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永良 《课堂方法》读后感 2024-09-25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让学生参与,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看《课堂方法》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周彬教授提出的这些问题不正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嘛,这些困惑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看了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我时常在想,为什么课堂上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变得越糊涂呢?为什么我讲了那么多遍的题目学生做还是错呢?看了《课堂方法》之后,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了,那是因为没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经历。比如物理课上一些简单易做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来做,一些简单易得的结论应该让学生总结。我在教学过程中也会这样做,但是回想起来,给学生的机会还是太少了。有时为了赶教学进度,我不自觉的自己做了演示实验,不自觉的脱口而出了实验结论,没有多给孩子一点时间。现在想起来那样的课虽然进度赶上了,可效果又有多少呢 。再比如讲过很多遍的题目为什么有些同学还是错呢?周教授的这本书给了我启示。其实同样的题目我们没有必要自己一遍又一遍的去重复讲,自己累,学生听得也累,可以换种方式,让会的同学讲,然后再让刚听懂的学生讲一遍。实在不行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这样效果应该事半功倍。我觉得一道题目学生反复错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自认为对的过程在脑中根深蒂固,老师讲的方法虽然当时听懂了,但是时间一长还是容易忘记,所以一错再错。在学生订正错题方面我也有自己的一点方法,那就是让学生把自认为对的过程说出来,然后让别的同学指出错误点,我想这样这两位同学以后应该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课堂的有效性不是教师的一言堂,不是教师的独脚戏,只有教师的教学进度与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步调一致,课堂效率才算真正达成:只有让学生参与进来,将课堂的内容真正进驻学生的心灵,烙进学生的脑海,学生自如地说:老师,这个我会了;而且可以讲给别的学生听,这才是真正的不打折扣的课堂效率。现在,我该惭愧,我总是放不下太多的“我”,而忘了那么多的“你们”——我的学生,我要把课堂还给你们。

  • 阅读(12)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