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的极端美学 2024-09-11
网站类目:在研项目

摘要: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7版新《课标》)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司马迁的《项羽本纪》作为司马迁的得意之文,在语言运用方面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其次,文本塑造的项羽这一经典“悲剧英雄”形象,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审美形象代表之一。再次,这一形象背后蕴含着“极端主义”这样的人格文化,这一文化选择与中华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具有强烈的对比性,通过此篇文章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体会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也能在对比思考的基础上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项羽本纪》;悲剧英雄;极端主义;中庸之道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项羽的生死选择,奖赏“悲剧英雄”项羽的的形象;

2、理解项羽“悲剧英雄”背后的文化选择:“极端主义”;

3、探讨“极端主义”人格文化产生的极端美学及其在当代社会存在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莫能仰视”四字,了解项羽“生”的可能;

2、通过“莫敢仰视”四字,体会项羽“死”的决绝;

3、通过对比“生的可能“与“死的决绝”,理解项羽的“极端主义”与“悲剧之美”。。

三、教学过程

课前说明:

1、学生已经学完苏教版选修《史记》中的《太史公自序》、《高祖本纪》;

2、学生已结合课下注释,自主梳理过本文难理解的文言知识,掌握文本大意。

(一)导入

材料一: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材料二:(1)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2)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

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苏教版必修五《报任安书》,选修《史记》——《屈原列传》)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文字,设置对照材料,引导学生进入关于生死选择问题的情景。

(二)“生”之可能,立足文本

1、“生”之客观条件——“有船可渡”、“莫能仰视”

1)阅读“乌江自刎”(第6段)相关语句,总结“生”的客观条件:有船可渡。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足王

也。愿大王渡。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2)援引古诗《题乌江亭》(杜牧),体会”左右““莫能仰视”的同情与敬畏。

 

 

    ①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②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羽本纪》第4段)  

【设计意图】活动1:“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1]“读”是语文学习的不二之法。学生自主讨论找出相关语句证明项羽具有生存下来的客观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美读”,一方面明确“有船可渡”(“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提示学生抓住其中的“虽”、“亦”“急”这三个字词,体会司马迁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虽”“亦”二字背后是“妥协”,项羽心中的极端主义,必然不允许他做出妥协,成为千里之地的“王”,也不愿意“急”渡,因为“急”字背后其实是“狼狈”二字,这都不是拥有“极端主义”文化人格的“英雄”会做的选择,这也就注定了项羽走向死亡的悲剧性结局。    活动2:援引学生已经学过的《题乌江亭》,帮助学生更好地证明项羽生存下来的可能性:有江东父老才能的加持,更有即使走向末路时“左右”仍表现出来的同情与敬畏之情,项羽存在“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2、“生”之主观条件——“有勇有谋”、“莫敢仰视”

阅读“巨鹿之战”(第3段)、“东城快战”(第5段)相关语句,总结“生”的主观条件:有勇有谋。

        ①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作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②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③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典型事件的阅读,归纳出项羽勇猛善战、所向披靡等形象特点,明确项羽确实存在“生”的主观优势:“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令人“莫敢仰视”。

(三)“死”之决绝,挖掘文本

1、“死”之决绝的双角度分析——“不虚美、不隐恶”

1)项羽内心的剖白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

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2)司马迁的评价

            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设计意图】活动1:这个原因的相关语句并不难找,老师主要指导学生将其进行归纳:第一,天亡我;第二,无脸面对江东父老;第三,有愧于心。

活动2:老师提示学生已学课文《太史公自序》及相关文章《司马迁实录精神》中所展现的司马迁的史学风格:不虚美、不隐恶,找出司马迁对项羽之死的更加客观的分析。并且,鼓励学生模仿上一步自主进行原因的归纳总结:第一,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第二,奋其私智而不师古。第三,不觉寤而不自责。

2、“死”之决绝的深层次分析——极端主义、悲剧英雄

1)深挖共同特性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 以暴制暴,必然走向灭亡!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 自以为是,必然不能妥协!

“不觉寤而不自责”       →不思己过,必然孤立无援!

