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读后感
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孙坚泽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是由吴欣歆、管贤强、陈晓波主编的一本教材,其中涉及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分析和解读,教材阐释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重要性和意义。说实话,这本书太难读了。
有关“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定义,除了学习书中的解读,我还找到了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小学高科分校刘秋玲老师的解读: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语文学科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能够促进小学生发展理性思维,培养深度阅读与准确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基础教育阶段的阅读教学理念,需要跟随人们对知识文化的需求以及学科教育的革新而不断升华。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涵盖语文学科教学中“阅读”与“表达”两个重要知识体系的内容,通过这两方面教学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学生的思辨思维,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需进行科学规划,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重要性体现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注重对教科书文本的运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辨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提升思维。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矛盾,启迪学生思辨思维。教师紧抓学生思维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教科书中的疑问点,让学生提出疑问、表达质疑、得到解答,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思维品质得以提升。其次,要善于运用文本中的隐藏信息,创设思辨情境。一篇优秀的阅读文本,既有写出来的信息,也有隐藏在文字中的信息,这些隐藏信息就需要运用理性思维进行思辨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深挖文本中的隐藏信息,展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锻炼学生对文字信息的敏锐感知力。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意义。一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激发阅读动力。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活动是基于思辨性问题来展开的,要引导学生运用思辨性思维,在文本阅读中进行质疑、提问、判断、解答等一系列的深度思考。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能在这种智力的挑战中体会到思考与阅读的快乐,在循序渐进中调动深度阅读的兴趣。二是优化学生语言思维。小学语文学科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以及逻辑性的表达能力为目的,其本质在于通过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联性,来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提升。
书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呈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实施策略和方法,提供了相关的教学活动和参考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虽然晦涩难懂,但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有关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在今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重留心:
(一)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
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我认为思辨情境的创设很重要,可从三个维度入手,即: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从三个视角进行创设:1.给他一个挑战活动;2.给他一个智者身份;3.给他一个辩证问题。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想到学生在生活中喜欢参与挑战性的“冒险”活动,乐于阅读历险类的课外书籍,偏好观赏刺激的探险影视剧,从而设计了“背着智囊去探险”这一大单元思辨性情境,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探险学习活动。首先,给学生一个探险队员的身份进行组队,明确这次探险任务——创编一个探险故事。然后,通过学习本单元三篇课文,了解思维过程,识得人物形象,启智增慧,获取“智囊”。最后,带着“智囊”出发,创编探险故事,完成本次学习活动。
(二)注重学生思辨力的发展
单篇文本有关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我认为可以利用质疑的方式,让孩子擦出思维的火花。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英雄雨来》(节选),是一篇革命文化经典名篇,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读题即可质疑: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搜寻信息、归纳判断。从这个“切口”辐射,帮助学生列小标题理清文脉后,仍可质疑:文章中出现了“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这样的情节,没有直接表现雨来的“英雄”气概,为什么要这么写?三处“还乡河”景物描写似乎也没有关联“英雄”形象,需不需要删掉?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地阅读,追问地、求证地阅读,继而将自己的体验、发现、感悟等有条理、有证据、有逻辑地表达出来。这种在问题驱动下的阅读,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辩证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
(三)按照主题整合,推动思维发展
如果是多篇大单元的文本,我认为可以按照主题组合文本,如围绕“舐犊情深”主题,把《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两篇课文组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按照体裁组织文本,如将散文、科普文、童话、诗歌等不同体裁的课文组合阅读;可以按照题材组织文本,进行思辨。如四季、自然现象等;可以按照作者组织文本,如对比阅读老舍的《猫》与《母鸡》……
《慈母情深》《父爱之舟》都被编入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上册“舔犊情深”主题单元,一篇是写无私的母爱,另一篇是写深沉的父爱。两篇课文的作者都对场景、人物言行举止的细节进行了具体描写,且在文中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将《慈母情深》与《父爱之舟》组合在一起进行联读,可以“体会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为议题,按照“读与悟、思与辨、忆与写”的思路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思辨与表达。具体比如设计以下任务。
任务一:以读促悟,发现父母之爱。阅读《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分别找出表现父母之爱的关键语句,判断作者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感悟父母之爱。
任务二:对比阅读,升华父母之爱。比较阅读《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运用辩证思维分析两篇课文中父爱与母爱的异同,并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其中父母表达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任务三:回忆细节,表达父母之爱。创设话题“《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中的父母之爱朴素而浓烈,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也引起了我们的共鸣,请回忆生活中父母对你们表达爱的细节或场景,并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出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表达。
以上三个学习任务,是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文本特点、儿童思维特征等,提炼出的科学、可操作的聚焦性学习任务。任务一是聚焦阅读,通过圈画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联系旧知,提炼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体会父母之爱。任务二是比较阅读,是多篇文本联读教学中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关键环节。在“比较”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信息进行辨识与提取、比较与分析,使思维向着多元化、纵深化发展。任务三是思辨性表达,即学生将自己的认知与文本形成呼应性的表达场,在文本的观照下,我手写我见,理性表达,推动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共同发展。
总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秉承了读写共生的教学理念,同时更强调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新课标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所以无论是“思辨性阅读”还是“思辨性表达”都是侧重于对学生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的培养,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思辨性阅读”是一种工具性的阅读方法,其他任务群阅读也内嵌有思辨性阅读。“思辨性表达”强调的是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能运用思维和提升思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不宜过于或刻意凸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理性训练,这是由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思维和思辨都是基于语言文字这个载体,而语言文字既承载思维,也充满情感。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路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以上是我的一些拙见,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