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仿写》教学设计
江阴市陆桥中学 陆莺音
一、文本研读
初学作文,不能不有所依傍和借鉴,正如练字要临帖一样。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模仿、借鉴优秀作品的某些写作特色进行仿写训练,是学生进入创作之前的基础。
二、创意说明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名篇,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一直熠熠生辉。这篇小说传统的学法,一般是理情节、品环境、析人物、论主题,通过字斟句酌、重锤敲打,学生自然地濡染那份朴实真挚的情感,体会那种自由沉静的心境,感受那层和谐亲密的关系,从而丰富生命的体验,获得精神的成长。然而这篇佳作的价值远不止这些,它绘“心理”多姿多彩,写“看戏”引人入胜,画“人物”各现其神,叙“生活”画面感强,另外,还有轻轻撩拨读者眷恋和惆怅的“余音绕梁”式的结尾,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的绘景笔法等,倘能用好用足这个“宝藏”,对学生的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这堂课,旨在打通第一单元的“阅读”与“写作”,借鉴《社戏》,跟着鲁迅先生学习“绘心理”。
三、活动组织
1. 第一次原生态写:想象一个情境,围绕“惧”,写一段文字。
交流,提炼:学生绘心理,主要用两种写法:(1)直接写,正面写:如“我怕得几乎要哭出来”……(2)扣住动作等侧面绘心理。
2、提升:研读《社戏》,看看文中写没有船看不成戏的“急”,如何写的?
除以上两种写法外,还写因为“急”,我产生的幻觉:“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3、第二次写作:在原稿基础上:(1)丰富动作细节等;(2)补写幻觉。
交流、点评。
4、提升:研读《社戏》,看看写终于能去看社戏的“喜”,如何写的?
除以上三种写法外,还用环境衬托人物心理。具体表现在文中经典的一段环境描写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5、第三次写作:在原稿基础上,补写环境,衬托内心之“惧”。
交流、点评。
6、提升:研读《社戏》,写看社戏过程中的“倦”,如何来写的?
最有特色的是:用“情节”写出心理变化。具体表现在老旦的出场表演带来的心理的微妙变化。
7、第四次写作:在原稿基础上,继续优化:补写“情节”,突显心理变化。
交流,点评,总结。
四、板书设计
学习仿写
——跟着《社戏》绘心理
写动作……
写幻觉
写环境
写情节
《学习仿写》教学实录(节选)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个情境,围绕“惧”,写一段文字。
生写作。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下。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读自己的作品的?
师:读自己的作品前,请说一下你想象的情境。
生1:我想象的是第一次进演播室播报新闻。
师:这个素材不错。请读。
生1:……我原先的好奇渐渐消失,丝丝紧张像网一般慢慢罩住我激动的心。我忐忑不安起来,深吸了一口气,清了清嗓子:“大家好——陆桥菜场——”读着读着,突然遇到了“拦路虎”,天并不热,可我已汗如雨下。
师:哪位同学点评一下他的习作?
生2:我觉得他写得不错,比如“紧张像网一般罩住激动的心”,这个比喻很好,还有语言描写断断续续地也能表现他的紧张害怕。
生3:我觉得还可以加入一些动作和神态来表现他的紧张。
师:比如?
生3:双手攥着衣角,手心渗出了丝丝汗水。
师:动作细节不错,神态可以怎么补?
生4:我似机器人一般坐在电脑前,呆呆地望着屏幕,脸早已涨得通红……
师:这样优化确实比原作更丰富了。
师: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分享自己的习作的?
生5:我想象的情境是“拔牙”。
师:这个确实是很多人“惧怕”的。读一读。
生5:……诊室里传来一个女孩的哭泣,惊得我的心差点跳出喉咙。终于轮到我了,我腿部的肌肉不停地抽搐、打颤。躺上病床,我觉得每根骨头都在发抖,大脑一片空白。
师:这位同学写“惧”,跟前面一位同学有何相似之处?
生6:都直接写了紧张害怕的心理。
师:还有相似之处吗?
生7:前面一位同学主要用语言表现紧张,后面一位同学主要用动作表现紧张。
师:对,都从侧面入手,写语言、写神态、写动作等来表现紧张。
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写紧张呢?一起来读读《社戏》的一个片段。文中有一段文字写“我”因为没有船看不成戏而“着急”,看看鲁迅先生是怎么写的?
生8:我发现鲁迅先生也从正面来写“我”的“急”,比如“只有我的要哭”,也写到了“我”的动作,“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
师:这是共同点,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9:我发现了第6节中的一段文字:“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里鲁迅先生写“我”的想象。
师:这个发现很可贵。对,想象,或者说,“我”急得都产生“幻觉”了。
师:我们用补写“幻觉”的方法,优化自己刚才写的文字。
生写作。
师:刚才写第一次当主播的同学,你补写的“幻觉”是?
生1:我补写了进门时的幻觉:“从门外到门内,近在咫尺的距离,我仿佛走了一个世纪。”
师:很真切。刚才拔牙的同学呢?
生5:我是这样补写的:她拔出了一根细长的针,当针扎进我牙龈的刹那,我瞬间感到天旋地转,耳畔仿佛回响着恐怖的尖叫声,几重黑影从我眼前一闪而过。针拔出,睁开眼,才发现,身旁妈妈的手背上布满了我深深的指甲印。
师:你不仅补写了幻觉,还优化了动作细节,“指甲印”的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师:补写“幻觉”是绘心理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心理呢,我们继续来读鲁迅先生的《社戏》,请同学们关注,终于能去看社戏了,文章是如何来表现“我”的“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