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题 2024-09-19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语文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高三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高三二轮复习

课例展示:小说评论题(讲评课)

 

一、课标依据:

二、能力解读:

“因文命题”,使问题陌生化;“以生考熟”,用陌生的问题、专业化的审美评价词汇或语句考查熟悉的知识,大家都没见过、没做过,老师也没讲过,这类问题能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考生的群体性“软肋”。

三、链接高考:

高考真题1:2018年新课标Ⅰ卷《赵一曼女士》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历史+现实)

高考真题2:2018年全国III卷《微纪元(节选)》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科学+幻想)

高考真题3:2019·新课标Ⅰ卷《理水》(节选)《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故事+新编)

高考真题4: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越野滑雪》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冰山:八分之一+八分之七)

四、教学过程:


(一)学情呈现

说明考查的结果,出示分析表,介绍平均分、方差、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统计分析指标,指出哪些知识点学得较好,哪些知识点还有问题。对考得较好或学习有进步的学生提出表扬,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鼓励。

(二)问题诊断

呈现学生答案,分析问题。

 

篇目

问题

《赵一曼女士》

分不清哪些属历史哪些属现实;更说不清两者结合的好处;

《微纪元(节选)》

说不清两者关系;

《理水(节选)》

不懂什么叫“故事”什么叫“新编”;

《越野滑雪》

只考虑“八分之一”,想不到要考虑“八分之七”;

问题单:

 

 

 

 

 

(三)方法建构

1.题目共性

一是文学评论。题目都对小说文体特点进行观点性评论,如“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故事’与‘新编’的角度”“海明威的‘冰山’理论”。题目已经指明了答题方向,就是要从这些评论中的关键词切入,结合小说来分析其叙事特点。

二是二元交织。题目给了“交织式”“两种关系或多种关系处理式”的特殊叙事形式,如历史+现实,科学+幻想,故事+新编,冰山理论(八分之一+八分之七。作答时首先要思考这二元主体的内涵在小说文本中的体现。

三是设题角度。题目给出了二元关系的叙事形式,但是要求回答的方向也有不同。如①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作用类,从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艺术效果方向思考得分点);②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关系解读类,从二元关系本身思考)③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关系解读类,从二元关系本身思考);④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关系+效果类。题目有两问,一是“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也就是解读冰山理论中“八分之一+八分之七”;二是要求分析这种结构形式的效果。)

 

2.自绘审题答题思维导图



           

           





3.总结解答方法

1扣:文学评论观点核心词。文学评论类题目先要看评论观点。这类题目不仅是在文学类文本中出现,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的主观题中都有出现。题目形式不只是上面的交织式,也有一句子评论式,或文本一+文本二形式(文本一为小说内容,文本二为文学评论内容,含评论观点)。题目给出一个观点,考生一定要死死抓住观点的核心词语,核心词语是答题的集焦点。历史+现实,科学+幻想,故事+新编,冰山理论(八分之一+八分之七)。

2联:观点与文本的内在联系。观点提出,必然在文本中得到照应。观点是对文本的文体特点的高度总结概述。作答时要有“由观点到文本、由理论到文本落实”的思维过程。找出文本中能体现出这一观点的内容,这是答题的基础思维。这一阅读分析,实际上是用理论来指导阅读理解的过程。题目本质上是分析作者的构思形式、内容和情感的艺术表达形式。

3答:不同问法,不同回答。总结上来说,有两种类型,一是关系类,就是结合小说文本对文学评论内涵本身进行解读;一是对这一创作模式所起到的效果(好处、作用)进行分析。两种题型都可以进行模式化破解。

A.关系类。答题模式:“A,B,A+B”。如,历史+现实(A+B),科学+幻想(A+B),故事+新编(A+B),冰山理论(八分之一+八分之七)(A+B),分别陈述AB在文中的体现,然后综合分析A+B的效果,三个得分点,每点2分,部分6分模式。

