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评课
长山中学 李燕
一、选点精巧,注重勾连。
黄老师没有用我们教小说的老套路:理情节、析人物、悟主题。而是进行了大胆地取舍,大大简化了对人物描写的品析,选取了“场景叠加”“人物类型化”两个点来整合整堂课。黄老师将学生归纳的“五看新装”,提炼到“场景叠加”,让学生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学到了技法;而且注重知识的勾连,带领学生回顾了《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红楼梦》中的“三进大观园”,《三国演义》中的“七擒孟获”,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了“场景叠加”的技法。
二、语言活动丰富而有个性。
黄老师这堂课的活动设计有:几次看新装;“五看”的相似与变化;“五看”的顺序能否调换;补写皇帝心理;“扭了扭 的腰肢”填空;人物分类;探讨孩子的未来。这堂课语言活动设计丰富而有个性,包括了概括、思辨、补写、归类、话题讨论等多种活动形式。
三、课堂活动有梯度、有逻辑。
课堂活动有梯度。比如,从梳理概括“几次看新装”,到辨析“五看”的相似与变化,再到辨析“五看”的顺序能否调换,几个活动是一级一级向上走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让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行走,走不同的路。
课堂活动有逻辑。整堂课的活动从理解到运用,从感性到理性。如,通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来补写皇帝的心理,填写“扭了扭 的腰肢”,人物分类,探讨孩子的未来。再如,通过人物分类,提炼出“人物类型化”;通过探讨孩子的未来,提炼出作者的用意(童话的主题),都是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四、课堂活动融合了听说读写地训练。
黄老师课堂活动设计巧妙地融合了听说读写地语言训练,听说读写相得益彰。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去听,如,在交流“五看”的相似时,学生回答:都装看得到。黄老师及时引导学生:从内容上看,对人物看新装的描写。学生马上比较发现: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引导学生基于情节、按特定要求来说。如:填空“扭了扭 的腰肢”,探讨“小孩会不会成为大臣一样会撒谎的人?”都是基于前后情节,有具体要求地说,不是让学生信口乱说。引导学生有思考、有发现地读。如:从课文里读到新装了吗? “五看”的顺序能否调换?文中人物可以分几类?你最欣赏“五看”中哪个场景?时刻引领者学生有思考地来来回回地读文本。借助文本情境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写。如,用第一人称补写皇帝心理,引导学生写出层次,使学生对皇帝的理解更深刻。
五、重思维活动,而不是形式活动。
黄老师善于用自己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进行深度的引领。如,讲到“场景叠加”时,联系了 “三打祝家庄”“三进大观园”“七擒孟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再如,探讨孩子的未来时,黄老师引导学生:会不会变取决于他微弱的声音是被世界淹没还是震撼世界?这个孩子的名字叫什么?这个引导,激活了学生思维,迫使学生对文本进行研读、勾连,做出合理的猜想,进而理解作者写这篇童话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