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郑静老师《数字和编码》有感
祝塘中心小学 佘玲红
在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江阴培育站与无锡市锡山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中,下午第一节课是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郑静老师展示的的《数字和编码》,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
1.在“猜测”中拉近师生距离
课始,郑静老师出示了自身的一些数据,170,55,4年级8班……让学生猜每个数据所表示的信息,揭示数字可以表示数量、顺序、数字编码,当数字组成编码就能呈现一定的信息,从而揭示课题。老师出示自身信息,让学生在猜测数据所表示的信息时,对老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使公开课严肃的气氛变得轻松有趣,同时为数字编码唯一性的优点埋下了伏笔,轻松自然地引入了新知的探究。
2.在“搜集”信息中提前介入
郑静老师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前知晓,提前参与。因为要在今天的课上向小组成员或者老师汇报自己收集到的家人的身份证信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并且这种客观也“逼迫”他们必须带着思考去预习。这样提前介入,使学生思考的时间得以延伸,空间得以拓展,在课堂上交流的话题变多,思维的碰撞变多,发言时切入主题的能力增强。
3.在“追捕”中探究身份信息
出示通缉令,创设追捕嫌疑人的情境,让每一个学生当一回小侦探,探究身份证所表达的信息。出示几个人的身份证号码,让学生寻找最熟悉的出生日期开始,了解到身份证号码的第7位到第14位表示的是出生年月日。再寻找家人身份证上的共同点,发现第1位到第6位分别表示的是省市区。在学生汇报男性身份证倒数第2位数和女性身份证倒数第2位数的过程当中,总结出倒数第二位数是性别码,是男单女双的规律。进而研究了顺序码、校验码,在接下来“你知道吗?”的环节当中,让学生明确身份证最后一位的X,并非是英文字母,而是罗马字母,表示10。
4.在“情境”中合情推理
课堂的真正目的是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郑静老师创设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情境:小明把收集到的爸爸,妈妈,哥哥三个人的身份证号码搞错了,你能帮他区分吗?学生就运用刚才对身份证信息所表达的意思,从出生日期和性别码来区分三人的身份证号码,从而让学生了解到身份证号码的唯一性。
5.在“设计”学号中拓展延伸
了解数字背后的信息,就是为了应用和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郑老师让学生设计学号,要求通过设计能够让人清楚的从学号上了解到该生是哪一年上的小学一年级,现在是几年级的学生?这个环节能够使学生及时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再反思和巩固。
6.在“生活”中感知数字编码的魅力
课尾,老师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字编码,火车票上的信息,图书上的编码,手机号码,号码百事通等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这堂课上,郑静老师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