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突破路径 2024-09-14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推荐理由:本人从如何构建行业产教融合政策体系、网络、治理结构级价值体系四个方面解读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突破路径。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突破路径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通过构建共同体的政策体系、组织网络、治理结构和价值体系,推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深入发展。

一、构建共同体政策体系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将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主体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政府层面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制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发展规划、政策指引和评价标准,明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目标任务、组织架构、运行规则、评价机制等,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和运行提供明确的指导思想、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一是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定义、性质、功能、目标等,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二是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明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评价标准等,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提供政策指引和制度保障。三是要明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资金来源、使用、监管等,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提供财政支持和制度保障。四是要提供必要的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土地供应等政策激励,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开发、技术创新服务等方面,增加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和运行的财政投入,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和运行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五是给予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内部利益主体相关的税收优惠,减免其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提供合理的利益保障。六是支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内部利益主体的土地供应,包括优先使用国有土地、减免土地出让金等,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和运行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2.行业层面

行业组织在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需要加强与政府、企业、学校等的沟通协调,整合行业资源,推动行业标准、人才需求、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对接和协同,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提供行业指导和服务,推动产教融合政策的落实,为产教融合型企业提供信用评价、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服务。一是设立专项资金,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提供经费支持,资金可以用于支持共同体成员的研发、创新、人才培养等,降低企业的成本压力,促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二是支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其他单位形成产教融合强大合力,打造行业标杆和示范,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和趋势,为行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引领和示范。三是在重点行业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力的产教融合型行业,提升行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四是加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孵化培育,扩大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数量和覆盖面,提高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质量和水平,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发展培育出一批优秀的后备力量。

3.企业层面

企业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主要牵头单位,应与高水平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联合,发挥主体作用,参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建和运行,支持行业院校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参与技术创新和教材开发,招录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院校毕业生等,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提供实践支撑和服务。一是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职业院校办学,支持职业院校实施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企业可以通过投资、捐赠、出资、入股等方式,成为职业院校的股东或合作伙伴,享有相应的决策权、监督权、收益权等权利,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等义务。二是鼓励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校企联合招生、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等方式,实现产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更贴近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与职业院校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三是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增强地方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四是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产业学院和企业学院等,延伸职业院校的办学空间,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五是支持企业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设备和场地、实习实训基地和学徒岗位,支持学校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激励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同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就业信心。

4.学校层面

学校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课程设置与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以及文化建设与社会服务等,这些支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促进了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和共同发展。一是学校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建和运行过程中要发挥育人作用,提供教育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科研平台等资源,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等工作,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服务。二是学校要与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实习实训等,形成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三是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完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开展一流核心课程和优质教材建设,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构建共同体组织网络

构建共同体网络是实现行业与职业教育全面对接和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效果和水平的重要举措。共同体网络是指以行业为纽带、以企业为节点、以职业院校为支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协作关系和互动机制的组织网络。

1.构建多层次的共同体网络

构建多层次的共同体网络,即在国家、省、市、县等不同层级上建立相应的共同体,形成上下联动、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协作关系。比如,国家层面的共同体可以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职业教育政策、人才需求预测等,为下层共同体提供指导和支持;省、市、县层面的共同体可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行业标准、职业教育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等,为上层共同体提供反馈和建议,实现各层级共同体的有效沟通和协调,促进行业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

2.构建多形式的共同体网络

构建多形式的共同体网络,即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建立相应的共同体,形成多样化、灵活化、个性化的协作方式。比如,大型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建立战略合作共同体,共同开展高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等;中小型企业和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建立项目合作共同体,共同开展技能人才培养、技术转移、订单培训等;特色企业和职业院校可以建立特色合作共同体,共同开展特色人才培养、特色技术推广、特色文化传承等。实现各类共同体的多元化和差异化,满足行业与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3.构建多领域的共同体网络

