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课堂实录
时间:2023年10月20日
地点:南菁实验中学
教师:陈老师
班级:八年级
学生人数:48人
课堂开始
陈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继续讨论《我们的互联网时代》。首先,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认为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吗?请举手分享你的看法。
(学生纷纷举手,有的同学似乎有些犹豫。)
学生A:我觉得互联网让我们更方便地获取信息。
学生B:但是有时候会有不实的信息,我们要谨慎。
陈老师:很好的观点!大家说得都很好,互联网确实带来了信息的便利,但同时也需要我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
陈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最近你见过哪些网络用语吗?比如“佛系”“套路”等等。想一想,一起分享。
(学生纷纷举手,有些同学开始交流。)
学生C:我看到“佛系”是形容一个人很随和,不争强好胜。
学生D:而“套路”则是说某种固定的方式或手段。
陈老师:很好!这些网络用语反映了我们时代的一些特征和现象。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一个活动——搜集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活动一:搜集网络用语
陈老师:请大家用5分钟的时间,通过手机或课本搜索“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并写出它们的意思,记得分类概括哦。
(学生们开始在手机上搜索,讨论)
陈老师:时间到!谁来分享一下你们收集到的网络用语?
学生E:我找到“吃瓜群众”,意思是旁观者,指那些不直接参与事件的人。
学生F:还有“人间真实”,用来形容某些事情让人觉得很真实很无奈。
陈老师:这些用语的背后其实有很多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它们是如何产生的。接下来,我们进入讨论环节。
我“议”网络用语
陈老师:现在,请结合我们刚才讨论的网络用语,思考它们的特点。我们每个人都有5分钟,自由表达自己的理解。
(学生分组,围绕网络用语的特点展开讨论)
陈老师:大家想了一些很有趣的观点,有没有小组愿意分享?
学生G:我们讨论了网络用语的幽默性和夸张性,很多用语其实是通过调侃和讽刺而产生的。
陈老师:非常好,网络语言不仅要考虑表达,还要考虑文化和社会的背景。接下来我们会转向另一个话题——电子阅读。
电子阅读
陈老师: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思考一下,你们更喜欢哪种阅读方式? (学生们稍作思考)
学生H:我觉得电子阅读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而纸质书籍有一种真实的触感。
学生I:不过,电子阅读会让眼睛累,纸质书不容易分心。
陈老师:很好的观察!接下来,我们先进行第二个活动——修改调查问卷。
活动一:修改调查问卷
陈老师:我先展示两组同学的调查问卷,请大家讨论一下,看看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老师展示调查问卷,学生们开始分析)
学生J:第一组的问卷问题太多了,可能会影响回答的质量。
学生K:第二组的问题更直接,但可以增加选择题,方便收集数据。
陈老师:非常棒的反馈!问卷设计是收集数据的重要环节,大家记得要保持科学和严谨哦。接下来,我们进入数据分析环节。
分析调查数据
陈老师:现在,请结合这两张数据图进行分析,找出你们的发现和问题。
(学生们观察数据图,开始讨论)
学生L:我注意到,年轻人花在电子阅读上的时间普遍比纸质阅读长。
学生M:而图二显示了小说和网文在电子阅读中占比最高。
陈老师:不错,你们关注到了数据中的重点。在信息获取上,不同群体确实有不同的偏好。接下来,我们进行辩论环节。
我“辩”网络阅读
陈老师:现在,我要开始组织“我‘辩’网络阅读”活动。正方支持网络阅读,反方反对。请各自整理观点,发言时要结合材料、生活经验和数据分析。
(学生认真准备,随后开始辩论)
学生N(正方):网络阅读方便快捷,能够获取大量信息,适合现代生活节奏。
学生O(反方):但是,网络阅读容易让人分心,且缺乏沉浸感。
(辩论中气氛热烈)
陈老师:非常精彩的辩论!通过正反方的观点,大家对网络阅读的利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堂总结与反思
陈老师:今天的课非常成功,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对网络语言和电子阅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未来的学习中,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这种思辨的态度,善用互联网资源。
学生们:谢谢老师!
陈老师:下节课我们会继续探讨网络标题如何影响我们的阅读习惯,大家可以提前思考一下。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大家可以继续利用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自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