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厚江老师《背影》“选点突破”的艺术——缪静波老师 2024-09-24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国家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4-09-24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课堂在选点突破中生长

——品鉴黄厚江老师执教《背影》“选点突破”的艺术

师: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了。知道今天学习什么课文了吧?

:《背影》。

师:不错。课前看了吗?

生:看了。

师:《背影》是一篇感动了无数人的散文,同学们看的时候有没有感动?

生:有。

师:请同学们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句子。你先说,好吗?

(略去交流内容)

【评点】选点突破1:黄老师的问题明确,说一点“感动的句子”,这是带着指向性的整体感知,同时奠定了本堂课的情感基调。“情”是散文教学的核心,课堂一开始就给学生吃了颗定心丸,妙啊!

师:下面我们就不再一一交流了。老师要问一个难度大一点的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课文中让我们感动的句子大都和一个什么内容相关?

生:背影。

师:对,课文中凡是感动我们的地方,都和“背影”相关。(板书“背影”)现在大家不看书,能向黄老师描述一下朱自清父亲的背影吗?父亲戴的什么帽子?

生:黑布小帽。

师:戴着一顶黑布小帽,穿什么衣服?

生:黑布马褂。

师:黑布马褂(复述学生的回答)。除了黑布马褂还有什么衣服?

生:青布棉袍。

师:身材?

生:肥胖。

师:走路的动作?

生:蹒跚。

师:好的。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背影,一个肥胖的、走路蹒跚的、戴者黑布小帽、穿着黑布马褂和一件青布棉袍的背影。

【评点】选点突破2:定格“背影”,是对整体感知环节的“收”,更是从“感动的句子”中提炼出来的核心内容,环环相扣。看得出来,学生对背影的形象认识是零散陌生的,黄老师用通俗直接的问题带着学生走进“背影”的描述,并用一句话总结“背影”,这样的“背影”一点点丰满起来。学生对文本不熟没关系,黄老师能耐心地带着他们进入文本。

师:教材上有一幅插图定格了这个背影。大家看书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这幅插图?如果要在这幅插图下面配一段文字,你们觉得应该用文中哪一段文字做这幅图画的说明(PPT展示书本上的插图)?

生:“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非常好。我也觉得用这一段文字来配这幅图是最贴切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它和这段文字配吗?它能很好地表现这段文字的内容吗?

生:配。

生:能。

师:好的,黄老师再读一读这个片段,你们说说哪些词句最能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师深情朗读)大家觉得哪个词最能表现父亲的爱?

生:“两脚再向上缩。”

生:我觉得……“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生:我认为是“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师:“向左微倾” 对,这个细节表现出肥胖的父亲翻越月台是多么艰难呀。你呢?

生:我找到的是“蹒跚”,“蹒跚地走到铁道边”,这个词语体现了父亲身体的劳累和疲惫。

师:大家注意,他还加了一个劳累,非常好,把背景也联系进去了。

生:还有他平常生活中所积累的那些病都从这里体现出来了。

师:好,非常好。你看他从一个“蹒跚”里读出这么多信息:第一,身体肥胖,走路艰难;第二,生活状况不好;第三,身体还不大好。

现在我们对照大家的阅读感受再来看这幅图配得好不好。大家一起来看,好的,“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看看图,是不是“两手向上攀”(“攀”重读)?

生:是的。

师:是吗?

生:不是。

师:瞪大眼睛,动脑筋再看看,插图是不是两手攀着上面。 什么叫“两手攀着上面”?我这个叫“两手攀着上面”吗? (手向前方举起)什么情况叫“两手攀着上面”?攀的那个东西比我高还是比我低?

生:高。

师:攀的对象要比我高。看看,他父亲翻过的月台比他高吗?

生:不是。

师:画得好不好?

生:不好。

师:对,动脑筋阅读后再回答问题。说“好”太容易了,说“不好”要会读书的人才会发现。再来看,“两脚再向上缩”画得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两脚有没有往上缩?

生:没有。

师:几只脚往上缩?

