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诗以言志”“诗以明理”“诗以抒情”,古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传达着诗人内心的情思,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7月2日下午,梅熟天气,半晴半阴,梁昌辉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参加统编教材古诗词主题教学研讨活动,探索古诗词的有效教学方式。
活动伊始,两位学员呈现了两堂精彩的研讨课。晨光实小徐玉娟老师执教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文,徐老师将“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读好诗句,进行古诗节奏、韵律的朗读指导,细致入微、教学有法;读出画面,通过陌生化的教学形式,引领学生把诗句化作脑海中的意象,让文字成了立体的、动态的画面,诗词的意境之美扑面而来;读出诗情,链接诗人写作背景,在比较阅读中,体悟诗人不同心境下的情感之异同。
城西中心小学吴怡焜老师执教了《长相思》,吴老师注重诗歌教学的代入感,依托想象,引领学生走入纳兰性德的内心世界;借助练笔,引领学生与诗人对话,体味诗人的情感。学生、教师化身入诗,诗与人融为一体,课与人融为一体。
课后,钱军伟、徐燕、茅婧三位学员结合以上课例,分别就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彰显诗词特点、设计学习路径、搭建活动支架等进行了点评。
蔡海峰副校长的专题讲座——《学古诗词,做中国人》,则对学员们进行了诗歌教学的专业引领。他从社会生活中的古诗词现象引入,紧扣课标中关于古诗词教学的建议,提取出了想象,情感,诵读三个关键词,并由此伸展,倡导在诗词教学中要体现音韵美、意境美、形式美。蔡校长还就古诗的单篇教学、组篇教学、课程教学提出了不同的教学建议,尤其是对单篇教学中如何通过捕捉景象,连象成画,体悟意境来找到古诗教学的操作路径,如何借助点击文化要素,链接人生经历来深入诗人内心,感悟诗歌意蕴,给学员们深刻的启发。
工作室导师梁昌辉副校长对整个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告诉学员们:诗歌的形式与声音密切相关,所以诗歌教学关注诗歌韵律,要把朗读指导,作为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诗歌的形式与言语表达密切相关,诗歌语言具有凝练、跳跃性、形象性等特点,所以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品味语言、锤炼语言,提升言语品质。梁校长还勉励学员们要勤阅读,常反思,敢实践,让生活多一点充实,多一些趣味。
活动结束,室外已梅雨绵绵。走入雨中,“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这样的诗句不由涌上心头。古诗词教学“水”之深浅,唯有一“试”方知;古诗词教学“水”之乐趣,唯有入“境”才有。品味诗词教学之醇美,促进学生言语品质之提升,离不开有效的言语实践。相信在导师的引领下,学员们一定能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绽开诗意的花朵,学生们也一定能和老师们一起徜徉在古诗词的百花园中!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