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常见7个问题 2020-10-16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语文 资源类别:教材问题权威解答 资源年级:九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已选用 资源内容:九年级下册常见7个问题

九年级下册常见7个问题

 

问:《送东阳马生序》未尝稍降辞色一句中的读音和意思各是什么?
答:这里的jiàng,减、退义,稍降辞色的意思是稍微将言辞放委婉些。
问: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被白发怎么读?
答:按照词谱,应为仄声。这里的是覆盖义,读为bèi
问:《陈涉世家》中楚人怜之字,旧版语文书注释为爱戴,统编教科书中为何改为了哀怜、怜悯
    
答:没有爱戴的义项。对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用,一定是因为对方有悲惨遭遇。在对方没有悲惨遭遇的情况下,表达爱戴的意思,不太可能用
问:《送东阳马生序》中容臭,读xiù还是chòu
答:chòu。《汉语大词典》中臭(chòu字的第二个义项是:香;香气。容臭即香囊。
问:文天祥《南安军》中,是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还是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答:两种版本都有。四部丛刊本《文山先生集》中是前者,教科书目前依据《文天祥诗集校笺》(中华书局2017年版)用后者。二者都不为错。
问:《出师表》中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教科书中注释为功效,整句话怎么翻译?
答:如果直译,可译作:将讨伐奸贼兴复汉室这一可取得功效之事托付给我。也可意译为: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兴复汉室并取得功效。教学时,教参译文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不必逐字对应。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要理解正确,具体表述上可适当灵活。

问:《月夜》中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中的是否应该写作 

答:“的”的使用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吕叔湘先生曾撰文,唐宋时期,用作虚词的de,多写作“底”“地”,大概是因为“底”“地”二字的实词义都是日常应用的字,仍作上声和去声,需要找一个别的字代替轻声音,于是找了不常用的“的”字。“的”自元代逐渐替换了“底”和“地”(《论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来》)。在五四运动之前,助词de主要采用“的”的形式。1919年“的”字带来的歧义现象又引发了一场辩论,当时的学者认为要分化“的”的功能,于是开始讨论“底”“地”“的”的分工并进行实践,但此后的二三十年,“底”不再有助词功能,而“地”“的”保留了下来。在现代汉语规范中,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修饰关系用“的”,表示前边的词语是状语用“地”。这首诗作于1917年,为了体现诗歌的原貌,教材保留了“的”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