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昌明+《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 2024-09-24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让探究真实发生在科学课堂上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

江阴市申港实验小学 薛昌明

在阅读了《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书籍后,有趣的插画和丰富案例给予了我许多启发,同时让我能够更好地基于儿童的思维进行思考,对于如何让探究真实发生在科学课堂上有了更系统的认识,也了解到如何在探究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一)从现象的观察中提出问题

探究始于问题。回顾我的常规课程,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包括使用思维导图、KWL表、表格、便利贴等工具,引导他们在单元课程开始时根据关键词提出研究问题。然而,经过几次尝试,我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难以解释,或者与科学课堂的主题不相关。对于这些看似缺乏研究价值的问题,我通常选择忽略,这种做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阅读相关资料后,我意识到应该引导孩子们学会提问。我开始示范如何从观察现象中提出问题,并引导孩子们提炼问题的根源。真正的探究应该源于真实的问题。因此,我首先让学生观察现象,在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当孩子们提出各种问题后,我并不急于否定或忽略,而是教会他们如何从这些问题中挑选出适合科学研究的问题。

(二)有依据地作出假设

在阅读这一部分时,我常常想象孩子们在形成假设时的情景。这涉及引导他们回答问题或预测实验结果,例如:“在实验中我们可能会观察到什么?”或“光是否沿直线传播?”然而,我们往往没有引导学生利用某些线索来构建假设。事实上,假设是对现象的解释;对于那些直接观察或无需解释的问题,并不需要假设。并非所有问题都必须有假设。如果要让孩子们对“光是如何传播的”这一问题提出假设,我们不应该仅仅让他们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应该引导他们从日常生活经验和自然现象中寻找相关线索,以便在提出假设时能够依据这些线索阐述他们的思考过程。

(三)带着思考进行实验

在阅读这一章节时,我感到焦虑情绪有所减轻,庆幸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已经应用了书中的某些策略,引导孩子们带着思考去进行实验,而不是仅仅告诉他们实验步骤,让他们机械地跟随。显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要求,不能一概而论地让所有孩子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在我看来,可以采纳书中的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支持帮助——回顾提炼”。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详细讲解实验方案,阐明为何这样设计;对于中年级学生,则可以适度地让他们独立思考,选择哪些变量来验证假设、控制哪些变量,以及如何设定条件来检验假设,通过解决问题逐步形成实验方案;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集体讨论或回顾中引导他们逐步完善实验方案。

(四)充分论证观点

在常规课程中,当孩子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或通过观察获得证据时,他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持有相同的观点。然而,我意识到自己之前陷入了误区:科学观点不仅需要充分的证据支持,而且这些证据必须能够充分地支撑观点。我们还需要考虑收集到的证据是否可以有其他解释,以及实验方法是否足够严谨,是否排除了其他可能的解释。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应该尝试在学生根据结果形成观点后,引导他们评估和改进这些观点,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收集了哪些证据”、“你的结论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阐述“为什么这些证据支持这个观点”,从而在评估和改进观点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建立证据与观点之间的联系,并充分论证他们的观点。

最后,众所周知,科学探究是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它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有助于他们认识世界,培养科学思维和能力。本书每节都设有“评论区”,从孩子们和教师的角度出发,分享看法。往日的教学场景如同电影般一帧帧地在我脑海中重现,我的想法和做法仿佛被看透了。每章的最后都设有“教学脚手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同时,“误解与澄清”部分犀利地指出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错误或不够理想的想法和做法。每次读完一章,我都迫不及待地思考应该如何思考,我应该如何教学,如何行动,以确保科学探究真实地发生在科学课堂中。当然,我也会产生许多疑问,这些疑问不断推动我继续学习和实践。

 

  • 阅读(8)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