生:一只脚。

师:那你看这幅画画得好吗?这幅插图画得真的不太好。没有把父亲翻越月台的那个艰难、那个不容易表现出来。

【评点】选点突破3:这一环节点面结合。黄老师用“给课本上的一幅插图配一段文字”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核心段落,这是“面”;用“哪些词句最能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的追问带着学生突破对这段文字中经典的动作描写的品析,并在“插图配得好不好”的辨析活动中着力体会了“攀”“缩”两个动词背后父亲的艰难和不易,这是“点”。这样的连环活动,巧妙地启发学生走进文本,关注语言,再次引领了学生的言语关注。

黄老师读这篇散文,有一个问题总是弄不明白:我们一般写父爱、母爱,写老师的爱,都写他们的眼睛,朱自清写他父亲对他的爱,为什么写他的背影,不写他的眼睛呢?假如朱自清选择写他父亲的眼睛,他父亲会有一双什么样的眼睛?你读这篇文章能不能读出这个父亲的眼睛?

生:父亲的眼睛是那种很严厉又很慈祥的。

师:很严厉又很慈祥,非常好。可为什么很严厉又慈祥呢?

生:因为爸爸总是严厉的,但他爸爸又很爱他。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想法吗?朱自清爸爸的眼睛会是什么样的呢?

(女生举手)

师:好。我们来听听这位女同学的想法。

生:应该是很疲惫的。

师:为什么是很疲惫的呢?

生:因为奶奶去世了,因为父亲很操劳。

师:很好。她联系了文本的具体内容去设想。你有什么想法?

生:眼里应该噙着泪花。

师:含着泪水。舍不得儿子离开。对吧? (学生点头)非常好。我们读书就要这样去读,要有自己的思考:假如文章不这样写又会怎样写?为什么作者又不那样写呢?他们有人读到了朱自清父亲严厉又慈祥的眼睛,他们有人读到了朱自清父亲疲惫的眼睛,有人读到了噙着泪水的眼睛。

【评点】选点突破4:对于背影背后“眼睛”的想象,看似旁逸斜出,却是对上一环节解读“背影”形象的小结。“眼睛”是人的精魂,学生对“眼睛”的构想恰是对人物内核的解读,学生只有在理解了“背影”的艰难之后,才会有对父亲“疲惫”和爱的感悟。这是理解父爱的初步层次。

作者如果描写父亲的眼睛,会是什么样的眼睛呢?这涉及朱自清对父亲的理解,涉及朱自清对他爸感情的理解。要理解朱自清对他爸爸感情的理解,要知道朱自清的父亲会有什么样的眼睛,就要先去理解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看看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这里黄老师师整理了关于他们父子的一组信息,现在黄老师把这一段复杂的信息读一读。(PPT展示内容)同学们思考我刚才的两个问题。

1915年,包办婚姻,儿子生气; 1916年,儿子考上北大,擅自改名,父亲生气;1917,父亲失业,家庭困难,父子离别; 儿子1920年毕业,到南方工作; 1921年,儿子由杭州回扬州工作,父亲代领工资,儿子辞职离家; 1922年,儿子回家,父不让进门; 1923年,儿子回家,父子无言;儿子再次离家; 1924 年,作者写小说暴露家庭矛盾,1925年,父亲给儿子写信(“大去之期不远”),儿子在泪水中写《背影》; 1928年,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结束; 1945年,父亲去世。

这些信息太复杂,我们现在简单梳理一下,现哪位同学能够很快地看到跟我们这篇文章联系最紧的三条信息?(一生举手)你看到了几条?

生:一条。

师:一条,你看到了哪一条?

生:我看到的是“父亲失业,很困顿,父子别离”。

师:这和本文有什么联系?

生:因为这条信息和本文讲的都是同一种事:就是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差,儿子去读书,父亲也外出找工作。

师:对,这个就是本文的写作背景,也是写作的事件。(一生举手)你看到哪一条信息和本文联系最紧?

生:“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结束。”

师:对啊。这条也有联系。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关系和谐了。(生举手)这两个同学都举手了。哪个先发言?你找的是哪条?

生:我找的是“1925年,父亲给儿子写信(‘大去之期不远’)”。

师:这一条信息跟本文有什么联系?

