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友林工作室·思考||贲友林:课堂,不落“对口令”式的窠臼 2023-09-27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贲友林工作室·思考||贲友林:课堂,不落“对口令”式的窠臼

贲友林学为中心 2023-09-23 19:01 发表于江苏

关注“笨老师的数学课”,

看贲老师的数学家常课。

这是二年级的一节数学课,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师分三次出示图1中三位学生的跳绳图。先出示小华跳绳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小华跳绳跳了45下。再出示小红跳绳图,提问:现在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小红比小华多跳23下。接着出示小军跳绳图,提问:现在又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小军比小华多跳28下。

师进一步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几位学生相继提出不同的问题:小红跳了多少下?小军跳了多少下?小华和小红一共跳了多少下?小华和小军一共跳了多少下?小红和小军一共跳了多少下?小军比小红多跳了多少下?小华、小红和小军一共跳了多少下?教师指出: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小红跳了多少下?”,会列式吗?学生口答算式,教师接着让学生交流如何口算……


我在现场听课。教师问,学生答,课堂十分流畅。教师很娴熟地提问,学生却无精打采地应付着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整个课堂毫无生机与趣味。


这样的教学场景,让我联想到游戏“对口令”的通关场景。教师好似关口的哨兵,学生好似准备过关的人员。教师面对学生,好似哨兵面对过关人员,哨兵说口令前半句,过关人员接着说后半句,口令对上了,通过这一关口,进入下一关口,再如这般对口令。


可是,学生“过了一关又一关”,为何还提不起精神呢?回看上述教学片段,教师所提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没有思维的挑战性,学生无须思考就能脱口而出,于是学生每次回答问题就成了例行公事,甚至敷衍了事。


更需要注意的是,上课教师对上述教学过程的感觉却是“挺好的”。课后,我和上课教师交流,谈及上课体会与感受,上课教师自我感觉课堂顺畅,学生的回答都是对的。我又问:你的课堂常常这样吗?上课教师回应:是的,我也希望每节课都这样。


由这段访谈,我认识到,比“对口令”式教学现象更需要我们审视与深思的是,这样的教学场景在日常课堂中日复一日地呈现,甚至成为教师的教学期待,而教师未觉晓其中的问题。教师缺失了什么呢?


教师缺失了对学生学习的真正关注。当下,教师已经认识到课堂教学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不过,一些教师真实的教学行为并未实现同步转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课堂进程是否顺畅;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说出教师所预设的答案。课堂“走过场”地完成了教案,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教师关注的是教,而不是学。从“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的转型,不能停留于口头上,而要切实表现在教学实践与行为中。我们是否认识到,教师在课堂中所提的问题、设计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答案,而是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通过思考让学习发生,在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也就是说,以问题、任务驱动思考,以获得答案的过程为载体,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真实发展。


教师缺失了对学生发展的整体思考。我们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期望学生在每一节课中得到发展,但每节课中学生所获得的发展、教师作出的教学安排,应当是在系统规划的整体框架下的。从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有关解决问题的教学,教师一直像上述教学片段这样呈现题目后通过提问,帮助学生读懂题目,学生看似弄清楚了题目的条件与所求的问题,但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却是一成不变的,未有提升。师生间“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如果在学生刚刚学习解决问题时,是有助于他们学会读题的。但如果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时候,还这样教学,就不妥当了。学生在不同阶段达到怎样的学习水平,具有怎样的学习能力?学生在什么阶段得到怎样的发展?这是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和发展水平来统筹安排的。


教师缺失了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怎样做,往往是由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惯习沿袭下来的,然后日复一日地按照惯性前行。为什么教师一直沉迷于“对口令”式的教学?为什么对“对口令”式的教学“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对上课教师而言,“对口令”式的教学进程顺顺当当,自己很舒适。教师在意的只是自己的感受,而未从学生学的角度去审视教学活动,并且,在“舒适”中慢慢失去了思考的意愿。课堂教学,能否长久保持对学生思维的挑战性、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性?教学活动的安排,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教师缺失对自我教学行为不同视角的审视与反思,也就难以发现教学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谈三点想法。


第一,教师要目中有“人”,从固定型思维模式走向成长型思维模式。


课堂是什么?有三种解释。第一,指课堂教学的场所,即教室。第二,指课堂教学,就是发生在教室里的教学活动。第三,课堂是一个学习型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学生成长、发展和教师专业提高的共同体。我倾向于第三种解释。我以为,课堂要看见“人”。离开了人,课堂也就没有了生命。教师,目中有人;要看到学生,看到成长中的学生,要看到自己,看到发展中的自己。