构建多领域的共同体网络,即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建立相应的共同体,形成横向联合、纵向延伸、多维拓展的协作范围。比如,同一行业的企业和职业院校可以建立行业合作共同体,共同开展行业人才培养、行业技术改进、行业标准制定等;不同行业的企业和职业院校可以建立跨行业合作共同体,共同开展跨行业人才培养、跨行业技术交流、跨行业资源共享等;不同领域的企业和职业院校可以建立跨领域合作共同体,共同开展跨领域人才培养、跨领域技术创新、跨领域问题解决等,实现各领域共同体的互补和融合,拓展行业与职业教育的协作空间。

三、构建共同体治理结构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的复杂组织。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应该理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组织关系和治理结构,完善相应的权力分配和责任分担机制,形成有序、透明、公正、高效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治理体系。

1.政府提供政策保障和制度保障

政府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发挥着引导、支持、监管等作用,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和运行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和制度保障。一是政府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制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规划、政策指引和评价标准,明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目标任务、组织架构、运行规则、评价机制等,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明确的指导思想、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二是政府要加大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财政投入和资金支持,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和奖励激励。三是政府要加强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质量保障。

2.行业提供需求保障和资源保障

行业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发挥着需求导向、标准制定、资源整合等作用,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和运行提供必要的需求保障和资源保障。一是行业组织要充分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情况,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必要的需求保障和信息保障。二是行业组织要制定行业的技术标准、职业标准、人才标准等,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必要的标准保障和规范保障。三是行业组织要整合行业的资源和优势,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和服务保障。

3.企业提供主体保障和动力保障

企业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发挥着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服务产业等作用,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和运行提供必要的主体保障和动力保障。一是企业要积极参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建和运行,与高水平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联合,发挥主体作用,支持行业院校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参与技术创新和教材开发,招录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院校毕业生等,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实践支撑和服务。二是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动力和创新支撑。

4.学校提供基础保障和氛围保障

学校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发挥着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文化传承等作用,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和运行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和氛围保障。一是学校要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人才保障和教育保障。二是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师资保障和平台保障。三是学校要加强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和技术服务,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科技保障和服务保障。四是学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和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国际保障和质量保障。五是学校要加强文化建设与社会服务,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文化保障和社会保障。

5.科研提供前沿保障和智力保障

科研机构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发挥着技术引领、成果转化、智力支持等作用,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和运行提供必要的前沿保障和智力保障。一是科研机构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针对行业企业的技术研究和创新,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前沿保障和创新保障。二是科研机构要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成果保障和应用保障。三是科研机构要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为政策制定和评价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供智力保障和咨询保障。

四、构建共同体价值体系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将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主体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内部各方利益主体的目标一致和作用发挥,需要树立一个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产教融合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产业为导向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价值定位,这是提高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

1.确立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共同体目标定位

共同体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满足行业和社会的人才需求。为此,共同体要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人才质量为标准,以人才效益为目的,为行业和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共同体要关注人才的全面发展,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以及人才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强化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共同体建设手段

共同体要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服务产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因此,共同体要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打破教育和产业的传统壁垒,实现教育和产业的无缝对接,实现教育和产业的双向互动,实现教育和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共同体要充分利用企业和职业院校的资源和优势,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服务产业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共同体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提供有效的手段和保障。

3.增强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共同体发展动力

共同体要推动企业与职业院校在技术研发与转化、技术应用与推广、技术服务与咨询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实现技术进步和技术领先。为此,共同体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把握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需求,加强企业与职业院校在技术研发与转化、技术应用与推广、技术服务与咨询等方面的协同创新,提高共同体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竞争力。同时,共同体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激发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共同体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效率,为共同体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提供支撑。

4.明确以服务产业为导向的共同体功能定位

共同体建设最终要深度服务于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的价值。因此,共同体要以服务产业为导向,把握行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以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为手段,为行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和技术支持,为行业发展和转型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推动。同时,共同体要以服务产业为导向,把握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方向,以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为手段,为社会提供高效率的人才服务和技术服务,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益的贡献和影响。

  • 阅读(17)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