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地协调观看《北京》一课
—— 《探雨燕之家,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听课反思 孙怡
本课是敔山湾实验学校方雯老师执教的《探雨燕之家,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一课。从课题上看就已经能看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指向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的。
本节课通过一中轴线和北京雨燕为切入点,创设相关情境,设置三大问题1:北京雨燕为什么回来到北京生活?2:北京雨燕的数量为什么会减少?3:如何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古建筑保护相适应?以此为载体培养人地协调观。本节课
一:挖掘中轴线文化遗产中的人地协调观要素
北京这一课,通过视频从北京雨燕的视角穿越了北京中轴线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中轴线作为一种文化景观,代表着“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地协调智慧,如“天人合一”“时空合一”,北京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世界城建史上是唯一具有最完整规划建设,而又历史悠久保存较好的古都范例,为什么不还没有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呢?那就是因为在后来的现代化改造建设中,原有的文化遗产破坏的太厉害,比如拆掉了全部高大的城墙和不少的城楼、牌坊等。原古都的格局风貌多已失去,基本上被新的现代建筑所代替,进而导致雨燕数量不断减少。中轴线体现的理念和资源可以作为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重要的教学情境载体,而且对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雨燕数量的变化则体现了人类对人地关系认知的变化。
二、完整情境下整体理解人地协调观内涵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需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和谐”三大方面的影响,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系统的人地观念。这三个角度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整体。这节课就以北京雨燕在北京的生存状态的变化为情境,阐释了人地协调观的三个角度。
首先是是地对人的影响:地——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生物等,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空间、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会对人类发展阐述不利影响或制约作用,前者为人对地“利”的一面,后者为地对人“害”的一面。这一课中地对人主要体现在表现在北京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700多年的建都史。
第二是人对地的影响:即人为了发展而采取的行为,及“人对地的影响”。有合理的行为,也会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在这节课中表现在3个方面:①北京还是古老皇城时,一些古建筑的飞檐翘角,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个“人造洞穴”,为雨燕提供了理想的集群繁殖之所。②后来在北京城现代化改造建设中,同时也大规模地压缩了雨燕的生存空间,导致数量锐减。③到现在重新意识到保护北京雨燕的重要性,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后,数量开始不断增加。这三个阶段都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反映了人地观念的一种变化。
第三是人地和谐:人与地相互的影响:是指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要适度、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持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只有同时保持“人”的持续发展和“地”的动态平衡,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在这节课中,体现在北京在发展过程中,一是北京的古建筑保留之前,雨燕在此大量栖息繁殖。二是现在人们意识到问题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又关注到了雨燕的生存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保护雨燕,保护生态,保证了“人地和谐”。
雨燕在北京的生存情况的一个变化,主要反映就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及人地协调带来的和谐发展。因此是一个完整的情境来阐释人地协调观素养的三个角度,让学生直观、系统地理解人地协调观。
三、以古鉴今可视化可持续发展的时间维度
“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地理教学中经常会提到的概念,两者虽然内涵不同,但是理解“可持续发展”有助于落实人地协调观素养。“可持续”蕴含着时间维度,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协调发展的表现,只有人地关系协调,才能实现“人”和“地”在长时间尺度上的持续发展。本节课以雨燕的视角关注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让可持续发展的时间维度更可见。通过不同时期人地关系的对比,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人地协调观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总体来说,方雯老师这一节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特别是人地协调观素养上是落实很到位。
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