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舒婷:
本次活动围绕语篇分析理论与迁移英语课程展开,活动中不仅有教师同仁的主题研讨课程,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迁移英语在课堂中的展开应用,还有首都师范大学的赵连杰教授的主题讲座,给了我们很多教学教研上的启发。赵教授的讲座让我更透彻地了解了语言大观念,同时让我明白在授课过程中不单单是告诉学生怎么做,还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么做有用,语言学科的目的不在于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形式如何表达特定内容。这让我深受启发,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尤其是对于我所教授的水平段学生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赵芝萍:4月26日在一中,我听了来自首都师范大学赵连杰教授围绕语言大观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的讲座,从中,我感受到了赵教授他对语言教学深刻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在英语教学中,赵连杰教授主张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并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构建结构化知识。他系统地阐述了“大概念”的概念起源与发展趋势,这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在演讲的第一部分,赵教授追溯了大概念的理论根源,并展望了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发展轨迹。接着,在第二部分中,他巧妙地阐释了事实、概念和观念三者间的差异与联系,这为听众提供了认知上的清晰视角。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赵教授着重强调了在语言教学中重视语言形式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一点对于实现有效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通过对《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教学三要素——即教学内容(what)、教学目标(why)和教学方法(how)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解读,他引导教师们反思如何更好地整合这三个层面,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一系列的思考和解读,不仅深化了参与者对语言教学的理解,也为他们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原则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赵教授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无疑使得这场讲座成为了一场启迪思维的盛宴。
随后,教授用了几个案例详细而又清楚地讲述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语言大观念的教学方法。他首先利用几个精心挑选的案例,生动地阐明了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付诸实践。在谈到词汇层面时,赵教授举例说明了副词加形容词的动词搭配方式,这种方式能精准描绘和塑造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他解释说,这样的结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组合,而是反映了一种深层次的认知过程,能够准确描述与建构事物的重要性。进一步讨论到语法时,他提到了被动语态的使用,强调了其背后的客观性和信息传递的价值。他指出,被动语态不仅仅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一种表达客观性和科学性的有力工具,尤其是在描述科学研究或历史事件时尤为重要。在技能层面上,赵教授又提出,学生可以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不仅锻炼了写作技巧,还能增强文本的情感共鸣和真实感。
通过这些实例分析,我意识到以往的教学中过于侧重于传授表面的知识,如单纯的词汇和语法规则,而忽略了它们深层的意义和功能。赵教授的方法论让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探索语言背后的思想内涵,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让他们在阅读、写作甚至是日常交流中都能更加得心应手。此次讲座对我启发颇深,使我认识到了英语教学中深度挖掘语言意义的重要性,这将是我在今后教学中努力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