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模范 培育奋进志气
江阴高新区金童中心小学 朱文雅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认知穿着特殊服装的人们肩上就有着特殊责任,了解模范人物身上奋进向上的品格。
2. 情感目标:感悟奋进精神,激励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少先队员们对党的热爱之情。
3. 行为目标:通过讲述和分享模范事迹,促使学生奋进向上并引导他们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教学重点:感悟奋进向人物奋进精神,促使少先队员奋进向上。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正值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即将形成的重要时期,许多学生不了解党史,不了解百年来共产觉为国为民的奋进历程,因此通过班会学习培养学生爱国爱党引导他们奋进。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班会课之前,我们来玩个游戏叫《橡皮擦 猜猜猜》请一位同学上前来,用橡皮擦擦上一笔,通过显现出来的部分猜出图片内容,谁敢来挑战!
师:同学们也许此时此刻的你们还不能感受到这些特殊服装的神圣意义,老师给你们看一段视频或许你们会有点感悟。
师总结:穿着特殊服装肩上就有特殊的责任。其实无论是穿着绿色军装的军人还是穿着橙色消防服的消防员,亦或者是穿着红马甲的驻村干部,他们都是可敬的中国形象。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启课堂,在游戏中让学生体悟特殊服装的神圣意义。)
二、学习模范:
师:今年党顺利召开了二十大,让我们也感受到了党一路走来的不易与成功,这些成功都离不开这些可敬的中国形象。
师:欢迎!请金童中心小记者们带来精彩报道。
(一)大山里的“红马甲”
1. 配音沙画视频
师:习主席心系百姓令我们动容,其实在山区有许多“红马甲”(板贴)追随着习主席扶贫的脚步,其中有一位驻村干部令人心生敬佩,请周志远同学带来现场讲解。
2. 现场讲解《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先进事迹》。
师总结:多么温暖人心的一抹抹红啊!他们奋进,他们值得我们为之骄傲,更值得我们学习!
(二)洪水里的“绿军装”
1. 了解子弟兵的奋进
师:都说祖国是彩色,如果红是一种奉献,那么绿就是责任。8月1日,河北涿州因持续强降雨引发严重积水,涿州被洪水围困成“孤岛”,人们陷入了绝境。但有绿的地方总会有温暖环绕,只要党和人民需要,人民子弟兵将风雨无阻、迎难而上。(播放视频)
师:洪水将他们弄得满身都是泥,把他们的脚泡烂,抗的沙袋和物资将他们的肩磨破,但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止,他们这样说。(播放视频)就在8月14日抗灾基本结束,官兵们要撤离了(播放视频)
2.小组讨论初感奋进
师:看了这些,你们的内心肯定被感动填满了,现在请小组为单位说说你们的感受并想想你想怎么做。
(三)发射中心的“蓝制服”
过渡:同学们都道出了心声:有那一道绿,我们就安心,也有不少同学道出奋发向上的决心,作为你们的老师我感到很自豪。
1.演绎情景剧《飞天》
师:蓝是属于天空的,同样也属于航天人。中国的航天梦自古就有也正在一步步实现,有请王昊宇等同学带来情景剧《飞天》。
2.了解航天人的奋进
师:感谢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中国航天事业的步步成功离不开古人的尝试,同样也离不开这些“蓝制服”,相信涿州的特大洪灾画面,同学们还仍在脑海里,你们知道情景剧中陆地探测四号01星的成功发射有着怎样成功的意义吗?
师:是的,这就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它预测一些自然灾害的到来。其实陆地探测四号01星是我国发射次数最多的一型火箭,对研制团队来说是驾轻就熟的,但研制团队从未停下优化改进的脚步,他们进行了10余项优化改进,进一步提升火箭的可靠性。在全体航天人的努力下它成为了世界首颗进入工程实施阶段的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师:祖国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奋进者才变得多彩!作为时代新人,我们也应像这些英雄模范一样奋进向上。
(设计意图:本环节选用三种不同层次的模范人物,这三类人物都穿着特殊的服装而且有着不一样的代表颜色意味着他们给祖国增加了色彩。这一环节也让学生感悟这些模范人物身上奋进力量,也让学生能向他们学习。)
二、感悟奋进
1分享奋进故事
师:即使没有穿上特殊服装,也一样可以奋进,我们身边就有着许多奋进故事。
生:分享奋进故事(将奋进词贴黑板上)选一个词送给这些奋进者(补板书关键词)。
2.坚定奋进之心
师:作为时代新人通过感受特殊职业的模范人物和身边模范人物的奋进力量,你将来打算怎么做?
生各抒己见
师:军人的绿,航天人的蓝,扶贫干部的红都让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变得更美好,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谱写出中国的多彩。少先队员有担当能奋进,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让我们带着责任、怀着梦想用奉献之心一起奋进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学生自主采访讲述身边的奋进故事,可以学生更容易更感受奋进的含义更会有所触动,也能在他们的心中埋下心中奋进的种子,感悟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让祖国变得多彩。)
四、一起歌唱《向上吧!少年》
五、齐喊口号
教学反思:
本次班会从三种典型模范人物的大主题过渡到身边模范人物小主题这样更容易实现教育意图。本次班会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主线贯串整个课堂并以学生为主体使得各环节能在学生的心中引起共鸣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