B.作用类。答题模式:人物,情节,主题及相应的艺术效果。作用类题目还是要扣住小说文体特点。艺术形式为内容表达服务,作家创作的艺术手法多样,但是这些艺术手法都离不开小说的本质特点,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及相应的艺术效果。

 

(四)拓展巩固

第六病室

契诃夫

一个秋天的早晨,伊凡·德米特里翻起大衣领子,在泥泞中啪嗒啪嗒地走着,穿过小巷和一些偏僻的地方,费力地去找一个个小市民的家,凭执行票向他们收款。

在一条巷子里他遇到四个荷枪实弹的士兵押送着两名戴着手铐的犯人。以前伊凡·德米特里经常遇见犯人,每一次他们都引起他怜悯和不安的感觉,可是这一次相遇却给他留下一个异样的、奇怪的印象。不知为什么他突然觉得,他也可能戴上手铐,就这样由人押着,走在泥地里,送进监狱去。在邮局附近,他遇见一个认识的警官,对方跟他打了招呼,还和他一道走了几步,不知为什么他又觉得这很可疑。回到家里,他一整天都想着两个犯人和荷枪的兵,一种莫名其妙的惶恐不安的心情妨碍了他阅读和集中精力思索。

晚上他在屋里没有点灯,夜里也不睡觉,老想着他可能被捕,戴上手铐,关进监狱。他想不出自己有什么过失,而且可以保证他今后也绝不会去主动犯罪。可是,难道不会有人诬陷吗?难道法院不可能出错吗?难怪千百年来人民的经验告诫我们:谁也不能发誓不讨饭,不坐牢。而在现行的诉讼程序下,法院的错判是完全可能的,不足为怪的。那些对别人的痛苦有着职务或事务关系的人,如法宫、警察和医生,久而久之,出于习惯势力,会变得麻木不仁,以致对他们的当事人即使不愿意也不能不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从这方面讲,他们同在后院里杀羊宰牛而看不见血的农民没有丝毫区别。在对人采取这种敷衍塞责、冷酷无情的态度的情况下,为了剥夺一个无辜的人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判他服苦役,法官只需一件东西:时间。只要有时间去完成某些法定程序,然后就万事大吉——法官就是凭这个领取薪水的,事后你在这个离铁道二百俄里的肮脏的小城去寻找公正和保护吧!

从此,这种担心被捕入狱的念头,不分白天黑夜地折磨着伊凡·德米特里。在他眼里,所有路过他窗下的人和走进院子的人,都可能是奸细和暗探。中午,县警察局长通常坐着双套马车从街上经过,他这是从城郊的庄园去警察局上班。可是伊凡·德米特里每一次都觉得:马车跑得太快,他的神色异样,显然他急着跑去报告,城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犯人。每逢有人敲门或者拉铃,伊凡·德米特里就吓得浑身哆嗦,一看见女房东家里有生人,惶惶不安的感觉就侵袭了他。

尽管他明白,从事实和常理看来,他的这些恐惧都荒诞不经;另外,如果看开一点来说,只要问心无愧即使被捕坐牢也没什么可怕的。但他的思考越是理智,越是合乎常理,他的内心就越感到强烈的惶恐不安,他所遭受的折磨就越厉害。这种感觉就像一个隐士想在一片从未遭受砍伐的树林中,开出一小块地方来搭建个小屋,以作安生之地,他用斧子砍得越起劲,树林却长得越茂盛一样。最终,伊凡·德米特里意识到,想得再多也无济于事,于是索性不再思考,放任自己完全沉溺在绝望与恐惧之中。

他开始喜欢一个人待着,尽量避免与人接触。他特别害怕有人使坏整他,偷偷塞贿赂在他的口袋里,然后去告发他。或者他自己无意中写错了公文,看起来就像他在伪造文书,或者他把别人的钱给弄丢了。他的脑子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活跃机敏过,每天都能想出成千上万条各种各样的理由,证明自己确实应该担忧自己的自由和名誉。对自身的极度担忧,使得他对外界,尤其是对书籍的兴趣大大降低,他的记忆力也衰退得十分厉害。

