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研究与专业发展是一个良性循环 2018-01-18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国家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云亭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18-01-18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不断研究与专业发展是一个良性循环

——本次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感悟

江阴市云亭实验小学   蔡丽佳

江阴市小学数学乡村教师培育站又给我们送来了“知识大餐”,8月19、20、21日为期三天、六位大咖的讲座,来自数学领域最前沿的思想浸润着我们培育站的每一个伙伴们!

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有的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像“井底之蛙”,配不上“一线”这个词。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总是在思考如何才能教好学生,如何让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数学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上得到双赢。而正因为我们是“一线”,我们的理念、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所以个人专业的发展迫在眉睫,这也是培育站给予我们的意义之一。

翻阅这几天的讲座笔记,感触颇多。最大的感悟提炼成以下十六个字:不断研究与专业发展是一个良性循环。不管是包静娟特级教师的“为理解而设计”、徐伯钧教授的“教育科研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匡金龙主任的“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还是吕林海教授的“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心理与文化视角”……要达到这些理念,都需要教师的不断研究和反思,通过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将平时的教学工作去糟粕取精华。而当我们尝到了专业发展所带来的教育教学效果提升的甜头之后,我们又会更热情地投入到研究中去,将研究和专业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翻到匡主任的笔记那里,这样一句话锁住了我的目光:“透视思想方法,提炼思维。”我立刻想到了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研究案例,六年级下半学期“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单元的第二课时:灵活选择策略解决问题。当第一次接触这个单元的时候,我的认识层面只停留在:1、与老版相比不同了,现在要用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假设,然后根据假设的数值一个一个调整,直到最后答案。2、假设的第一种应该从中间开始最好。3、纯算式的是老版的方法,不要用了。4、画图法没什么大价值。 显而易见,我对教材的剖析、对知识的理解太浅表了,完全没有做到“透视思想方法”。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到多大的提升呢?每每想到这,真是汗颜和惭愧啊!

随后,教学效果的不理想,促使我对这一课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新审视教学用书、翻阅资料、学情调查,让我慢慢对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旨在让学生“用策略”,感受以前学的那么多策略不是只解决一类题的,希望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策略运用到平时,并且擅用策略。

“假设,再调整”是中心策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时候它是指导思想,在这个思想的引导下,辅助画图、列举的手段。以往老版教材的假设法也是这个思想,只是表现形式是算式。包括学生可能会有的一些自己的办法,以8只,22条腿为例,比如这些想法:两条四条一组两条四条再一组……最后6条再调整;或22÷8=2……6。其实都有假设再调整的东西在里面。

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所谓的“假设,再调整。”,其实就是在答案附近假设某种情况,然后通过数据的对比再调整到正确答案,故要引入区间范围的思想。

数字小、构图方便用画图,数字大、构图麻烦用列举。那么列举使用的范围就相对广一点,要让学生愿意用(因为列举好理解,这个方法是面向大部分学生。),特别是上面一部分学生(聪明,自然而然会想到算式解决。),那么就要让列举不麻烦、且灵活,故引入一步调整,那么不管假设哪种情况通过数据的比对都能马上调到正确答案。

关于部分争议说“鸡兔同笼”类的问题,结果有没有几和0的情况,我们认为是没有的,因为一般都是这样描述:什么和什么一共有多少。但其实就算从极端开始假设也没有关系,通过“假设、一步调整”的学习,不管从极端开始假设和现在列举从几和1开始假设都没有关系,不会漏掉答案。

 带着这一堂课参加了江阴市课型比武,获得了一等奖。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不仅是这一节课升华了,连着自己也得到了能力的提升,这让我更有热情投入到以后的研究中去。

“透视思想方法,提炼思维。”将作为我日后教学的重要思考点,现在的我迫切地需要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升华理念、打开眼界、提升专业知识。

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是有法可依、有迹可循的。套用徐伯钧教授的思想:教育科研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大道。所以我思考,教师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教”上,也需要“研”,而“研”就是为了更好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