2)深析共同指向

材料一:极端主义的初级形态就是追求危言耸听的“痛快”,极端主义的高级形态就是争取成为站在悬崖峭壁上的“英雄”。为什么是站在悬崖峭壁上的呢?因为这些人越要吸引观瞻,就要把对立面看得越大、越强,结果把自己脚下可踩踏的地方越逼越小。他们容不得任何修正、宽容和妥协,并把修正、宽容、妥协看成是叛变。到后来,让别人和自己都没法活。

(余秋雨)

材料二:英雄的定义,第一,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第二,指具有英勇品质的人。第三,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百度百科)

材料三: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鲁迅《答客诮》)

 

【设计意图】活动1:文本需要深度阅读,通过进一步分析司马迁的三句话,引导学生归纳出项羽之死的三个原因共同的指向:极端主义。   活动2:援引余秋雨关于“极端主义的相关论述,让学生归纳出极端主义高级形态的两个关键词:第一,争取成为“英雄”。第二,站在悬崖峭壁上——表现一:把对立面看得越大、越强(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表现二:结果把自己脚下可踩踏的地方越逼越小(起点(吴中起兵)— 顶点(巨鹿之战)— 盛→衰转折点(鸿门宴)— 终点(垓下战败、乌江自刎))。表现三:他们容不得任何修正、宽容和妥协,并把修正、宽容、妥协看成是叛变。(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在此基础上,学生引述文本进行论证分析。问题一:项羽是不是一个英雄?问题二:项羽是不是站在了悬崖峭壁上?这两个问题,教师给出相关的资料,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的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高”[2]

(四)极端主义之“美”,超越文本

课前说明:经过上述学习与研究,项羽“悲剧英雄”的形象已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也已明白项羽之所以在有“生”的可能性之时,依然做出了“死”的选择,是因为他选择的是“极端主义”这样的人格文化。这样的极端主义是否会创造“美”,这样的文化人格在当代是否有存在的价值?这是我们超越文本、落脚当代应当关注的问题。

1、极端主义可以产生“美”吗?

       材料一: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

(易万成《存在与华夏文明》)

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三:生也创造文化,死亦创造文化。英雄不死,虽死犹生,虽死犹荣。

                                                              (《乌江祭》)

【设计意图】“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3]”这一活动主要目的就是提供给学生关于“美”的基本定义,让学生能够在分析文本(“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的基础上,认识到项羽之死的极端之美:在形式上因为“英雄美人”,因为“圆融”,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美景”!在情感上,因为“自刎而死”,因为“悲剧”,让我们接受了悲剧英雄的最终选择,感觉到痛快淋漓,理所应当!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分析苏教版必修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类比分析英雄与美人的圆融之美,悲剧之美。

2、当代社会需要极端主义人格文化吗?

关键词1:单边主义

关键词2:冒险、创新

关键词3:无为、无缘社会、佛系

关键词4:中庸之道

【设计意图】2017年版新《课标》提出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而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4]与本文课题直接相关的一种文化选择即是“中庸之道”,所以在课堂的最后阶段自然而然地就引入对“极端主义”和“中庸之道”的终极讨论。通过二者的比较,我们期待学生能在美学艺术(书法、文学等)和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等)等领域认识到极端主义对于中庸之道的补充意义,同时,又能初步了解到“中庸之道”根源于中国的农耕文明,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是大多数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集体选择,中华文化也因总能在一切大的问题上都取中间值、寻常态,从而没有产生极端主义的悲剧性结局,得到了源远流长的发展性和延续性。然而,伪装的“中庸之道”(如“无为、无缘社会、佛系”)也需要警戒学生能够辨识出来,更要认识到中庸之道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本身不可避免的“犹豫不决”、“左右摇摆”特质。

四、教学反思

本课在2017版新《课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对司马迁的《项羽本纪》一文做了初步的教学尝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目标,以苏教版选修《史记》中的《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和《太史公自序》等相关文章为依托,在掌握文言文知识的基础上,体会司马迁高超的语言运用技巧,鉴赏项羽之一典型的“悲剧英雄”形象,并引入“中庸之道”这一与“极端主义”人格文化相对立的主流人格文化,引导学生理解“极端主义”的美学价值及“中庸之道”对与中华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热爱和传承中华文化。总体上来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但依然存在不足,即对学情的分析还不到位,在一些问题的探讨上,学生的思辨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也提醒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建构等方面的基础能力,更要注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2][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5.

  • 阅读(7)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