的眼睛发红了,甚至有的孩子的眼睛里边闪耀着晶莹的泪花。很显然孩子们是被感动的。老师们很难设想慈母情深这堂课假如没有这四次有意识的静态的学习和安排,这个可将会变成什么模样,至少我是不敢设想。事实上,课堂教学的动静相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近很多老师上课,特别是上公开课害怕紧,为什么?他觉得近了没有效果,没有氛围。他怕学生走心,他把学生分解。要把听课的老师分析,其实不然,这样的课其实更需要对静进行精心的设计。这是第一,动静相生。
收放有序。
一堂语文课继续要围绕文本的内容,指向学习目标。防止各种噪音、各种干扰的出现,这叫收。但是如果一堂课都是收,这堂课会显得比较机械,比较呆板,所以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放。放中有收收中有放,收放自如,这样的课才是好的课。那么对于收放有序来说,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里呢?矛盾的主要方面恰恰就在这个放上,你敢不敢放在什么时候放,放到什么程度。这都是老师在设计课堂节奏的时候需要深入思量的问题。我们也来看一个案例《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的是美国洛杉矶一次大地震。地震以后,在余震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阿曼娜的父亲赶到学校现场,学校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了,去救她的孩子。最后最后他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在废墟堆里边挖挖,连续挖了三十多个教师,最后把他儿子救出来了,包括跟他儿子在一起的其他同学都救出来了。这堂课的收放节奏怎么来设计呢?有一位老师在上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时候。在课文学习的高潮,就是阿曼达的父亲把阿曼达和他的伙伴们都救出来了。老实说,其实这个故事可能会有这样三种结局,这就开始放了。因为本来课文只有一种结局的三种结局。第一种结局就是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38个小时,最终拯救了自己的儿子和其他14个孩子。这是第一种结局,其实也就是课文当中的那个结局。对于这个结局学生怎么看?学生都说这个父亲非常伟大,非常了不起。你看别的同学的父母在这个废墟堆前看了看,找了找,哭喊几声就走了。他们都觉得没有指望,没有希望了,自己的孩子不可能生还了。但是恰恰就是这个父亲,他坚信儿子在等着他他坚信他能够跟儿子在一起。这种基于信念的父爱感动了所有的学生,所以大家都觉得这个父亲很了不起,甚至很伟大,很让人感动。但是请注意,这只是课文当中的那个结局。老师接着说,要是故事的发生变成了这样的结局。我们来看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38个小时。但是请注意,最终找到的只是儿子血肉模糊的尸体。老师们,这种可能性存不存在?当然是存在的呀,因为是地震,不确定因素太多了。那么让学生来讨论,假如这个故事的结局是这样,你怎么看待这位父亲呢?这个时候学生就开始有了一些分化。有的孩子就说了,哎呀,这太可惜了。毕竟儿子死了。但是虽然惋惜,虽然觉得遗憾,大多数的孩子还是充分的认可这位父亲。他们觉得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儿子死了,但是父亲在挖掘的这个过程当中,展现了一种基于信念的伟大的父爱,依然让人感动。那也不错,这么个结局也不错。好,继续开发。老实说,假如故事的结局不是这样,而是这样的。第三种结局,这位父亲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38个小时。注意,结局是这样,最终不但没有救出儿子,连自己也被余震中坍塌的房子压死了。儿子死了,自己也死了,是这样的结局。学生怎么看?这个时候分化就更大了,有不少的孩子就觉得这就不值得了。是不是,儿子已经死了,没有指望了,你本来是好好的。抗震救灾保护好自己是第一位的。所以有的孩子说了这位父亲的爱可能有点盲目,缺乏科学,这个时候分化就大起来了。但是经过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学生之间深度的对话和沟通,最后大家的意见依然基本趋于一致。大家觉得即便如此,是的,地震是不可抗的自然因素。父亲最后因为救儿子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是他写下的却是一个大大的无私的爱。