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自然想法,引发内在需要 ——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的教学(毛新薇) 2020-09-15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0000-00-00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其目的不在于满足找到问题的答案,而在于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让孩子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时产生策略的需要,在探索过程中感悟策略,在反思过程中归纳策略,在应用活动中体会策略的价值,学会“数学地思维”,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应然追求。本周听了杨磊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对如此引导学生经历画图策略的过程,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引发学生的需要是策略教学的前提

其实在四年级“正式”学习“画图”策略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画图的经历和体验。 如何唤醒孩子已有的经验,引发学生产生画图的需要? 教学中,杨老师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回忆唤醒:小宁和小春一共有72枚邮票,两人的邮票张数一样多,两人邮票各多少枚?变式呈现:如果将两人的邮票张数一样多改成小春比小宁多12枚,怎么求两人邮票各多少枚?激发内需:现在举手的人明显少了,怎么回事?当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理解题意?让学生体会到: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也可以用图清晰、直观、简洁地表示出来。教学至此,利用画图来整理信息,理解题意,试图找出隐藏的数量关系,成为多数孩子的一个共识。

二、必要的技能指导是策略形成的保障

要主动、有效地运用画图的策略,必须有相应的画图技能。如果学生不会画图,那么绝不可能在解决问题时自觉运用这一方法,也就不可能成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画图技能,杨老师安排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指导画图:当学生读题后,由衷地喊出了“画图”时,杨老师追问道:“你会画图吗? 你觉得应该画几条线段?先画什么? ”学生试画:拿出练习纸,在练习纸上试着画图。交流反馈:杨老师有意识地选了两幅学生的作品,第一幅是半成品,问学生:有问题吗?怎么修改完善?再出示第二幅作品,是一个成品,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相机指导:要画出已知条件,还要标出问题,画图要画完整,让学生自己在练习纸上修正图。以上是对“怎样画图”的必要点拨,画图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充分暴露和呈现,画图的方法和注意点在相互交流启迪中得以清晰。“怎样画图”真实地体现了学生逐步整理复杂的信息、建立数量之间的关系、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

三、数量关系的感悟是策略形成的核心

如何利用“图”让学生感悟到数量之间的关系?杨老师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学生尝试:让学生看图说数量关系,然后在练习纸上列出算式。全班交流:教师有意识地收集两种方法,让学生上台讲解,同时相机提出核心问题:为什么要减12?减完后得到的60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12?加出来的84是什么意思?让学生看图,找到图中隐藏着的数量关系,就可以顺利解决问题。学生根据不同的数量关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四、回顾反思,是策略形成的关键环节

解决完问题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体验进行整理、归纳,最终内化成自己的策略。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教学,杨老师引导学生对解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刚才上什么帮助我们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画图有什么好处?让学生体会到画线段图可以直观清楚地看出数量关系。

总之,杨老师的这节课,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学会画图、体会到画图的优越性,能够对图来分析、理解题意,通过图明了数量关系,是一节很好的数学课。建议:一是在反思环节,不仅要有对画图策略的反思,还要增加对整个解题步骤的反思,让学生明白解决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包含了四个步骤,理解题意、列出数量关系式、列式计算、检验写答。二是教师的评价能力还要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在学生反馈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学会及时地进行补充、提炼、完善,要把握好退与进的时机,做到该退时退,该进时勇敢地进。

  • 阅读(299)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