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点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长相思》一
2020-10-08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县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璜土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20-10-08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徐玉娟:
这一次的工作室活动我是上课者,就以这个身份和大家分享吧。 第一、书到用时方恨少。古诗词教学对我来说是一个空白,一是不会朗读,二是情不
会悟。关于朗读,以前只知道韵脚和平仄,但是究竟怎样停顿怎样延长声音读却一无所知。
梁校是专家,他告诉我,古诗停顿有个著名的三字结构,韵位有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
六分明”。我终于明白了“散”为什么不是韵脚,“翻、风、忽”是平声,为什么不拖长声音读。
我还去翻阅了整理的 75 首古诗,发现第三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基本上是仄声,文章讲究起承
转合,第三句是是转句,诗人的情感发生起伏的时候,就用声音来带动意的起伏变化,音
转意也转。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诗词之醇美,美在它的形式与声音、与表达、与情
意是浑然一体的。很感谢蔡校的点评,让我懂得了“气连”对于体会诗歌之美的重要性。
苏轼在这首诗里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在翻阅了大量资料之后找到了两个有权威性的
文章,一篇是郦波教授的,一篇是浙派名师赵远利老师的。郦波老师这样解读:从时间线索
上看完整地写了一场夏季暴雨的来去过程;从心理线索上看,完整地展现了自己从倔强到
安详的政治心路。赵远利老师认为:诗中的黑云、白雨有了象征意义,象征着自己被贬的凄
凉遭遇,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旅途,最终这些都会归于一湖平静之水。
整个过程对我来说是恶补。诚如茅婧和沈敏老师所说,对我们这一届中师生,诗词是
硬伤,近乎空白。这个恶补的过程就像诗里的那场暴雨,太匆匆。书如山,获得山里宝藏
的一是目标二是勤奋。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要花很多时间来读书好像不太现实,我想如果
对于教学的疑惑之处、空白之处,有目的地阅读关于这方面的书籍的话,会有收获的。
第二,绝知此事要躬行。提升言语品质这件事情,只有当学生在言语情境中活动时,
才能看出它在拔节生长。“绘画选颜色”“拍视频选停留”,这两个活动形式,学生喜欢也易于
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但在试上时,正如钱军伟班长所说,并没有回归到语言文字中,
形式只是形式,没有内涵。所以,我认识到,提升言语品质,一定要在语言中走个来回,
让语言在实践活动中焕发生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同化语言知识,形成自己对语言的
独特理解,对语言所承载的情感的独特感悟。当学生在思考为什么选黑色蓝色白色的时候,
让学生在思考为什么镜头在这里不能停留的时候,学生才是在学语言,学生才能体会到运
用语言要做到准确得体新颖,必须要符合实际情况,符合人物当时的心境。于是我引导学
生去体会苏轼是怎样用“黑白”两种对比鲜明的色彩写雨大,想象“翻墨”“跳珠”的情景体会暴
雨之大,抓住“未遮山”“忽吹散”感受雨之急之快。“跳珠”之所以“跳”,是因为从物理现象来
说,它有反弹;从心理角度看,是活泼调皮的,蹦跳蹦跳的,像个可爱的孩子。由此可见
苏轼的欣喜万分,所以苏轼说“不见跳珠十五年”。这份欣喜会为学生体会苏轼的乐观旷达埋
下伏笔。我自己领悟的不够,所以教学也就没有走向深入,走的不够浓。 要说忙碌,两位导师是最忙碌的人,可是他们总能见缝插针地阅读思考,因为我在听
课时就坐在他们的后面,他们的桌上各摆着一本书。没有阅读,就不能让思维走向深处,
就无法品味到语言之醇美,自己都品味不到,又怎能带领学生去品味去提升他们的言语品
质呢?
