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江阴外国语学校 王喜
品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感受到了作为教育家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深知,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我认真研究它的规律,遵循教育规律施教,就能事半功倍。
一、提高教学艺术和技术
书中指出:“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就体力劳动而言,每个学生可承受的范围是不同的,更何况学习这样的脑力劳动了。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每天对着全班同学上同样的课,布置同样的作业,久而久之,那些对教材领会得很慢的,对于知识记忆得不持久、不牢固得同学就跟不上了,那么如果我们一直以这样的模式去上一学年的课并且对于那些跟不上的学生只是稍加辅导的话,“后进生”就会因此产生。这可能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的问题,那么针对此类问题,书中也给出相应的解决方式,那就是需要教师会正确判断每个学生当前在哪方面有才能,保持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做他做不到的事情,应善于判断用什么途径、要多久和克服什么困难学生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水平,如何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施大纲。提高教育和教学的艺术和技艺,就是发挥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绩的喜悦。那么,因材施教,个性化地定制符合每个学生的习题就是我今后工作中要努力的了。在备课时,不去思考怎样让课堂上得出彩,而更多地以学生为主体,去思考学生们对于这个例题会怎么想,可能出现哪些回答,针对这些回答我又该如何去解答。在教学过程中,秉承一点,那就是找到适合每个孩子的习题,让他们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对于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布置一些中等难度的,适当穿插一两个难题供他们思考;对于成绩稍微薄弱的学生,挑选一些基础题供他们思考。如果后期他们取得相应的进步,那么肯定可以获得表扬。可以想象,这样去实施一学期下来,学生对于数学这一门的学习兴趣也就因此萌芽。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说教师转变了思路,让每个孩子在她的课堂上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那么,学习兴趣也需要我们给予正确的引导来渐渐培养。
书籍应该成为兴趣的首要发源地。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应该给每个孩子指定一本他应该去读的并且适合自己的书,孩子的读书的过程中会产生自己相应的想法,这样的想法肯定是触动他的内心的,那么在书中孩子获取的各类信息也就丰富了他的见识。同时,我们要引导每个学生找到他所喜爱的功课。我儿时就有这样的一门自己喜爱的功课,由于这门功课,我对学习的兴趣不减。记得初中时候的我最喜欢英语这门学科,一到英语课,我精神振奋,聚精会神,在上课时候不想错过老师说的任何一句话,我会悄悄将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记在小本子上,课后学着一遍一遍地说,同时,也会主动去阅读一些学科相关的书籍并且特别喜欢做那一门科目的习题。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帮助“困难”学生有大招
每个班都可能有在学习上相对困难的学生,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在下课时给他单独讲解来使得他理解没学会的内容,但是收效甚微。曾记得我的教师朋友跟我说,班里一个男生,同样的题目给他讲了10遍,他好像还是没有学会。是啊,我也有这样的苦恼,同样的一个应用题,讲过一遍后,变变形式,学有困难的学生就又不会了。其实,分析原因,可能与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关,如果一行文字在他读完后没有理解,那就无从下手,所以由此产生恐惧感。那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针对这类情况,最有效的方法是扩大阅读范围。让这些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尽量多产生疑问,带着这些疑问去找老师,这是对他们进行智力教育很重要的条件。是啊,这些学生往往是很少去阅读书籍,缺乏思考,如果在阅读中产生了疑问,说明真正地在理解那些内容了。
四、用书籍来武装自己
作为教师,我要持续不断地阅读,孜孜不倦地经常充实我的数学知识,做数学这个学科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我最基本的知识。同时,要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学生,让班级里都涌现出热爱数学这门学科的学生。我深知,要达到这一目标,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这本书的先进教育思想值得我反复回味,它提醒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时时不忘己任,时时不忘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平等的尊重,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具有鲜活个性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