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歌生民病,讽喻寄深情》评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同仁们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跟大家在这里一起研讨交流赵蓉蓉老师的白居易群文阅读课《同歌生民病,讽喻寄深情》,在我构思评课角度的时候,赫然看到屏幕上我们本次活动的主题,我觉得这四个融很贴合刚刚赵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智慧。
一、融智:精心设计定“内容”
我们应该都认可大单元视域下的群文阅读是突破阅读教学单篇教学和模式化教学的有效方法,能够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赵老师选择由内而外的“1+X”组群。即以课内的文本《卖炭翁》作为建群主题的立足点,然后拓展到诗人课外同类文本组建的小群文。说实话我刚开始是带着批判性思维去听的,因为如果仅仅是同歌生民病为主题的话,我觉得《卖炭翁》所在的教材唐诗三首,连同杜甫的《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非常好的小群文教学素材,没必要为了群文而再去选作者其他同质化的诗歌进行联读。但是听到最后一个环节,赵老师问三首讽喻诗它们在“讽喻”的程度上、力度上有没有区别?我豁然开朗,发现赵老师在三首诗同中求异,从苦宫市,苦赋税,苦黩武三个维度全方位展现唐代百姓遭受的苦难,我也惊叹于赵老师的文本解读功力深厚,善于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梳理与整合。
让学生理解讽喻,毫无疑问是本课的难点,但是做好了,能增加课堂的思维含量,成为引领学生走向高阶思维的亮点。这个同中见异的环节,既有学习的空间,又有活动的张力。教学内容的选择很精准。
二、融汇:精读文本挖“内涵”
课堂过程中的读也是一大亮点。群文由于篇幅较长教师往往会淡化掉朗读的部分。赵老师采取了齐读、联读、比读、品读、换标点读等环节,让学生来来回回在本文中游走,贴合本文的文体特征,在读中知内容、明手法、悟情感。例如在课前让学生大声朗读过程中注意到了“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系”字读音有分歧,学生两种不同的读法会造成诗句含义的微妙变化,赵老师竟然把这个字读音的争议作为教学资源,根据诗歌的语意让人感受到黄衣使者白衫儿对老翁的不尊重,从而体味出那些宫使及其爪牙的欺凌霸道。我惊叹赵老师的教学艺术,仅仅在正音过程中就能够帮助学生开启理解诗歌的大门。又例如最后的改标点读反问句的活动,以《新丰断臂翁》本身有的反问句作为切入口,将其运用到卖炭翁中,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白居易含蓄的讽喻手法。这种精读根植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在读的过程中每个单篇走向融汇,实现群与文的和谐共处。
三、融通:精准时机搭“支架”
从融汇走向融通,我觉得离不开教师的因势利导,巧设支架。本节课属于层进式的课堂结构,对学生的思维含量要求较高,学生往往生成的答案不在老师的预设内。必要时的引导,关键处的点拨,是学生顺利达成学习目标的必要条件。例如赵老师通过卖炭翁中“苦什么也”的自注为另两篇诗歌写注的环节,就是通过核心词苦来构建支架,由单篇教学融通到其他补充篇目,揭露了白居易笔下的生民之病。又例如在找反常句子,明衬托手法的环节中通过卖炭翁中以忧衬苦的手法为支架,来带动学生关注到观刈麦的以惜衬苦和新丰断臂翁的以喜衬苦,其实在手法上这三篇是有逻辑上的递进关系的,但是有点可惜的是,赵老师在操作时仅限于点到为止,以惜衬苦是正衬,以喜衬苦是反衬,笑着哭更痛。所以在融通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注重逻辑的关联和思维的进阶。
四、融创:精设活动促“共生”
这堂课赵老师以“苦”为共生原点,埋下一粒种子即卖炭翁遭遇之苦,用替诗人写注的环节联读其他两首诗,生根发芽,让学生感知另两首诗中刈麦者之苦,折臂翁之苦。同时以白诗手法为一根主干,即教学主线,教授反常合道的新知,并且在讽喻手法中开枝散叶,体悟丰富的诗情。赵老师牢牢把握教学前进的方向,使课堂内容也更为集中,主线更加突出,又充满活力和张力。此外,赵老师的课善于用活动作为支点,撬动课堂,这节课中有丰富多样的朗读活动,有可操作的仿写活动,有有层次的思维活动。教师融合了自己阅读中获取的独特体验,激活学生的创新体验,让整个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最终实现师生、生生教学环节的树式生长。
如果一定要吹毛求疵的话,我觉得有两个地方可以优化。
第一个是导入他人对白居易有文采的评价与课堂环节关联不大,在课堂收束的环节中也缺少回扣,课堂显得不是特别完整。第二个是一般选取同作者这个点位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知人论世是赏读诗文的重要切口。但是很遗憾的整堂课学生对于白居易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诗风或者说是诗歌表现手法上,对白居易在这组诗表达出的忧国忧民思想感情缺乏归纳整合。建议在分析完卖炭翁苦宫市,刈麦者苦赋税,折臂翁苦黩武后补充白居易苦什么作为收束,其实是白居易苦民之苦,这样更好地感悟到白居易身上的悲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