生:因为这条信息才让他写下了《背影》。

师:这是写作《背影》的直接缘由,是吗?就是因为这封信,在某种意义上说才有了这篇散文。非常好,我们同学抓住了三条最关键的信息,请坐。

【评点】选点突破5:借助背景资料突破理解障碍。黄老师的背景资料梳理得相当精要,给学生对超越认知的复杂的父爱的理解搭好了梯子,并用提炼“跟这篇文章联系最紧的三条信息”的活动进一步深入背景,聚焦与文章联系紧密的背景信息。连续两次提炼,始终立足文本,也是在为下面理解父爱的更深层次作铺垫。

师:其他同学要思考更难的一个问题:你能不能结合这些信息思考本文中朱自清跟他爸爸之间的父子关系怎么样?好不好?

生:不好。

师:是不太好。父子关系矛盾比较大,父子之间情绪有点对立,父子关系有点距离。(板书“父—子”)你们能从文章中找到根据吗?

生:能。

师:我们了解这些资料的目的是把文章读透。哪个同学能够从文章中读到父子之间有点距离? (一生举手 )好,这位同学。你告诉同学们在第几段?

生:第七段。“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师:这里告诉我们他们之间一开始关系是不好的,是吗?

生:是。

师:非常好,请坐。这位同学,你从第几小节读出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生:第五自然段。他是这么说的“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师:对,“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说明我对父亲的行为不太理解,对不对?

生:对。

师:“迂”,这个字怎么读啊?

生:迂(yū)

师:迂是指呆,不识时事,这句话表明儿子对父亲不是很认可,我们可以看出两个人之间有一点距离。其他同学呢?后面那个同学你在哪里读出他们父子之间是有距离的?

生:第五自然段。“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里的“聪明”是反话,说明那时我经常和他反着干。

师:老是自以为聪明,对不对?自以为聪明,就老是以为父亲“迂”,甚至认为父亲有点蠢,对不?

生:对。

师:非常对,非常好。还有其他同学要发言吗?每位同学都要用心发现。你有没有读到? (向一位学生提问)

生:第一自然段。

师:第一自然段读到了。

生:“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师:这里你能看出他们父子之间有距离吗?

生:他们已经很久不见面了。

师:哦,有很长时间不相见了,对吗?而且这个长时间不相见,是客观上不能见还是主观上不想见?

生:是主观上不想见。

师:对。这句话里你读出了距离,非常难得。其他同学呢?(有学生举手)你在哪个地方读到了?

生:第六自然段。“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师:父亲让“我”感动得流泪了,“我”赶快地拭干了泪。你怎么感受出“我”与父亲的距离?

生:因为他不想让父亲感觉自己其实是很关心他的,也怕别人看见让别人觉得他很关心父亲。

师:我觉得我们班同学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他为什么把泪擦了,不让父亲看到?说明他和父亲的心不是靠得很近。靠得最近的,一般就会扑到父亲的怀里哭。还有同学要发言吗?我觉得我们这角落的同学还没发过言。你从哪里读出父子之间有点距离的?

生:在最后一段“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师:往日有距离,现在比以前好了,是吗?这个也蛮难的,从目前的理解中读出以前的互相不理解。我们班同学们阅读文本深层情感的能力还是很强的。黄老师都不如你们,我当时最关注的是“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勾留”是什么意思?

生:“勾留”是短时间的停留。

师:短时间的停留,去逛逛玩玩。你想一想,你奶奶去世了,爸爸没工作了,你爸爸送你去上学,爸爸送你去车站的时候,你去跟别人玩一天,能不能这样做?

生:不能。

师:这不是一个好儿子。对不对?

生:对。

师:我就看出这个儿子老是躲着父亲。你们有没有看见哪个句子让人觉得儿子不愿意跟爸爸待在一起?

