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给教师的教育智慧》读后感
今年暑假读了刘建琼教授的著作《中国经典给教师的教育智慧》,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他们提出的很多教育观点在今天看来一点也不过时,对我们今天的育人,教学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刘建琼教授从“中国经典”开采出“教育智慧”,呈现给我们五大方阵-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职业观。这些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其中《种树郭橐驼传》-顺木之天让我印象深刻。
唐代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道,郭橐驼种树,技艺精湛,凡他种的树,没有一株不成活,而且枝叶茂盛,果实连年丰收。有人向他请教,他说:“这不是我有什么妙术使树木长得好,只不过是按照树的自然生长规律去栽培罢了。”同时,他还针对一些人对树木“爱之太切,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的做法,提出其后果,“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种树之道实际上也是教育之道。
作为家长我们会担心自己的孩子落伍,便不顾及孩子的自身实际,不遵循孩子的生理规律和心理需求,硬性让孩子学了很多东西。在孩子的双休日、节假日一厢情愿地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文化补习班、兴趣特长班等,占用了孩子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本身有兴趣还好,没有兴趣的则怨声载道,情绪低落,结果适得其反。
作为教师,反思我们的教学,做到了“顺木之天”了吗?我们有时为了赶进度,基础知识还没有打牢,就讲一些难题。这章节还没过关,就急着赶下一章。初三的知识初二就讲完,但是效果并没有我们期望的那么好。
作为家长作为教师,我们也想去改变这个现状,但总觉得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我们这个社会竞争激烈,都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学了很多,我们不学处处不如人家怎么办呢?别的学校的老师教得那么快,我们慢了,教学质量会不会很差。各种担忧,真的是“爱之太切,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而郭橐驼不管别人怎么种树,他就是那样种树,定心,淡定,自信。我们真的应该向郭橐驼学习,顺木之天是硬道理,欲速则不达,教育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打好基础,不能操之过急。这样自然会有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