其实更加让人感动,尽管是悲壮的。谢谢老师们。你看这篇课文,假如我们完全按照课文的情节线索来处理教学内容,起因怎么样,经过怎么样,高潮怎么样,结局怎么样?Ok也没错。但是我们会感觉这样的教学节奏比较呆板,比较机械,不够灵动。什么原因?因为你一味的收一味的把学生的思路,把学生的情感拉到课文规定的情节上面来,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放学生一马。你看这位老师设计的这个结局,三个不同的结局,在这个时候课堂节奏就有了收放有序的感觉。毫无疑问这样的课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够打动孩子们的心。曲直相应
所谓直就是文本的内容线索是怎么样的,我的教学线索也是怎么样,就是顺着他来。所谓曲,那就是曲折,那就是有变化。你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的,你是由东往西的,我偏来个由西往东,甚至来个由南往北,有曲折有变化。在处理的时候,曲和直在课堂教学的节奏处理上又是一对特殊的矛盾。我们来看。《圆明园的毁灭》,我上过这一课。这一刻的设计,在曲直方面我确实是动了一番脑筋。刚才我说了区之相应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呢?就是去你做好了曲的设计,直也就在其中。那么圆明园的毁灭,我设计了几个曲的节奏呢?第一是变序之曲。所谓变序之曲,比如说这个文本的内容,它肯定是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按照这样的顺序来的。但是圆明园的毁灭这堂课的教学,我出现的序列跟课文的那个序列是不一样的我首先让学生学课文的第一段,课文第一段说圆明园的毁灭在祖国文化史上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损失。于是我抓住两个,不可估量。让学生来谈感受,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开去,不可估量的只是这两个方面吗?于是出现了开放式的第三个不可估量。按照一般的教学,接下去我会带着孩子们进入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实际上圆明园的布局,然后进入到第三自然段,那是叫圆明园的景观和建筑。但是我没有,我带着学生学完第一自然段以后,马上跳到最后一段。最后一段是什么?最后一段就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最后圆明园的所有的建筑景观,剩下的没有被抢走的。文房珍宝、各种古玩器皿,统统被这一把大火毁于一旦。销毁了,化为灰烬了。于是学这一段的时候,我就抓住化为灰烬这个词,什么化为灰烬了?还有什么化为灰烬了?再想象一下还可能有什么化为灰烬了。于是我的板书就形成了两组词语,一组是三个不可估量,一组是三个化为灰烬,这是一种变序之躯,他跟课文呈现的序列是不一样的,头和尾先解决。为什么要这么做?有老师问我了,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说我的考量是一条,我认为圆明园的毁灭是一个继承的事实,因此课文一上来,他的情感就应该是悲怆的,是压抑的。所以我要营造的就是这样一种悲怆而压抑的课堂氛围。这样变序的来处理效果会更好,这是第一个曲的设计。第二个曲的设计是猜想之躯。为什么说这个也是曲呢?因为课文在写圆明园的景观和建筑的时候,前前后后出现了七个有字句,圆明园有什么?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这个乡村的那种充满着田园野趣的建筑景观,有热闹的买卖街,也有充满着诗情画意的亭台楼阁。它出现了七个有字句来表达圆明园的景观和建筑的恢宏绚烂、丰富多彩。但是事实上事实上要穷尽圆明园的各种景观和建筑,七个有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这一点课文当中并没有写,于是我就有了生发,我问学生,假如要把圆明园当中所有的景观和建筑统统写出来,你们认为还需要出现多少个?有,这是学生意想不到的这就是一种曲,曲有时候表现为一种意料之外,曲径通幽。于是学生就说了,那个就说不准了,不知道要用多少个有了。于是我就让学生去寻找证据,你从哪儿看出来?学生就找了各种各样的证据,漫步在圆明园当中,恍如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你想象幻想的境界会有多少建筑景物,尤其是说圆明园东有天南海北的各种各样的建筑景观。天南海北的各种各样的建筑景观会有哪些呢?需要用多少个有趣表达呢?