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本文提出了当前德育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介绍了“新德育”课程的六个特点,以及 “新德育”课程的内容与实施。“新德育”不再将德育止步于道德说教和理论宣讲,而是将道德能力的培养作为德育课程的核心。
推荐理由: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本文很好地给我们提出新的思路,新的德育要求。以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需要新教育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明显增多,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
我国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在取得积极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比较突出。有些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模糊乃至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造假欺诈、不讲信用的现象久治不绝,突破了公序良俗底线,妨害了人民幸福生活,伤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报告同时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全面提高人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这对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 当前德育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
我们认为,当前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强有力的教育政策支持与相对薄弱的德育实施之间的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人学空场”“重智轻德”“知行分离”三个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所谓“人学空场”,就是“目中无人”。作为主体的人的角色被淡化甚至遮蔽了,德育内容是抽去了“人”之内涵的空洞规范,忽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使“本来应当是充满了人性魅力的德育,变成毫无主体能动,没有道德意义,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鲁洁语)。
所谓“重智轻德”,就是只重视智力教育,忽视甚至无视德育的价值。“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要可不要”,“分数一俊遮百丑,考试第一大于天”,是对“重智轻德”弊端非常形象的描述。受考试评价、社会评价的影响,许多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智育上,作为媒介的知识还远远没有走向智识,走向智慧。
所谓“知行分离”,就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表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两面人”。“知行分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德育知识化、学科化、专门化,德育被阉割为课本教学,道德品质以考试分数来评价。一方面,那些冰冷的,远离学生生活的道德教条和空洞道理难以触发学生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那些凭借努力学习而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学生,也会对德育产生极大的质疑和否定,因其并没有体验到道德生活的充实,会对“道德”本身产生负面评价,甚至走向道德虚无。
二、“新德育”课程的六个特点
新时代呼唤新德育,凝聚社会共识,聚合人民力量,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亟须确立定向指航、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道德水平。
“新教育”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未来课程体系。这个体系以新生命教育课程为基础,以新智识教育课程(真)、新德育课程(善)和新艺术教育课程(美)作为主干,以“特色课程”(个性)作为必要补充。今天我这里主要讲对“新德育”课程的思考。
具体来说,“新德育”课程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了全面部署。“新德育”将按照纲要的要求,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学生品德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之中,致力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是以培养“具有中国精神、世界胸怀的社会合格公民”为目标。
所谓“中国精神”,就是有着强烈的中国文化认同、全面的中国文化素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所谓“世界胸怀”,就是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刻的国际理解,有国际交流与对话的意识与能力。所谓“公民”,就是政治正确、思想端正,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方面,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公民。
从法律层面讲,公民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从德育角度讲,公民是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知识、公民道德和公民能力等要素的社会成员。“新德育”既要培养身心健康的自然人,又要培养品行合格的社会人。对于国家的公民来说,公民意识意味着要热爱祖国、忠于祖国,要拥护宪法、尊重法律,要有主人翁精神和家国意识;公民知识则是指在公民意识的基础上,公民所应具备的公共知识,如法律知识、政治知识、历史知识和公民权利义务等社会知识;公民道德包括了公民的个体私德、公共道德和为国为民的大德;公民能力是指公民应当具备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如理性交往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等。
三是以“私德、公德、大德”三维度为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号召党员干部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私德、公德、大德”这三个维度是对传统德育思想的继承,也是对新时代德育的引领。
两千多年前,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之道。“明明德”,就是要通过营造良好的道德情境,最大程度地唤醒、激活、释放、彰显人性中积极的道德潜能,使之变得有意义,成为有益于自我和他人的现实。“亲民”则是指个体在完成“自明其明德”之后,进一步“推己及人”,由私德推及公德,完成革故自新,复归明德。“至善”则指在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与升华的同时,追求个人对社会、国家、人类乃至世界的神圣使命担当。“明德至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体道德修养的核心价值追求,“新德育”希望回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在文化传承中朝向“明德至善”的德育目标。“新德育”的过程,是从“明德”(私德)——个体道德的奠基,到“亲民”(公德)——公共道德的扩展,再到“至善”(大德)——崇高道德的追求。从“修身”“齐家”的个体私人领域,到“治国”“平天下”的至善境界,是一个目标清晰、路径清楚的道德修养提升过程。
四是以道德人格图式为参照。
“新德育”主张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道德认知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2012年,在以“缔造完美教室”为主题的新教育年会上,我们提出了儿童道德品格发展“三境界六阶段”的道德人格图式,当时称之为“道德人格发展图谱”。其中第一阶段是“我不想受到惩罚”,第二阶段是“我想得到奖励”,这两个阶段属于第一境界,自然功利境界;第三阶段是“我要做个好孩子”,第四阶段是“我要捍卫游戏规则”,这属于第二境界,是习俗规则境界;第五阶段是“将心比心”,即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精神,第六阶段是“惠泽天下”,即儒家“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仁爱”精神,这两个阶段属于第三境界,是道德仁爱境界。在新教育教室中,这个道德人格图式并不是被高高挂起,而是一个行动纲领,是许多新教育教师的德育“诊断仪”和“工具箱”,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判断其所属阶段,利用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从自然功利境界、习俗规则境界向道德仁爱境界发展。
五是以“十大行动”为路径。
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和家校合作共育,每一项行动都有着德育的意蕴和功能,都是“新德育”实施的重要路径。
以“营造书香校园”为例,阅读其实是最好的德育方法之一。人类最重要的道德准则,都蕴含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中。那些伟大的经典作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物、事物及其命运的故事,把道德原理和道德准则生动地体现出来。同样,当更多的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时候,其实就是不断塑造民族优良性格、凝聚人民共识力量、巩固国家安定团结、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所以,永远不要低估阅读对于道德品格的形塑力量。
六是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从本质来说是一种幸福教育,而幸福本身必须是合乎道德的。正如中国古代哲学主张的“德福同一”。新教育也是一种完整教育,强调身心灵的和谐统一,强调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完整统一,强调让人成长为完完整整的自己。因此,“新德育”的使命,就是追求和创造“幸福完整的德性教育生活”。
三、“新德育”课程的内容与实施
基于上述思考和分析,我们尝试这样来界定“新德育”:“新德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具有中国精神、世界胸怀的公民为目标,基于“私德、公德和大德”三个维度,以新教育道德人格图式为指导,以“十大行动”为路径,引领师生明德至善,过一种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活动。
“新德育”的课程内容,既包括现有德育课程中的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内容,也包括伦理学和社会学中的德育内容,如博爱精神、契约精神、理性精神等关乎道德的内容。“新德育”的课程形式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其中显性德育课程包括中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德育主题的校本课程、社团课程或其他活动课程;隐性德育课程包括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以及学科课程中的德育渗透等以精神文化建设为特质的育人课程。
“新德育”的课程实施,不再将德育止步于道德说教和理论宣讲,而是将道德能力的培养作为德育课程的核心。德育课程的实施载体,既可以融合于学科课程,通过学科课程获得道德认知,建立道德意识,也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乡土课程、社团课程及其他实践性主题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推荐人:工作室成员 尹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