生:第六自然段,“我说道,‘爸爸, 你走吧’”

师:“你走吧。”总而言之,他不愿意待在爸爸身边,也不愿爸爸待在他身边,父子之间的距离还是蛮大的。

【评点】选点突6:开始进入对父爱的深层理解,这里紧扣“父子关系”一:父子之间有距离。黄老师不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关注“有距离”的内容依据,而关键处对文字语言的品味都再次聚焦到一些词上面,比如“迂”“聪明”“勾留”的理解,是带领学生读透文本的必经之路。黄老师对这些词句的理解和关注有赖于黄老师与文本之间精彩的共生,让学生在文本中进进出出,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共生。

师:但是父子之间的关系后来有没有消除?父子的心有没有走近?

生:有。

师:父子关系靠近了。是谁主动的?是父亲主动还是儿子主动?

生:父亲。

师:有依据吗?

生:有。

师:把依据说给我听听看。从哪里看出是父亲主动的?

生:“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但后面他又说还是要送我。

师:还是要送我,你看,从父亲先要送,后来不送,最后还是要送。这个地方有变化,有矛盾。孩子们,读书一定要注意文章中有变化有矛盾的地方,写文章一定要写出变化和矛盾。还有父亲向儿子示爱的最重要的片段吗?

生:第七自然段给他写信……“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父亲对他儿子说,自己马上就要死了,所以作者瞬间就感受到这些年和父亲的冷战,故意与父亲保持距离是一件多么错误的事情。

师:这封信有很多矛盾,你们有没有发现? (学生没有反应)没有发现吗?他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惟是什么意思?

生:只有。

师:只有,然后是“举箸提笔”, “箸”是什么意思?

生:筷子。

师:筷子。“诸多不便”的“诸多”是什么意思?

生:很多。

师:“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是什么意思?

生:可能马上就要死了。

师:有同学发现矛盾了吗?

生:发现了。

师:发现了什么矛盾?

生:他一开始说他的身体很平安,但是后面又说大去之期已经不远了。

师:对。你告诉我,他爸爸这两句话中哪一句话是真话,哪一句话是假话?

生:肯定身体平安是假的

师:身体平安是假的,好的。有没有同学有不同意见?

生:我觉得应该是大去之期不远是假话。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身体很平安,只有膀子有点疼得厉害,而膀子……

师:膀子疼也不至于就离大去之期不远。好的,我们同学表个态,你们同意他的说法还是同意她的说法?同意男生说法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同意女同学说法的也举手。

(生举手)

师:你为什么两次都不举手?你还有第三种说法?

生:嗯。

师:不得了啊。

生:我同意女生的说法,但是原因不一样。他是想借他要死了,引起儿子对自己的重视。

师:嗯,很好。那位同学还要发言,你有什么新的思考?

生:我也认为女生对。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父亲1945年去世,而背影是1928年写的,父亲来信之后十多年才去世的。

师:这说明“大去之期不远”是假的。你太会读书了。我都想抱抱你,可以吗?生:可以。

师:乖孩子,太可爱了。 (拥抱学生)你真会读书。这是一个显然的矛盾。希望儿子放心,就说身体康健;需要儿子的关注,但又不愿意直接说,就夸大自己膀子的疼痛。那个年代的父亲,他们对爱的表达都很内敛。这位父亲有没有达到目的啊?

生:达到了。

【评点】选点突破7:紧扣“父子关系”二:父子之间有变化。这是上一环节的顺势而下,发现文中“矛盾显爱”的地方,聚焦了父亲的信。在发现信中矛盾内容时,学生是木讷的,黄老师很敏锐地发现了学生对信中一些词句的忽视和理解障碍,马上聚焦“惟”“箸”“诸多”“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些词句的理解。父亲在信里充斥着复杂矛盾的情感,这样的情感怎么理解?黄老师很有意思地发动“群众斗群众”,让学生辨析哪句话真,哪句话假,学生在辨析中感悟到了这复杂难懂的情感。

师:朱自清理解爸爸了吗?

生:理解了。

师:理解了。说给我听听,你从哪里读出朱自清理解爸爸了?

生:最后一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师:这个地方你读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生:读出朱自清很想快点与父亲相见。

师:非常好。注意读这一句要把它和文章中哪一句联系起来?

生:开头句。

师:对。刚才我们有个同学从开头一句中读出了不想和爸爸相见。这一次我们这个同学从最后一句中读出来想和爸爸相见。对不对?