学生就这样去抠文中的相关的重要的字眼儿来支撑自己的这个看法。确实正是学生在找了更多个课文当中隐藏着的有之后,孩子们对圆明园建筑的恢宏大气有了更加切身的感受和理解,这是猜想之举。第三个是拓展之曲,也就是课文当中内容是没有的,是我加上去的。我在哪儿加的呢?在学生读完了课文的2345个自然段之后,学生已经对圆明园的建筑,圆明园的馆藏的文物有了相当的体验之后,但是我觉得还不够,这个事还没有充分的做足,于是我为学生补充了一份阅读资料,这份资料的内容就是圆明园的世界之最,比如说占地面积最大,比如说建筑时间最长,比如说馆藏文物最多,比如说圆明园内包含的建筑风格最多等等。通过这份资料的补充阅读,使学生对圆明园的了解和感受更加深入。第四种曲升华之处,那是在课文的结尾,我让学生设想并拟写纪念圆明园的碑文。这个内容课文当中也是没有的,但是顺理成章。为什么?因为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了。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了,没有了,剩下的只是断垣残壁。现在我们要为圆明园立一个纪念碑,上面要写一些碑文。如果请你来你写你怎么写?这种设计其实也是一种曲。这个时候有的孩子的体悟他就不一样了。比如说有的表达的非常简洁,落后就要挨打。也有的孩子把圆明园的命运跟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祖国的强大是对圆明园最好的保护。也有的孩子把自己的愤怒化为了纪念碑文。这里留下了两个强盗永远的耻辱,一个叫英国,一个叫法国。这也是一种驱的设计是吧?其他的当然都是指区往往出人意料,区往往旁之一出。这样你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多姿多彩,就会摇曳生辉。起伏有致
起就是情绪高涨,兴趣盎然,这叫起甚至有高潮。高潮的时候,有的时候是哈哈大笑,有的时候是感动的热泪盈眶,有的时候是压抑到不想说话,保持沉默。总之这是其福。相对于其而言,福可能就显得比较平静,显得比较平淡,显得比较平缓。其实课堂教学的节奏,应该是起起伏伏,起落有致。一味的起你这个课一味的高亢,情绪一味的高涨,给人感觉是像打了鸡血针那样不行,太过兴奋了不行。你这个课一味的只是伏,那么整个课太过沉闷也不行,所以好的课一定是起伏有致的。我们来看两种教学设计,看看他们在处理起伏有致的时候效果如何。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课《荷花》很经典的一篇课文,叶圣陶先生的作品。第一种设计是这样的,我们是拿其中一个片段来的说明这个问题。那是在初读课文的时候。第一种设计是这样的四步。第一步,把课文当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呈现出来,什么挨挨挤挤、莲蓬、保障、破裂、姿势、花骨朵、舞蹈、翩翩起舞,打出来呈现出来,然后指明选择你最想读的词语来读一读,你最最想读哪个词,保障你就读保障,破裂你就读破裂。然后再指明说说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我理解的花骨朵就是话不多,我理解的偏偏求,我就说翩翩起舞,然后一起来读读这些新词。你看这是初读板块的第一种教学,老师们这样的教学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有兴奋点吗?情绪会有比较大的起落吗?好像没有,是不是?所以这样的教学我们总感觉平淡了一点,没有那种兴奋情绪的那种起伏。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种设计。第二种教学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老师呈现的不是这几个词语,七个词语不是这七个词语,呈现的是一首小诗。你们看一池荷叶挨挨挤挤,一个花骨朵饱胀得快要破裂,一阵风吹来,嫩黄的小莲蓬翩翩起舞,多美的姿势。一首小诗,有形象,有情境,有想象,有情绪。完全出人意料。有趣的是,这短短的一首小诗当中,包含了课文当中要求掌握的一些基本的生词和心思。比如挨挨挤挤,比如花骨朵,比如保障,比如破裂,比如小莲蓬,比如翩翩起舞,再比如姿势都在了。可谓一石数鸟,一箭双雕。好,呈现出来了。第二步,请学生自由的朗读这首小诗。第三步,指名逐句朗读,然后相继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在一句一句朗读的过程当中,老师随机版画。比如说第一次他先版画了疏朗的荷叶,再版画挨挨挤挤的荷叶。一对比学生就知道什么叫挨挨挤挤。那不需要解释了,形象直观学生都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