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生活之我见
朱玉芬
一、教材分析
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是由人文主题“家乡文化生活”和学习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两条线索组成的综合实践单元,具有具有活动性、综合性、实践性强等特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与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学习情境多为真实的生活情境,学习内容与资源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相关文献资料,学习方式采用采访、考察、调查和查阅文献等形式。
二、教学目标
1.能对访谈提纲、调查问卷等实用文本的设计原则和基本方法有清晰的把握,并能在实践中合理、恰当地运用;
2.能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剖析评价家乡文化现象,深入认识家乡;
3.能写出一篇有关家乡文化生活的调查报告(演示)和建议书。
4.增强文化自信,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任务
约上三两好友,漫步街头巷尾,闲逛特色小店,偶或品茗论茶、喝杯咖啡……近段时间,“Citywalk”(城市漫步)在各大城市悄然兴起,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旅行“新宠”。
城市漫步以“随心所欲”“慢节奏”“沉浸式”为主要标签。于寻常的城市里探索不寻常的自然美与人文美,重在建立深度连接,即人与城市的连接、人与人的连接。
从“去远方”到“家门口”,今天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场关于家乡文化生活的城市漫步。
(二)活动准备
1.学习文化理论书籍《乡土中国》第1章、第4章、第11章,了解乡土中国的特点,界定“文化”概念;
2.阅读风物志《家乡的研椒》和《寻访纳西东巴文字》,学写风物志。
3.学习毛泽东的《调查的技术》和陈桂生、周兴国的《从“任务”到“责任”——洋泾中学学生社区服务调查报告》,掌握调查报告的相关知识;
4.学习王思斌的《访谈法》和3篇人物专访范文,学习访谈的相关知识;
5.利用互联网、报纸、书籍等查阅家乡文化生活种类、涉及范畴,了解家乡文化生活方式及其特点。
6.小组交流自学成果,确定小组主题。
(三)调查报告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
评价等级 |
得分 |
|||||
4 |
3 |
2 |
1 |
自评 |
他评 |
师评 |
|
选题 |
选题针对性很强,能充分反映家乡文化生活的现状,引发读者的浓厚兴趣 |
选题针对性较强,基本能反映家乡文化生活的现状,对读者有一定吸引力 |
选题与城乡文化生活有关,对读者需求有一定关注
|
选题与家乡文化生 活无关,忽视读者阅 读需求
|
|
|
|
结构 |
严格按照 “现状— 问题—改 进可能— 改进建议”来 布 局, 清晰严谨
|
基本按照 “现状— 问题—改 进可能— 改进建议”来布 局,尚清晰
|
能看出“问题—建议” 的行文思 路, 逻 辑不够严谨
|
结构很不 清晰,条 目混乱
|
|
|
|
语言 |
平实、通顺
|
较平实、较通顺
|
不够平实, 有 抒 情、 议论性语句
|
多用抒 情、议论 性语句, 啰唆
|
|
|
|
表达 |
图文并茂,衔接紧密;内容分析具体深入;结论可靠、有见地;提出的改进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
以图表呈现数据,并有文字说明;内容分析展开充分;结论较可靠;提出的改进建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
图表和文字说明不配套;对调查内容有分析,但与结论之间关系不够紧密;提出了改进建议,但不具有可行性
|
简单罗列数据;对调 查内容不作分析,没 有得出相应结论,没 有提出改进建议
|
|
|
|
规范 |
对报告中的所有引用均给出了注释,且注释符合正确、规范;报告后列出了相关参考文献
|
对报告中的大部分引用给出了注释,注释基本正确、规范
|
对报告中的少数引用给出了注释,存在引用文献不实或错误
|
对任何引用不加注 释,也没有任何参考 文献
|
|
|
|
(四)活动一: 访谈一二人,漫写一篇风物志
(五)活动二:调查一二物,
四、教学反思
前期准备不足,应该将大项目变成小项目,逐步推进,并且要求应该更明细化。不同类型汇报成果的展示效果应该充分考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