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读《师道》心得 2024-09-04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遇见· 点亮·  唤醒

            ——读《师道》有感

江苏南菁实验暨阳校区   金亚萍

    遇见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开学伊始,在平淡忙碌的学习工作中,在时间的无涯荒野里,在千万本书之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我遇见了你----由姚卫伟编著的《师道》。全书一共介绍了16位教育家,从这十六位大师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师道和师德,大师们的教育真谛及师道启示让我久久凝视与仰望!

“提升师道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姚卫伟说,对16位大师追根究底的挖掘,其远景目标就是践行师德,也是践行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教师的路径与方式。马相伯大师说:人为万物之灵,灵在心之官能思而已。“教育非谋生之术,乃心灵之学。”我想,一个好老师就是要用好书点亮自己的心灵,然后用一颗真心来唤醒学生的真善美之心,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师道》一书选的都是足以影响中国教育文化历史进程的大师级人物。一人一角度,一人一定位。散文笔法,夹叙夹议,可感可读。这些大师是:百科全书梁启超、兼容并包蔡元培、容为智慧胡适之、唤醒国人马相伯、允公允能张伯苓、大师之谓梅贻琦、唯求其是竺可桢、平民情怀晏阳初、爱满天下陶行知、独立品格陈寅恪、一代大儒梁漱溟、大师之师叶企孙、美在艺术吕凤子、语文人生叶圣陶、儿童世界陈鹤琴、灵魂高度李叔同,让人一下子就充满着敬畏感和崇拜感。姚卫伟说,这里面包含着知识的传授,方法的指导,会学比学会重要;思想的引导,建立自我,追求忘我;心理的疏导,灵魂健全的人更容易成功;情感的共鸣,师与生,生与师,以美引美,美美与共。
    
印象最深的是“百科全书”梁启超在忧国忧民、勤奋著书、匡国济世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他将自己的学识和感悟润泽在儿孙身上,他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他这样的教育理念便是教孩子成才必先做人的教育!正如他在苏州振华学堂发表的演讲词中说:多读书就是为了求学问,求学问就是为了学做人!

在梁启超的言传身教下长大成人的9个儿女各有自己的成就,并和他们的父亲一样有爱国心。他们从不依靠父亲梁启超的名声,从不炫耀自己的功绩,而是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默默无闻地奉献。

“为学的首要,是救精神饥荒。”梁启超写《少年中国说》,就是想唤起国人的一点少年之气,一点活力与朝气,呼唤更多的青年人,接受先进的制度文化,去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他以自己的绝色才华、责任担当为教育点亮民智唤醒民众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整本书中最受感动的便是爱满天下陶行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到:教育者,乃为教养学生而设,全以学生为中心。若无学生,焉有学校,既无学校,焉有教师。然则教师与学生,焉可无同情耶?同情谓何?即以学生之乐为乐,以学生之忧为忧;学生之休戚即我之休戚,学生之苦恼即我之苦恼是也。”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师德所在。

陶行知强调热爱学生要用真心、真情,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当老师点亮唤醒学生,看到他们像一颗种子萌芽而生叶,开花而结果,我想这是有极大的快乐的。
    “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思想的源头活水,他的教育思想和人格光辉必定是我们中华民族教育史上永远的灯塔!

纵观这些人物,很多受过私塾教育,出国留过学,有着精深的学问,但哪一个在求学成功后,不是为民族存亡考虑,不是致力于改造中国落后的现状?他们从青年便找寻到目标,立下远大志向,人生就是为一大事而来的。竺可桢留学美国,教学中国;晏阳初曾立志不做官,不求财,要把终生献给劳苦大众;陶行知少年时挥笔写下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吕凤子弃文从武,18岁考入苏州武备学堂,精研武术,为的是兴我中华;叶圣陶作为一名作家,既是谋生的需要,更是出于学术责任的担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国人士。爱国情怀成就了他们的人生,成为他们事业的不竭动力。

梁启超在新式教育、国学教育、家庭教育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蔡元培兼容并包,有了北大的繁荣学术、锦绣文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的经验,至今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陈寅恪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风范,让后人产生无限的尊重和敬畏;叶企孙作为大师之师,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等中国的一大批科学家;陈鹤琴在开发儿童潜能,完善儿童人格,健全儿童体格等方面都建立了健全的体系;青年李叔同推动了学堂乐歌的兴起。他们在牺牲自己、成就别人、服务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一个个高贵的灵魂令后人敬仰不止。
     遇见并静心读完整本书,我从十六位大师身上看到了真正的师道,“既是从师问学,也是大师的意思,既是思想的光芒也是人格的典范,16位大师级人物影响了中国教育文化历史的进程。它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最宝贵的精神资源,他们的思想至今都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他们的气度与格局犹如一盏明灯点亮了我坚守教育的初心。教师这一职业,不仅是谋生之路,更是一门点亮心灵的学问。希望我能永葆初心,做到教是为了不教来抵达教育的核心,努力“将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 阅读(12)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