面对课堂,面对学生,面对自己,教师要从固定型思维模式走向成长型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其实是一种信念。成长型思维模式下的课堂,远离固定型教学模式与方法,不再千篇一律,教师与学生在变局中开新局,共同寻找并创造着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活动与过程。成长型思维模式下的课堂,教师动态地看到学生的“已知”“已有”,发现学生的“未知”“未有”,让每位学生不是按照静态的“施工图”成长,而是共同绘制成长“地图”。成长型思维模式下的教师,走出舒适区,突破惯性与麻木,改变“自以为是”,注重对教学的反思与再认识,教师对熟视无睹的课堂现象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在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发现不足,这也正是课堂成长的空间。教师发现不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可能是最大的问题。课堂,不是教师设计好教学方案然后按部就班实施操作的线性流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绎的丰富过程,共同创造着成长。一句话,人在课堂的中央,教师与学生形成了教与学的共同体。成长型思维模式,让我们看到了过程,看到了努力,看到了多样化成长的可能。


第二,教师要胸中有“竹”,注重对学生发展的整体筹划,并做好阶段安排。


教师看到学生,要看到学生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学生的成长,不可能“一锹挖成井”“一口吃成胖子”。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水平和表现。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既要有整体筹划,又要分阶段实施,即把握整体性与阶段性的关系。教师胸中有“竹”,不仅知晓竹子长成的模样,还要明白竹子是如何一步步长成这样的。以学生“审题”能力的发展水平为例,在小学6年12个学期,我做了这样的整体安排:


一年级上学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看图、读题(不认识的字,看拼音);通过读题,弄懂题意,知道题目讲的是怎么一回事,告诉了什么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一年级下学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做到完整看图,不添字、不漏字、不破句地读题,并初步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题目每句话的意思,并初步了解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二年级上学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本做到有序、完整地看图,不添字、不漏字、不破句地独立读题,并继续培养认真读题的习惯;在教师的帮助下,复述题意,正确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了解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二年级下学期:学会独立地轻声读题,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边读边思考,找出并弄懂题中的关键词语,正确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学习批画,看懂教师画出的一步计算的问题的线段图,借助线段图加深对题目的理解。三年级上学期:学习默读题目,边读边思考,找准并弄懂题中的关键词语,学会批画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并简要地说出条件和问题,借助教师画出的线段图和其他示意图加深对题意的理解。三年级下学期:默读题目,边读边思考,运用批画等方法帮助理解题意;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画简单的线段图,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四年级上学期:培养默读习惯,边读边思考,自觉地运用批画等方法帮助理解题意,学习摘录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四年级下学期:养成默读的习惯,自觉地边读边思考,弄懂题意,学会画线段图或示意图,运用线段图或其他示意图帮助理解题意。五年级上学期:通过默读,简要地复述题意,独立画线段图或示意图,运用线段图、示意图理解题意,会摘录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五年级下学期:通过默读,理解题意,并摘要复述,用图、表等直观方式表示题意。六年级上学期:通过默读,抓住题中关键信息,初步掌握批注方式,用线段图或其他示意图理解题意。六年级下学期:通过默读,比较灵活地运用批画、摘录、画图等方式理解题意。


这样,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审题训练的阶段要求,克服随意性,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系统地进行训练。这也可以看出,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中,仍然组织一个班级的学生集体齐读题目,不是一种合适妥当的教学安排。


第三,教师要手中有“法”,在课堂中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


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启发,贵在得法”,我们耳熟能详。如何“启发”?什么是“得法的启发”?启发的要义,在于引发甚至引爆学生的思考。思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意味着什么?思考,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深度参与学习活动,让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发展的过程。


学生的思考需要什么?一是好的问题情境,二是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三是教师给予的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些,都是在课堂中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的着力点。课堂,不落“对口令”的窠臼,教师要做的是,把学生带到学习任务中,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表现空间,让学生多样化的想法涌现出来。而教师在激活学生思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表现空间的同时,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与进一步可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跳一跳,摘果子”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如上述教学片段,教师是否可以直接出示三位小朋友跳绳图以及问题:小红跳了多少下?并让学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完整地口述题目。这一过程,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辨析出“小军比小华多跳28下”是多余信息,于是暂时不读出来。这样的过程,具有思维的含量,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意识与能力。


学生的成长,不是在与教师“对口令”的过程中完成的。让“对口令”式的教学场景远离课堂,让“对口令”式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