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研讨
《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读书笔记(周琼花) 2020-10-28
网站类目:在线研讨
        终于把第一章看完,之前心里一直对心理辅导活动课和团体辅导的区别心有存疑,通过理论篇的解读终于清晰,心理辅导活动课就是一种发展性团体辅导。读完第一章,对其中一个观点颇有感触:许多精彩的、感人至深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往往是那些与学生整日厮守在一起的优秀班主任的杰作。的确如此,作为一线教师,有自己的一块“自留地”,与学生接触较多、较深入,有些第一手的丰富资料,上心理辅导活动课有的时候比心理老师更讲的更深入透彻,辅导效果可能也会更好,但要注意班主任角色和辅导角色的切换,这也从另一方面提醒心理老师,当我们有辅导角色这一自然赋予的角色外,我们要注意的是专业性和成长性,能否给学生切实的感受和收获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问题。


        第二章:看到书中所写高中心理课的重点之一是学习心理辅导,说实话,在授课中有点刻意忽视这一块的内容,一方面是因为感觉学习的内容有趣性不够,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也是学生不太想在课上讨论的话题,另一方面,感觉学习心理内容比较深,不太容易讲透彻。但按照学生发展阶段需求,学生其实是需要这方面的方法辅导,这样才能有助于自己有自信找到更清晰的目标,今后的课程或许应该往这方面靠靠。


       第三章:看了对辅导目标的解读,真是觉得受益匪浅,原来觉得这块比较虚,写教案时总是直接从导入开始。看了这块内容,发现目标的明确和界定真的非常重要,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段相似的课题,辅导目标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不加以区分,课程就没有梯度,没有针对性,也就没有效果。

团体工作阶段教师对局面的调控也极为重要,如何让学生专注于“此时此地”,讨论是否有效?很多时候,上课的过程中这一环节的时间太少,学生讨论不充分,流于形式,教师只是把预设的内容出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第四章: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分门别类地呈现,感觉寻到宝藏了。有的活动自己也曾实施过,有种熟悉的亲切感,有的活动简单易操作效果又好,感觉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也有的活动实施起来有点困难,平时活动中不太能用得起来。总的来说,这一百多个活动在具体操作中还需依据自身需要加以变化才能符合自己的活动目标和需求。


       第五章:重点看了高中和职高的两篇教案设计,这两课的内容我之前也上过,特别是《花开应有时》这课,之前在另一本书上看到过,觉得设计非常合理,逻辑性强,也非常符合高中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于是借鉴过来并加以改动,放到了高中生的课堂探讨中,效果出乎预料地好。这次又看到了它的“前世今生”,发现从初稿到修改稿,从实践到思考到再实践,设计者的预设和生成,这一系列的推敲、打磨,一堂课要上好真的不容易。


        第六章:看了第六章总结的心理辅导课的操作原则和操作要领,深感自己上课时候的随意,对照一下,很多时候自己是无意中或者是出于本能使用了文章里说到的保护技术、支持技术、倾听技术、自我开放技术等,但没有归纳总结成系统的原则和规律,从这点说,极为敬佩作者,有了这些理论支撑,心理课必然会上得生机勃勃,真正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并且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和收获。


       第七章:四节课的课堂实录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心理辅导课的完整过程,特别是高中和职高的两节课,同样的课题上出了不同的内容拓展和效果,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并且有深入的思考和收获,看下来给人浑然天成、一气呵成的感觉,这其中,教师的提问深度和高度,对学生回答的应对等都对课堂的积极有效生成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