高翠萍:
非常感谢梁校、蔡校,感谢参与执教、评课的各位老师们,为我们带来一次诗歌课堂教
学的学习机会,一次诗意语文的徜徉漫步。同样作为中师生的我,对于诗歌教学的品鉴能
力较弱,反思自己的学习,弱,其实还在于自己缺乏研究精神。听了诗歌教学的两堂课,
也聆听了两位导师关于诗歌教学的建议,受益良多。
因为读过《苏东坡传》,也因为到过苏翁流放之地——海南儋州,也经常教育学生学习
苏翁那旷达乐观的心态,因此,对苏翁的诗也颇有好感。下面我就徐老师执教的《六月二
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谈一谈:
1.知识垫底,读有底气
古诗的语言形式很美,如何带学生感受?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徐老师指导学生朗读,
教得扎实,教给孩子朗读古诗的方法,这是古诗朗读的相关知识。七言律诗,二二三的节
奏,平长仄短,声断气连。学生在富有节奏感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古诗的音韵美。因为懂了
知识,学生在读的时候也有了底气。朗读的知识是孩子们带得走的东西,有助于他们朗读
其他古诗。
2.想象体悟,读有意境
古诗的意境往往很美,诗人通过情感的渲染,将眼前的景物修饰得很有意境。感受体
悟这样美好的意境,最好的方式就是想象,引导学生链接生活经验,用想象来还原画面,
这样的画面可亲、可近。徐老师在此处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绘画选颜色,二是拍视频在
哪处停留,就是用想象的方式,很好地理解了“黑白”颜色对比,体会雨大。也理解了“未遮
山”“忽吹散”,体会到雨之急之快。徐老师的想象有抓手,结合诗歌的特点设计活动,“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诗歌的画面感是非常浓郁的,用绘画的形式来想象很有诗意,带入感也
很强,在情境之中的孩子沉浸在这份诗意中,朗读时,孩子们读出了这份意境。
3.由诗及人,读有情感
诗歌的形式、意境之美都在人为,读诗就要透过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去了解人。徐老师
通过雨前雨后景之变化,诗人情之变化,补充诗人的写作背景,补充诗句“不见跳珠十五年”
等,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旷达的人生态度。诗寄情,情融于诗,读诗就要与诗中的人相遇,这是诗歌阅读的境界。徐老师就是这样诗意地带着孩子们一起邂逅苏翁,一起欣赏了一场
跳珠之雨,一片如天之水,体悟到了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听完课,也是和蔡校一样的感觉,如果能用 1+X 的模式,拓展几首苏轼的诗,这样既
能让学生多积累古诗,也能多角度玩味古诗,还能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苏轼。
每一次工作室活动,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非常感谢导师们的精心安排,辛苦了,致
敬!
华燕霞:
非常感谢梁校,蔡校,两位上课老师以及同一个工作室的兄弟姐妹们。对于新教材,本
来就有很多迷茫,古诗教学本身又是难度非常大的,半天的学习,收获非常大,感慨颇深,
也更加坚信,自己加入这个优秀的团队是幸运的。
古诗教学我们心里有一套常规的套路,一般上的四平八稳,能不出错就行,如果没有深
厚的底蕴,深入的思考,是上不好古诗课的,所以很佩服两位老师的勇气。
徐老师执教的课,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有自己的特色和想法。1.对于古诗朗读,平仄的教
学花了浓墨重彩,如果长此以往训练,学生至少在读古诗这一块比别的孩子就有了一个胜出
之处。当然,那天课堂上,老师不圈出重点字,学生就忘了怎么读,也是正常的,这需要长
期训练。2.如果你有一支画笔,你准备画什么颜色?这个总领性问题,让古诗课堂多了一些
灵动,多了一些童趣。诗人的高明之处,未直接提一次雨大,却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卷
地风来这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感受到雨之大,之快,之急。用画景物颜色的方法,仿佛在我
们面前呈现了一幅中国水墨画,诗画一体。借用拍摄的方法,推镜头,镜头对准谁?是不是
能在某一处停留多久?来感受夏天雷雨的特点,更是精妙。
一堂古诗课,能有两三处让人印象深刻,学习借鉴的地方,已经非常成功了。
吴老师是一个非常有自己特点的老师,她的课件封面一开始就吸引了我,可见她为了上
