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二课第一课时 2024-09-13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4-09-04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致云雀》学习单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感受新诗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

概括作品内容,把握意象意境,培养学生想象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诗歌的意象美和情感美,领悟作品内涵,体会艺术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诗歌情感与时代背景关系,体会诗人澎湃的青春激情和报效祖国的理想抱负。

学习重点  了解诗歌的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意象和意境。

学习难点  体会诗人澎湃的青春激情,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习方法  吟咏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课时  3课时

课时红烛》

一、学习资料  

1.新诗特点总体介绍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词、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曾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诗歌语言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的发展造成极大的束缚。因此,新诗革命成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中国现代诗的发展脉络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诗的“尝试”——胡适等

20年代:新诗的奠基与开创——郭沫若等

新诗的规范——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派

30年代:新诗的拓展与创新——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诗

40年代:新诗的成熟与深化——艾青、穆旦与九叶派

(2)早期新诗的主要流派有

诗歌流派

流派特点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湖畔派

因该流派诗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是中国新诗最早的一个流派,以吟唱爱情主要内容。

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

冯雪峰《伊在》《卖花少女》,汪静之《蕙的风》《我是死寂的海水》,应修人《含苞》,潘漠华《离家》

新月派

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写作。

徐志摩、方令儒、朱湘、陈梦家、闻一多、林徽因

徐志摩《沙扬娜拉》《再别康桥》,朱湘《采莲曲》,闻一多《死水》《红烛》等

象征派

早期现代诗歌的一个分支,更具有独立的象征主义特征。

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胡也频、蓬子

李金发《弃妇》《我背负了……》《里昂的车中》,王独清《但丁墓旁》,穆木天《落花》《烟雨中》,胡也频《旷野》

现代派

他们坚持“纯诗”的概念,主张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手法,重视诗的思维、情绪,但并不注重诗的音乐性和外在的格律形式。

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废名、徐迟、金克木、施蛰存

卞之琳《断章》,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何其芳《预言》《花环》

七月派

这一流派的诗人大多经历过人生的重大起落沉浮,深陷政治冤狱几十年,新时期得以“鲜花重放”,是跨越了三个时代的诗歌流派

牛汉、艾青、罗洛、曾卓、绿原、鲁藜、彭燕郊、邹荻帆、胡风

牛汉《我的家》《半棵树》《华南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礁石》,曾卓《栏杆与火》《悬崖边的树》,邹荻帆《花与果实》《走向北方》

九叶派

由九位诗人组成。他们努力融合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诗歌的语言风格,追求诗歌的现实性、象征性和哲理性,注重诗人内心独特的感受。

辛笛、陈敬容、郑敏、杜运燮、唐祈、穆旦、袁可嘉等

陈敬容《珠和觅珠人》,穆旦《赞美》《森林之魅》等

 

(3)新诗发展及其代表与时代精神的变化

郭沫若《女神》——五四时期狂飙突进、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

戴望舒《雨巷》——大革命前后知识分子的思想形态和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艾青——三四十年代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救亡的严酷斗争和中国社会变迁与民族情绪的“吹号者”。

2.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1925年,27岁的闻一多将《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这七处“失地”比作离开母亲怀抱的七个小孩子,用小孩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3.写作背景

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西方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练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二、(学习活动)阅读赏析:结合古诗阅读经验,从读诗的一般角度赏析新诗。

(一)自读赏析,分角度阐述,在书上圈点标注

参考角度示范(参看学习目标):

1.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2.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诗人有哪些困惑?有哪些感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感悟?

4.语言上有哪些特色?哪些词用得比较好?

5.其他问题或疑问。

小组研读

分小组研读诗歌:

要求:小组分工合作,讨论交流自读的成果和困惑。做好笔记。可以形成图表便于交流,选出1-2名代表在班上交流分享。

 

分享交流

每组代表上台分享小组讨论的研究心得和收获。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四)学生总结赏析现代诗歌的角度

 

 

 

三、(学习活动)吟咏诵读,体会高尚的情操

吟咏诵读,寻找准确表达作品情感和自己阅读感受的声音形式,在诗歌鉴赏中十分重要。参照下面的示例,细细揣摩《红烛》的思想感情,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尝试以适当的语气和节奏朗读全诗。

诵读示例

课文

朗读提示

红烛啊!

语调深沉饱满上扬

不误,不误

两个相同的句式读出区别,后一个要更强调

原是要/“”出/你的——

注意断在“要”字后面,“烧”与“光”为重音

正是/自然的方法。

“正是”后断开,重音强调

 

 

红烛啊!

字韵饱满,充满激情

既制了,便着!

坚定而有力,“烧”字重音

烧吧!吧!

渐高,第二个“烧”字加强重读

烧破/世人的

句式接续紧凑

烧沸/世人的——

“血”字拉长音

救出/他们的灵魂,

语气坚定而有力

捣破/他们的监狱!

读出决绝果敢的语气

四、拓展联读,感受新诗的魅力

新月派提出“理智节制情感”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闻一多进一步提出“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

建筑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

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阅读闻一多的另外一首诗《死水》,结合本诗,谈谈闻一多新诗的“三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组讨论,相互分享交流。)

附录:《死水》(作者/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韵脚)

不如/多扔/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韵脚)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韵脚)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韵脚)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韵脚)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韵脚)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韵脚)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韵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韵脚)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韵脚)


 

 


  • 阅读(5)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