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文章《人生脚本》——改变命运的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2024-09-26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人生脚本》读书笔记

1

先邀请你设想一下:你已经写下自己一生的故事——你从一出生就开始写,在4岁的时候就已经写好剧情的大纲,7岁的时候已经完成了故事内容的主要细节。从7岁到12岁,你把内容认识好,并添加了一些情节。青少年期,你会审视自己的故事并更新它,使其符合真实生活的特性。

就像所有的故事一样,你的故事有头有尾,其中包括了各种角色、剧情,包括了主题和次要的情节,可能是喜剧,也可能是悲剧,或是引人入胜的,或是烦闷无趣的,可能是振奋人心的,也可能是不太体面的。

现在你已经长大成人,故事是怎么开始的都已不记得了。到目前为止,你可能还不知道整篇故事都是自己写下来的,可是多年来你却很自然地把这个故事活出来了,这个故事,就是你的人生脚本。

如果以上所述都是真的,这会不会让你觉得有点诡异和惊悚呢?

我在前面说“如果这是真的”,是希望给你一点思考的空间,不至于因为太震惊而难以思考。

然后,我要说的是,这的确就是真的。你的感觉没错,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在冥冥之中我们所无从掌控的命运。人生脚本就是一个关于人的命运的概念。

人生脚本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却仍旧无法得到满足。也可以解释,另一个人为什么在人生中只是做了一点小事,却感到相当欢喜。或者为什么一个人很会与人打交道,而另一个人却倍感孤独。为什么一个人在年老时适应良好,而另外一个人却想从高楼上跳下,终结生命。

人生脚本这个概念,是由艾瑞克伯恩提出来的,他是人际沟通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这本书既是他最经典的著作之一,也是他出版的最后一本书。

在他看来,人生脚本就是一个持续的人生计划,幼年时在父母的压力下形成。一旦进入脚本,无论感到自己在挣扎还是感到自己很自由,都有一种心理力量,推动我们走向命运的结局。

伯恩不只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是一名精神科医生,他对人生脚本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个体了解自我,更是为了帮助个体掌控自我与人生。这本书所提出的观点影响了几代人,通过这本书,作者向我们解释了每个人为何会如此度过这一生,如何去正确看待人生脚本,以及如何从中获取前行的力量。

听这本书的时候,你的感觉不会像是巧克力在舌尖自动融化,而是需要你主动去思考、去咀嚼和消化它,从而带给你健康和营养。本书关乎每个人如何才能拥有满足的人生,以及如何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2人生脚本的定义与起源

我们先来谈一谈人生脚本的定义。

刚才我们提到了,伯恩认为人生脚本是童年时针对一生的计划,被父母所强化,从生活的经验得到证明,经过选择而达到高潮和结局。

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详细谈谈。

首先,人生脚本是一个童年时期的计划。也许大家会很疑惑,我童年时没有列什么计划啊?何况是一生的计划?

“人生脚本是童年时针对一生的计划”,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在小的时候,在自身的天性影响下,在各自父母,不同的养育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人生决定。这一系列决定,组成了我们的人生计划。这些决定,有的早一点,有的晚一点;有的非常基本,有的是核心的,有的是辅助性的。

这些决定可能是:我决定我要做一个乖小孩;我决定再也不要相信他们;我决定,只有让妈妈高兴了,我才会高兴;我决定,既然他们都不爱我,如果生活得不顺利,我就死了算了;我决定,长大了一定要离开他们,等等。

甚至有时,不做决定,也是一种决定。比如:既然你们总是控制我,你们总是要我听你们的,你们从来不尊重我的决定,那好,我就不再做任何决定了。就算是做一个失败者,也不会让你们开心。或者,既然你们不让我长大,不让我自己做决定,我就再也不为自己做任何决定,所有都依赖你们。

上面所列的每一个决定,是不是都会影响人的一生?

上面我们说了人生脚本是一个童年时期的计划的具体含义。接下来,我们说说人生脚本被父母所强化的含义。这个意思就是养育者和环境,对于孩子人生脚本的决定,有很大的影响。从孩子刚出生开始,父母就会传递很多信息给他。孩子会根据这些信息,形成自己对别人、对世界的看法,这些脚本信息包括了口语信息和非口语信息,孩子会以此为架构做出很多脚本的重要决定。在后面第2讲和第3讲中,我们会谈到各种脚本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如何影响孩子的决定。

有朋友可能会问,人在童年时就做了那么多重大决定,那我们长大以后就没有重大的决定了吗?

我们也看到身边好多人,在成年之后,会作出一些重大的决定,比如决定要不要和某个人结婚,或者要不要辞职创业,等等。

成年之后,我们也会做决定,但这些决定几乎全部都是具体的,针对某件事情的决定。如果成年以后,我们做了比较重大的决定,那么这个决定其实就是童年的早期决定的回响,或者说是童年的早期决定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这个决定本身,就是我们的人生脚本的体现。

比如一个女孩,在失恋了几次之后,决定再也不谈恋爱了。这似乎是一个成年人对于人生的重大决定。但是,她那几次为什么会失恋?她的连续失恋,是不是在她小时候就已经决定好了呢?