天亮后,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几个修炉匠敲响了女房东的门。尽管伊凡·德米特里心里清楚,这几个人是来翻修厨房里的炉灶的,但内心强烈的恐惧掌控了他,使他相信他们是打扮成修炉匠的警察。于是他悄悄地溜出屋子,光着脑袋,上衣也没穿,沿着大街拼命奔跑,一副惊骇万分的样子。在他身后,有几条狗汪汪叫着追他,有个男人在不住地喊叫,风在他耳边呼啸,这一切都让伊凡·德米特里觉得:全世界的暴力都聚集在我的背后,现在要来抓住我。

最终,有人拦住了他,并把他送回了住处,又打发女房东去请医生。医生安德烈·叶菲梅奇给他做了个检查,然后开了一张有在头上冷敷的药液和一种镇静剂的药方,然后皱着眉头、摇着头离开了。伊凡·德米特里在家里无法生活和接受治疗,人们只好把他送进医院。伊凡·德米特里被安置在性病病室里,他每天夜里不睡觉,发脾气,搅得其他病人不得安宁,不久,在安德烈·叶菲梅奇的指令下,他被转到了第六病室[注]。

一年后,伊凡·德米特里完全消失在了城里人的生活中,他的书被女房东搬出房间,胡乱堆在屋檐下的雪橇里,这引起了顽皮的孩子们的兴趣,很快就被一本本地拿光了。

(节选自《第六病室》,有删改)

【注】第六病室:专住精神病患者的病室。

有人评价契诃夫的小说“在荒诞外表下包裹着讽刺的内核”,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①荒诞的故事情节:伊凡·德米特里由一个念头引起了无穷的恐惧,最终走向崩溃,小说情节的确违背了常理,显得荒诞。

②讽刺意味的主题:作者用伊凡·德米特里这一正常人的发疯来讽刺沙皇统治的罪恶,揭露了沙皇俄国黑暗腐朽的现实。

③以荒诞的叙述进行讽刺,更具批判性:一个清醒的人发现了社会混乱和人心叵测的现实从而被恐惧压垮的故事,发人深省。

 

(五)拓展思维

综观上面几道题,都可归纳为小说有叙事形式类别。小说的叙事形式是多样的,如:

1.从记叙形式上,有对话式、讲述式等。还有意识流式、内心独白式、荒诞魔幻式、横截面式、穿越式等。比如《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情节简单,推动其情节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是对话。这些对话简洁、节制而高效,蕴含了所有的生动细节,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和心理。

2.从结构形式上有:①全文情节一波三折(摇摆、延迟);②全文有线索贯穿(尤其注意双线索);③开头方式∶悬念式/倒叙式/写景式/故事式/……话题引入等;④结尾方式∶欧亨利式、悲剧式、喜剧式、戛然而止式、写景式、首尾呼应式等;⑤中间有∶悬念、伏笔、铺垫、照应、暗示、误会、突转、对比、抑扬等。

3.“交织式”“两种关系或多种关系处理式”的特殊叙事形式。如历史与现实交织(打破时空的限定)《赵一曼女士》,回忆与现实交织《半张纸》,叙事与写景交织(描写和记叙的结合)《安东洛夫卡苹果》《边城》,虚构性、真实性与现实性等。

4.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方式,也是考察的重点。如:诗化语言、散文笔调等。并不是所有的小说都是靠激烈矛盾冲突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注意散文化小说、历史小说、诗化小说:没有完整的情节以及矛盾冲突,淡化人物形象,注重意境的营造以及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和特有情绪的展示。

 

  • 阅读(6)
上一篇: 玩偶之家 教学设计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