生:对。

师:对。这不仅是结构照应的问题,这还是情感的升华,非常好。其他同学还从哪里读出儿子对父亲的理解?这位女同学,你从哪里看出儿子理解父亲了?

生:就是从第七自然段的“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我从这句话读出来了“我”以前没有理解父亲对“我”的感情的悔恨之心。

师:后悔。

生:然后是父亲对“我”的感情的伤心之泪和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师:非常好,非常丰富。她从那个泪光中就能看出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对父亲的思念,是吧?为不理解父亲而后悔。你们有没有注意这个理解的过程?这篇文章中一共有几次流泪?

师:四次,是不是每一次流泪都说明他对父亲理解了?

生:不是。

师:不是吗?为什么不是?这个问题蛮难的。为什么说他不是每一次流泪都是对父亲的理解?

生:因为第一次是他到徐州去见他的父亲。这是对他祖母的死去和父亲的下岗掉的眼泪。第二次……

师:你自己想的还是看资料上的?

生:不是。

师:第二次呢?

生:第二次是看见父亲去买橘子,然后就感动得流泪。

师:“感动”还没有理解吗?

生:感动应该不算他理解了他的父亲吧。

师:还不算吗?这个问题要和大家好好讨论讨论,你先坐下。第六小节,有两次流泪。一次是看到爸爸那个肥胖的身子艰难地爬的时候,眼泪很快就下来了,然后这一小段最后又说我的眼泪又流了下来,难道这还不能表现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吗?

生:可以。

师:有没有人认为不能?

生:不能。

师:有理由说服大家吗? (生迟疑),大家能一起为他找出理由吗?看这个信息。(指着 PPT上补充的信息)买橘子是哪一年?

生: 1917年。父子别离。

师:父子别离买橘子,非常好。父亲买橘子的时候就流眼泪了吧。那天晚上回去有没有写这篇文章?那天晚上有没有回家写这篇文章?有没有?

生:没有。

师:《背影》写在那一年?

生:1925 年。

师:这说明什么?

生:1925年才真正理解父亲。

师:对呀。黄老师补充背景资料就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你们从文章中找一找, 哪个句子最能表现朱自清对爸爸的父爱的充分理解和自己深深的后悔?

生:第七自然段。

师:第七自然段哪几个句子?

生:“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师:他知道父亲不容易了。是吧?能不能再具体一点,哪个词语最能表达他对父亲的理解?我们一起读一读,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理解。

(生齐读“他少年出外谋生……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师:哪个词能充分表明这个儿子理解父亲了?哪个词?

生:“自然。”

师:对。大家把这两个“自然”圈起来。这个“自然”表明作者理解父亲对自己有点情绪是正常的。一直到这里,作者才真正理解父亲了。可见理解父亲太不容易了。

【评点】选点突破8:紧扣“父子关系”三:子对父的理解。承接上面的环节,学生开始搜寻朱自清对父亲的理解的表现,在前面活动环节的铺设之下,关注“四次流泪”很自然地由学生中来,在理解几次流泪的原因中谈对父亲的理解,紧扣了文本中反复出现的“流泪”场景,这是对这篇散文写作特色的聚焦。最后的落点仍然是在语言上——找出“对父爱的充分理解和自己深深的后悔”的句子,并深入理解两处“自然”一词背后的意蕴。

师:我们在这个不容易的背影中也读到了一个不容易的父亲。你们能说说这个父亲的不容易体现在哪些地方吗?

生:他的差使也交卸了。

师:对,差使也交卸了,工作没有了。父亲的不容易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生:东奔西走。

师:东奔西走。年轻的时候干了一番事情,现在事情也干不成了。不容易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生:“独力支持”说明他一个人做事。

师:很多事情都是他一个人承担,对不对?

生:对。

师:他们那个家庭几十口子,矛盾多,经济压力也很大。大家要从这个不容易的背影读出父亲的不容易,要读出无数个父亲的不容易。

同学们,说爱是容易的,理解爱其实真的不容易。读这篇散文,黄老师读了这么多年,从《背影》中读出了一个不容易的父亲,也读出了理解父爱的不容易。中国有一句形容父爱的老话,叫父爱如——?

