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第二课时)
南菁实验学校韩蓉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请翻译下列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3.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以上句子皆为判断句,……者……也是常见的判断句结构,也作为语气词可表判断)
二、读出“乐”感
1. 读完全文后,我们发现这篇文章有一个字是能够贯穿起全文,我们把这个字成为“文眼”,你能找到这个“文眼”吗?(乐)【是否需要出示文眼的含义,还是只要简单解释?】
2.请大家找一找文章中含有这个“乐”字的句子。
【投影】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游人去而禽鸟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以上句子与原文相比少了“也”字,通过读,让学生体会“也”这个语气词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用以舒缓语气,同时使乐的感情表达更为充沛】
3.再次读: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读出“乐”的情感】
三、品味“乐”
1. 文章中出现了那么多的“乐”,请同学们来概括一下,作者主要写了几种“乐”
山水之乐,四时变化之乐,滁人出游之乐(可能会忽略,注意引导),宴酣之乐,禽鸟之乐,太守之乐,
2.自读这些含有“乐”的语句,体味这些了“乐”具体是种怎样的快乐?
山水之乐——陶醉、沉醉
四时之乐——欣喜、愉悦
滁人之乐——闲适、惬意
宴酣之乐——热闹、自在
禽鸟之乐——自由、无忧
太守之乐——志得意满
3.这么多的“乐”,能给他们归归类吗?(答案并不统一,目的是促进学生思考这些“乐”之间是否有内在的关联,最终指向一个明确的中心:太守之乐)
4.我们发现,这些“乐”都与一个关键人物分不开——太守,这些“乐”可以说都是“太守之乐”。文中有一句话大家都会注意到“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究竟太守以什么为乐呢?请大家回到文中去找一找。
【预设】太守的乐是以治下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为乐;是以治下政治清明为乐;以与百姓同乐而乐。
四、探讨“乐”
作者为何如此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这样一种“乐”,这“乐”的背后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呢?出示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
1.从这段背景看,作者被贬不是件快乐的事,为什么文章中却又那么多的“乐”?
【预设】仕途失意、被贬却不沉沦,反而能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并能与百姓同享欢乐,更显其人的旷达。
2.文中有这种被贬的苦闷的情感体现吗?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对滁州的山水了如指掌、四季的变化了然于胸;“醉翁”(几个醉字)
五、总结
我们从文章中不仅读出了“乐”,还读出了“乐”字背后的内容。《醉翁亭记》吐露了作者复杂而曲折的内心。仕途的失意使他郁结于心,寄情于山水排遣内心的苦闷;贬谪的生活却没有磨去他的政治信念,物阜民丰、与民同乐是一个政治家的理想境界。欧阳修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处逆境而不消沉,坦然而淡然。苦乐之转换,更见其旷达乐观。
(总结部分在投影片上呈现什么内容,暂时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