好这堂课,思考了很多。由于清朝距离我们比较近,所以对纳兰这个人物也有所了解,的确
是一个矛盾综合体,要尽职,却有自己的诗和远方。吴老师的课堂,在引导孩子们了解诗人
这一点上,花足了功夫,借用听说读写多种形式,让学生走进人物。一遍又一遍的诵读,让
学生潜移默化中记住了这首词。梁校和蔡校的点评给我了很大的启发。1.音乐的选择还需要
商榷,当时就跟同行的老师说了,音乐换一个,会更符合此词的意境。2.还是应该走进词中,
纳兰的所思所想,不是随意的普通的思乡,而是要有背景依托的。一更又一更,一程又一程,
千帐灯,这些字眼把纳兰那种不想出公差,又不得不出,思念家乡又暂时不得回的那种哀怨,
烦躁,用文人的方式表现出来了。所以,把纳兰这个人物背景介绍的再透彻一点,结合文字,学生才能更走进这首词的意境。
说者容易上者难,这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杂感,再次感谢两位优秀的老师,给我带来的思
考,我的学习之路还很长……
杨菁:
仰望星空,觉知天地之大;积水成渊,以至星辰大海。聆听了此次吴老师和徐老师的两
节古诗课,学习了蔡校、梁校的高屋建瓴的教学理念,以及潜心内化了每位老师在群里精彩
的点评,方知平时所见之短,所知之少,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教师,犹如一只井底之蛙,与
各位老师相比,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一些学习体会:
薄:这里的“薄”,是指教学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教学结构简洁,轻盈。两位老师的课
堂没有琐碎的问题,没有过度的分析,没有教学环节的拖沓,有的是目标明确,大开大合,
点到为止。像徐老师的《长相思》分四个板块,第一、识作者,引课题;第二、正字音,出
节奏;第三、读相思,悟相思;第四,对比读,读中比。四个板块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有高
效的教学策略,层层递进,螺旋推进,将整堂课上得轻薄灵动。这里的“薄”还是厚积薄发的
“薄”,徐老师为了上好课,她虚心请教专家梁校,为了弄明白苏轼在诗中要表达怎样的感情,
翻阅大量资料,不断比较思考,在反复的试上中,一次次地调整教学策略……可以想象当时
徐老师为了上好这堂课,背后所做的努力,她用她的一言一行诠释着“躬行”二字。正因为徐
老师的勤耕不辍,才能有课堂上的“厚积薄发”。
润:一个优秀的课堂是滋润饱满的课堂。就像蔡校说的古诗离我们很远,怎样拉近古诗
与孩子的距离?读——浸润式地教学,在借助注释理解中读,在图文结合中读,在想象诗人
的动作神态中读,在读中理解词句,在读中感悟“山一程,水一程”的艰难,“风一更,雪一
更”的心碎,体会作者的那份“长长”的相思。营帐之中,油灯之下,外面风雪交加,纳兰公
子……悠远悲凉的音乐配上孤寂的背影图,一下把孩子们拉到了几千年前的那个夜晚,架起
了文本与学生的桥梁,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教师引领学生从文本的表层结构进入深层
结构,有条理有根据,一步步把思维导向深度,润物细无声。在读中,由字到句到文,逐层
展开,整个文本逐渐润泽开来,思想饱满起来,孩子思维和表达也不断提高。但是课堂上孩
子的表达感觉还没有到位,让人感觉学生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表达,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不能
“比翼双飞 ”,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不够。
透:每一个教学环节,目标要清晰,要明确教到什么程度,要教透。徐老师教学古诗节
奏,不是停留在停顿节奏上就可以了。她告诉学生古诗还有平长仄短,哪里该拖长,哪里该
停顿,声断音不断。捕捉诗中意象,连象成画后,徐老师不局限于形成画面,还告诉学生,这几幅画能画在一张纸上吗?不能,因为这是一个动态的下雨过程,由个别意象到整个画面,
由静到动,透彻深入地理解了文本,体悟意境。还有许许多多的教学细节,两位老师都在渗
透着学习方法,让学生积累更习得学习的方法。
一张好的面膜必须具备“薄”“润”“透”,才能被皮肤“易吸收”,同样,一堂课也需要
“薄”“润”“透”,学生才能“易吸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磨练,一路前行,一路思考,
时刻谨记梁校的勤读、勤思、勤写、勤说,让“语文”在我们心中生长出“芬芳”的绿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