生:父爱如山。

师:是的,我们常常说,父爱如山,但似乎已经成了句套话。请你们在“父爱如山一样……”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说说你对父爱如山的具体理解。

生:父爱如山一样深沉。

生:父爱如山一样巍峨伟大。

生:父爱如山一样威严。

生:父爱如山一样沉重。

生:父爱如山一样严肃。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是的,中国传统的父爱与今天的父爱不太一样,今天的父爱大多也变得温柔了。但大家一定要知道, 有一种爱,是沉重的、威严的、严肃的、内敛的、厚重的,所以它大概最适宜用“背影”来表达。

【评点】选点突破9:对父亲不易的理解,仍然回归文本,关注关键词句。这里的理解表面似乎跨出了“父子关系”,却是对父子和解的有力回响,更指向于文章主题的升华,具体理解“山”一般厚重的父爱。

不过,黄老师还要告诉同学们,这样一种厚重的、用背影表达的爱,它像山一样,沉重,威严,内敛,厚重,但在坚硬的外壳里面是一颗柔软的心。要发现这样的爱、理解这样的爱并不容易。当你能从背影中读出一个人的爱,你就真正懂得了阅读,也真正读懂了爱。

让我们在生活里慢慢地去读懂父亲的、母亲的、所有人的这种丰富而深沉、坚硬而柔软的爱。

谢谢同学们,我们下课了。


【总评】

一篇感人的文章,厚重;一种酣畅的课堂,淋漓。

黄老师的这堂课选点突破,前呼后应。选点扎根文本,带着学生在散文中来来回回地走,亲近作品的语言文字;选点设计活动,整堂课呈现连皮带肉生长的态势;选点借助外力,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中的复杂情愫。

一、选点突破扎根文本语言文字

黄老师的选点都是根植于文本的,如选点突破1 “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句子”,通过说“感动的句子”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如选点突破3“给课本上的一幅插图配一段文字”,这就聚焦到文章描写“背影”的关键段落,黄老师借助配图抓住动作描写启发学生反复玩味;如选点突破2描述朱自清父亲的背影,引导学生抓住了父亲的穿着,一点点让“背影”立体起来;如选点突破6789则抓住了一些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进行理解辨析。

黄老师带着学生畅游在文本中,有点有面,有词语有句子有语段,更有如“四次流泪”这样前后勾连式的理解。语文课就是这样在品读语言中得到升华。

二、选点突破依凭有梯度的活动

选点要呈现在课堂上,还要通过活动设计来完成对选点内容的深入理解。这堂课中有两个活动令人印象深刻:一是选点突破3“给课本上的一幅插图配一段文字”的活动,学生迅速找到,黄老师进一步追问“根据阅读感受这幅图配得好不好”,表面上是在说配图,其实是凭借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文字的表达意味,是为真正的品味语言。二是选点突破678理解“父子关系”的活动,分“父子之间的距离”“父子之间的变化”“子对父的理解”三个有梯度的层面渐次展开,实为走到了文本深处。

黄老师设计了有梯度的活动,引领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去理解了那遥远而复杂的情感。

三、选点突破有时需要借助外力

从文本中来的选点固然是重点,而教学中以写促读和背景穿插则是作为“外力”推动思维向纵深处发展,这两个教学手段用得恰当就能帮助我们突破教学难点。如选点突破4对于背影背后“眼睛”的想象,设计通过对眼睛的描述感受父亲的不易,为进一步读懂父亲作铺垫,这是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来感悟。如选点突破5背景资料的穿插出示,不仅为这段复杂的父子关系解惑,黄老师紧接着又追了一步:提炼“跟这篇文章联系最紧的三条信息”,这样外力的“火力”就很集中,而这样的背景信息也为后面对前两次流泪的恰切理解提供了依据。

选点突破借助外力,为文本解读和教学引导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是突破文本本身之外又回到文本中来的助推力。

总之,选点要精准扣住文本核心,并融于精巧的课堂活动,这样的突破才能促使课堂生长,充分感受文本的魅力,上出地道的语文课!


  • 阅读(10)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