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小说课”之道》读书感悟 2024-09-10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冯冬梅

一、如何理解“功能性读写”视角下的小说课之道?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事“功能性读写”。阅读、写作其实都是有着复杂多样的目的的。这些目的,有的是娱乐,有的是学习,有的是寻找信息,有的是文学欣赏,有的是学术研究……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目标驱动的意义建构行为,具有多种不同的目的和功能。

所以“功能性读写”,也可以理解为“目的性读写”或“目标导向的读写”,即“带着目的去阅读写作”。例如读小说的目的很可能是想知道故事里发生了什么,读科普作品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获得科学知识,读说明书是学会使用它。写作亦是如此,它是面向特定交际语境进行的语篇建构和意义交流活动。这里的“语境”与“情境”“任务”的内涵基本一致。

所以“功能性读写”视角下的小说课之道其实就是提供情境任务的,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懂小说,甚至创作小说。在适合的情境任务中学生都可以定位为做事的四个基本角色:作朗读者,想朗读家一样去读;做讲述者,想讲演家一样去讲;做发现者,像评论家一样去看:做创作者,像小说家一样去想。

二、如何实践“功能性读写”视角下的小说课之道?

长期以来,小说教学一直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并形成背景介绍、情节梳理、人物分析、环境赏析、主题探究、手法点评等基本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多是重内容、轻形式的模式化教学。蔡老师在《“小说课”之道》总结了叙事学视角下小说“三要素”的教学——贴着人物教、循着情节教、欣赏小说中的风景,虽然还是围绕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确定的教学内容,但形式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梳理情节时刻以绘制可视化的“情节地图”,探讨人物时可以制作“人物名片”,这些形式都是一个个具有功能性的任务,为学生提供了读懂小说的支架。

所以实践“功能性读写”视角下的小说课之道,不仅要重视小说的内容,也要重视形式,选择契合的形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小说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