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实录 2024-09-20
网站类目:课堂实录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陈丽娜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4-09-20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列夫·托尔斯泰》 参加对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实录

陈丽娜

一、听语猜人

师:同学们,在讲课之前,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叫《猜颜值》。请你们闭上眼,根据老师给出三个关键信息,设想一下,此人的外在形象如何?


第一个关键词:贵族。他出生在俄国的土地上,他的家族有暄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儿,所以他是个天生的贵族。


第二个关键词: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他一生留下了90卷的文集,驰骋俄国文坛六十年的记忆,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经典名著的作者。


第三个关键词:安息于世间最美的坟墓。他死后在他家乡的森林中无声的长眠,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现在睁开眼睛,说一说,你觉得他外形如何?

生:很潇洒,应该很整洁,衣服很漂亮。

生:经常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会把自己打扮得很绅士,然后每天去参加酒会什么的,他有自己大大的庄园,会和其他人一起玩乐,做上流社会的人做得事情。

师:你是设想了托尔斯泰的生活方式,刚才老师是想听到你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述。

生:长得一定很漂亮,有风度,穿着得体大方,是个非常招人喜欢的人。


师:我们想象中的托尔斯泰有共性,潇洒高贵,是个绅士。那么真实的托尔斯泰到底样貌如何已经无缘得见,我们只能通过茨威格的文字描绘去求证我们的想法了。


二、读文观人

师:这篇传记文学的节选前5段就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的勾勒,请同学们自读这部分课文,看看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长什么样?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默读课文。


师:得到同学们的示意课文已经读完了,怎么样?茨威格描写的托尔斯泰的相貌和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很普通的一个人,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漂亮潇洒。

生:很丑陋。


师:好,这是托尔斯泰给我们的新印象其实我们能有这个新印象,是因为茨威格并没有回避这一点,他没有美化托翁的相貌,反而他还评述了一下,托尔斯泰的形貌通常情况下留给人的都是什么样的印象呢,文中有一句话,哪位同学能找出来?

生: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师:这里茨威格用了四个词语来形容托尔斯泰的肖像,我们再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这几个词语用来评价一个人的相貌,在语体色彩上,同学们看是褒义还是贬义?

生:贬义。


师:哪一个词贬义色彩最浓?

生:粗鄙。

师:你能解释这个词的意思吗?

生:就是粗俗不堪,有些令人讨厌


师:我们看这个词(板书:粗鄙)形容一个人的言语举止等及其粗俗鄙陋,就是一个普通人也不能随便这样评价人家的,那么怎么能来形容一个大文豪呢?是不是不太恰当呢?结合文章旁批提出的问题思考:这是关于托尔斯泰的文章,写他外貌的粗鄙,为什么还提到了另一个俄国人陀死妥耶夫斯基呢?为什么还要提到来访者呢?

生:陀斯妥耶夫斯基


师:对,目的是什么?

生:对比,体现托尔斯泰长得丑


师:还有类似能起到相同效果的描写吗?

生:有,还写了见托尔斯泰的人没见之前和见到后的心理落差,以此来表现托尔斯泰相貌实在丑陋。


师:这是什么描写方法呢?

生:侧面描写


师:哪一句留给你的印象最深?

师生活动:简析两个句子“长髯覆盖了脸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看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重点品读了“皱似树皮”“森林般”


师:在茨威格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外貌粗鄙的托尔斯泰。他的脸膛皱似树皮,眉毛如树根,胡子如淘淘滔滔白浪,额头像胡乱劈成的木柴,还有难看的狮子鼻和招风耳。所以老师昨天依照作者的描述,画了一幅画,你们看看怎样?请同学们评论一下我这个托尔斯泰画得怎么样?

生:太丑了


师:不仅丑,还缺少很重要的一部分没画完呢,发现了吗?

生:眼睛


师:对,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没有画眼睛为什么呢?,难道是茨威格疏忽了么?

生:写了,在后面。

三、品眼悟人

师:茨威格不是没有写眼睛,只是在前五段没有写,他用了后文整整四个段落来写这双眼睛我们来看下面的课文。.阅读文章的第六、第七段的部分,边读边思考,这双眼睛有何特别之处。 请用“          中,运用了          的修辞,这是一双              的眼睛。”的格式进行回答。

:这段文字有许多句子能让我感受到托尔斯泰的眼睛是有特点的,例如“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用了比喻,黑豹似的,豹子的特点是反应迅捷,身形矫健,有捕捉力。托尔斯泰的目光是像豹子一样有神采的,尖锐犀利的。


师:听了同学们的阅读感受,总结一下大家的用词,这双眼睛是犀利的,锋利的,尖利的,锐利的,同时又饱含丰富情感。“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这双眼睛,能不能看到托尔斯泰的灵魂?划出你觉得能够展现出托尔斯泰精神世界的句子,小组讨论,代表总结发言。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品析其中的一个句子然后交流,教师补充点拨,联系上托尔斯泰的作品

生:托尔斯泰不仅用敏锐的洞察力去剖析社会、剖析他人,他同样也勇于剖析自己,他的自我剖析,苛刻而残酷,不留丝毫情面,像插在自己心窝的刀子,托尔斯泰用这种方式在反省自己,自己感受痛苦的同时,能看出他的理想和追求,对自己要求很高很严格。

生:托尔斯泰能深入观察社会的方方面面,精确地反应现实问题。他非常关心社会,并且能够反映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去,有写作才能。


师: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托尔斯泰怎样的感情?

生:敬佩、赞美  


师:这种由丑到美,先嘲讽后敬佩的写作手法叫做“欲扬先抑”。“欲扬先抑”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四.知人论世


师:课文最后的部分,旁批部分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请大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托尔斯泰的晚年生活说一说。(ppt展示)

生:不矛盾。幸福的标准是能认识事物,认识世界,那么托尔斯泰这个智者能看清真相,他是幸福的。

生: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它却徒劳无功,这是痛苦的。托尔斯泰是不幸的,从托尔斯泰晚年厌弃贵族生活,毅然放弃财产,以致于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离家出走,客死在火车站这一经历可以看出这一点。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结合课文旁边的批注,从托尔斯泰的外表聚焦到他的双眼,在走向他的内心世界。只能说是初步了解了托尔斯泰。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托尔斯泰》全文,去深入伟大作家的内心世界,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收获。人不可貌相,在越来越鼓吹“颜值”的网络环境中,我们应该牢记,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 阅读(4)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