如果她小时候就决定了不要相信任何人,或者不要亲近任何人,她就会无意识选择不值得相信的人,让自己再次受骗,得到被出轨、被欺骗的结局,从而再次证明人都是不可信的,或者自己是不会被爱的。

这一点,也就涉及到人生脚本的定义的第三个方面:人生脚本会在生活中得到证实,并且达到预定的结局。人生脚本的心理意义在于,我们在童年的时候,不仅会对自己、他人和世界产生一些根本性的信念,比如:自己是不可爱的,自己是笨的,他人是聪明的;或者他人是不值得相信的,世界是冷酷的,或者世界就是一个尔虞我诈的战场。

我们还会做出一些决定。比如我决定我要做一个乖小孩,或者决定再也不要相信任何人,或者我一定要变得非常强大,没有人可以欺负我。

因此,我们也就会按照我们的决定,去选择合适的人来交往,并且刺激这个人,使他对我做出符合我脚本的行为,最后实现自己的人生脚本。

当一个决定了“我不要相信任何人”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常常找一些可疑的、不值得相信的人来交往,从而一次又一次印证了“所有人都是不可依赖的——真不应该相信任何人”。

一个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可爱的女孩,长大以后,或者一直都不恋爱,不结婚。或者,找一些所谓的渣男来抛弃自己,从而一次又一次证明自己不可爱。

每个人都是用不同的方式,证实了自己的人生脚本,强化自己的脚本信念。也就是说人生脚本会达到预定的结局。

最后,关于脚本,还有一点要特别强调的是,父母并没有决定我们的脚本。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错都是原生家庭的错。

现在有很多朋友,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原生家庭的问题,甚至直接说都是爸爸妈妈让我现在这样的。

伯恩对人生脚本的定义中说,人生脚本是“被父母亲所强化”,但他并不认为父母可以决定我们的人生和命运。更具体地说,脚本是“基于孩子儿时的决定,以及父母为孩子编制的程序”。

也就是说,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幻想和需要,在父母的养育方式的影响下所做出的决定,才是人生脚本的根源,是孩子自己决定了自己的一生,不是父母。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家生了两个儿子,哥哥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弟弟因为吸毒花光了所有的钱,在街头流浪。一个记者对他们的故事很好奇,分别采访了弟弟和哥哥。

兄弟俩都说:“我小时候,我爸爸就是吸毒,把家里的钱都败光了,有这样一个爸爸,我能怎么办?”

但弟弟其实说的是:“我爸爸都不是一个好榜样,你就别指望我能怎么样!”

而哥哥呢?哥哥也认为爸爸不是一个好榜样。但哥哥的决定一定要奋发图强,不要和爸爸一样!

所以,真正决定你的命运的,并不是你的父母,而是你自己。虽然那是小的时候的你自己,但仍然是你自己。

3人生脚本的起源

那这时候,大家就会问了,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会对自己的人生、对别人、对世界就做出这么大这么彻底的决定呢?这样的决定,是理智的决定吗?这些决定有什么作用?

对的,这些决定基本都是非常不理智的。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说说人生脚本的起源。

人生脚本的决定是出于孩子的情绪和他对现实的经验,是孩子想要求生存的最好策略。

这么说大家估计更糊涂了,大家可能会想,婴儿不就成天躺在那里被人照顾吗?有人照顾他的话不就没有生存的问题了吗?

这么想是因为,我们都不记得我们作为婴儿时候的感觉和认知。婴儿对于世界的感知、认知思维方式跟成人是非常不一样的。

首先,初生的婴儿对于世界的感知是,世界充满敌意甚至是危险的。婴儿太小了,身体也很脆弱,对他来说世界上好像到处都是巨人,一个出乎意料之外的声音都可能代表他的生命遇到危险。他不具备语言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只知道如果妈妈和爸爸走掉的话,他就会死掉。如果爸妈对他很生气的话,就表示他们可能会摧毁他、抛弃他。婴儿也没有成人对于时间的认识,如果他觉得饿了或是冷了,而妈妈不在场,可能他就觉得他永远都不会来了,这种情景的结果他的感觉就是死路一条,甚至可能比死还糟,就是永远孤独地活着。

等他长到两三岁,可能有个弟弟或妹妹,这个比较大一点的幼儿,已经了解不会因为妈妈没来就会死,可是妈妈的注意力却转移到了刚出生的婴儿上面。那是不是他不爱自己了?小婴儿是不是会夺走自己的一切呢?这个年龄所感受到的威胁就是失去母亲的爱。我记得我小女儿在三四岁的时候,只要看到我生气,她就会一遍一遍地问我:“妈妈,你爱我吗?”

在形成人生脚本的这几年中,小孩一直是处在低下的地位,父母对她来说拥有完全的控制力,对婴儿来说这个力量是生死攸关的。对大一点的小孩来说,这个力量则关乎他的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所以要决定用什么策略可以存活下来,并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

小孩的思考不像成人的思考方式,情绪的经验也不同,人生脚本的决定是根据小孩独特的思考和感觉方式而来的。

婴儿的思维方式常常是夸大的、以偏概全的、分裂的、充满全能自大的幻想,分不清幻想和现实的差别。人类思维中理性和理智的成分,是伴随着成长才逐渐增强的。

在出生之后几个月甚至几年里,对婴儿来说,母亲或其他的养育者是最重要的人,如果母亲或其他的养育者不怎么关注婴儿,婴儿就会觉得,所有人都不关注我——这个“所有人”,就是一种夸大和以偏概全。

同时,婴儿的“客体恒常性”,也是逐渐才建立起来的。所谓“客体恒常性”是指,当你看不到一个东西的时候,你知道这个东西仍然存在。大约8个月大前的婴儿,他们不会去寻找消失在他们视线之外的玩具或其他物体。这说明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看不见的物体还是存在的。换言之,他们认为“看不见即为不存在”。

对还没有发展起来“客体恒常性”的婴儿,当他看不到妈妈时,就觉得没有妈妈了。知道在自己看不到妈妈的时候,妈妈依然存在,这种“客体恒常性”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为什么很多婴儿特别黏人,就是当妈妈上班的时候,甚至当妈妈上厕所的时候,他看不到妈妈了,就感觉妈妈不见了,或者死了,把我抛弃了。所以他就会非常难过,甚至恐惧得大哭。当婴儿觉得自己被抛弃的时候,他就有可能做出各种各样的保护自己的决定,比如当妈妈不在的时候,我要坚强;比如,妈妈总是抛弃我,我再也不相信她,我也不相信任何人了。

接下来,我们谈谈婴幼儿的“分裂”的思维方式。儿童的思维常常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这就是所谓“分裂”的思维方式。比如说,孩子每听到一个故事,马上就会区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对孩子来说,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在好人和坏人之间,不存在其他的可能。这种“全好”或“全坏”的分裂的思维方式,也会让孩子产生很极端的情绪,做出很多极端的决定。要整合同一个人身上的好的部分和坏的部分,或者说了解到,每一个人身上都是既有好的部分也有坏的部分,这是成熟的表现。不仅是孩子,有的人一辈子,都无法达到这种整合性的成熟的思维。

我们再来说说婴幼儿全能自恋的幻想。精神分析的祖师爷弗洛伊德发现,每个人自出生之初就有三种幻想:“我永生、我无所不能、我不可抗拒。”——这三种幻想,归纳在一起,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全能自恋的幻想。

婴儿的全能自恋是如何表现的呢?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刚出生的婴儿,似乎绝对不是无所不能的,作为人类的婴儿,他完全没有生存的能力,唯一的能力好像就是哭。

但站在婴儿的角度,可不是这样哦。刚出生的婴儿都是“近视眼”,只能看到他面前30厘米之内的东西。对于婴儿来说,他一哭,就有一个圆圆乎乎的东西,从朦朦胧胧的背景中显现出来,凑到他的嘴边,给他很好喝的东西;他再一哭,就有两支粗大的杆子,杆子前面还各有5个灵活的细杆子,从朦朦胧胧的背景中显现出来,把他身上或者身下的什么东西换了,他就觉得舒服了——这时候,婴儿会觉得,一定是我自己把这些东西变出来的,这,就是“全能自恋”。

全能自恋感很强的小孩,对于养育者没有及时地满足他的需要,会认为“我怎么这么无能”进而会有一种特别挫败、受伤的感觉。当这个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发现爸爸和妈妈关系不好的时候,特别是独生子,可能会觉得,这完全是跟我有关的。如果爸爸妈妈打架,他也可能认为自己是有责任保护其中一方,如果小孩自己被父亲或者是母亲排斥,他会归咎到自己身上从而决定我有问题。

最后,比较小的小孩,不懂得区分幻想和现实的差别,如果他想要杀了这个夺走父母所有注意力的小宝宝,对于他来说,就等于我已经在现实中杀了这个小宝宝,他可能会下个结论,我是个又坏又可怕的凶手。然后决定,我应该受到惩罚。

总之,因为婴儿的思维方式常常是夸大的、以偏概全的、分裂的、充满全能自大的幻想,分不清幻想和现实的差别等等这些特点,而导致人生中的许多早期的决定,比如我们要不要好好活着,我们要不要与人亲近、建立亲密关系,我们要不要有归属感,我们要不要成功,等等这些都是非理性的。当我们长大,我们已经不记得当初的决定,但是我们却在生活里面实践着这些决定。


  • 阅读(8)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