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施策略
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紫琅湖校区 陈锦林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明确各学段学生的不同需求及教育目标,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独特作用。要从思考跨学科教学的意义入手,结合具体策略,来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跨学科教学,致力于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好地优化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明晰教学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实施策略
通过实现跨学科教学,能够有效整合多学科知识,还可以丰富小学语文课堂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主动性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充分实现语文知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由此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一、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
从跨学科教学本身来看,其有助于引导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在面临新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根据新课标中提出的“通过改革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这一目标,充分运用跨学科教学理念,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由此来建立多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久而久之有助于形成更为完善的知识框架,这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并强化他们的理解能力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助于学生建立更加系统的学习体系和应用体系,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这对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通过跨学科教学模式,能够引导教师群体打破学科界限,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由此来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有助于教师群体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更独特健全的教学方法,由此来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深度,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跨学科教学能够使教师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联系,由此来拓宽自身知识面,从而实现对自身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小学语文实施跨学科教学的有效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提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具体涵盖“三融”和“四跨”。其中“三融”是跨学科学习的前提,在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方面,体现为学科融合、场域融合、媒介融合。“四跨”是跨学科学习的路径:一是学科融合,探寻“跨点”;二是依据学情,把握“跨度”;三是拆解任务,明确“跨程”;四是跟踪评价,检测“跨果”。
(一)实现学科融合,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跨学
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增强跨学科学习的计划性和目标意识。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生活的范围、学习兴趣和能力,精心选择学习主题和内容,组织、策划多样的学习活动。第一至第三学段以观察、记录、参观、体验为主,第四学段以设计、参与、调研、展示为主。同时在当前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注重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语文学科作为具有较强人文性的学科,在开展课堂活动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音乐、美术知识,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及动手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美妙,由此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深度,同时实现美学教育。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观潮》文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边读边想象,同时为学生播放相关音乐,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透过文字想象钱塘江秋潮的壮观景象。
此外,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新颖有趣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探究热情,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引入绘画相关知识来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方面,教师需要充分实现跨学科整合,结合语文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来设置绘画环节,实现语文学科知识与美术学科知识的充分结合,在此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尝试将语言文字转化成绘画作品,还可以尝试使用语言来介绍图画内容,这些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想象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花牛哥》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们尝试阅读教材内容,使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思考花牛在草地里坐着的画面,在此基础上可以自己动手绘画“花牛坐在地上压扁了一岁剪秋萝”的场景,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自主思考。在完成绘画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展示绘画作品,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为什么要这样画,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传达出什么样的内容。
(二)依据学情,把握跨学科的“度”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结合小学阶段学生情况来看,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他们思维方式,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渗透着道德理念,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及热门话题,适当融入道法及哲学知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念,这对于引导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走好人生路而言具有基础性意义。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统编版二年级下册《塞翁失马》文章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哲学思维来讲解这一故事,使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深挖其中的哲学元素和人生道理,由此来实现深入学习。在具体的教学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通过成语典故及内容,感受到“事事多变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由此渗透哲学相关知识,使学生们初步了解矛盾普遍性原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可以应用这一哲理的一些故事案例,由此来实现延伸思考。相较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将哲学知识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进一步挖掘阅读文本及教材文本中的哲学元素,实现对学生思维层面及思想层面的有效引导,使他们树立更加健全的三观及认知,久而久之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和行为判断观念,在为学生讲解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文时,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故事内容使他们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需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在具体的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们充分了解文章结构,革命时期(乡亲们吃水困难,毛主席
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和解放以后(乡亲们立碑),通过梳理文章结构来感受到“当前幸福生活是前辈们的汗水和勤劳换来的,因此我们要在享受现在生活的同时,学会珍惜,懂得感恩,要将这一份美好传递下
去”。通过进行文章讲解及道法相关知识渗透,鼓励学生写一篇与感恩相关的作文,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感
恩之情,这样的教学能够更好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充分落实二十大“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了解相关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文思想,这对于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三)拆解任务,做到主次分明、目标适当
对小学生而言,跨学科学习的周期非常关键,周期或长或短都不利于学生的跨学科学习,为了明确“跨程”,做到主次分明、目标适当,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跨学科学习任务进行拆解,以统编版教材中与历史相关的内容为例,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历史知识,密切联系历史学科内容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发展观念。具体来看,在语文课文中有着许多的历史知识,在历史学科中也可以运用语文思维来进行研究应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好历史故事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有效拉近语文学科知识与历史学科知识之间的距离,从而建立更加系统的知识框架。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中“邓小平爷爷种树”以及“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等内
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查找有关邓小平及雷锋的事迹视频,通过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来引导他们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更好地凸显历史人物的伟大,这样的方法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更好地透过教材文字来感受他们的丰功伟绩和伟大之处。除此之外,在为学生讲解完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的“扁鹊治病”“纪昌学剑”等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讲历史故事”的口语交际活动,使学生增加对历史的认知,能够尝试跨越时间和空间,感受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这样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还可以加深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兴趣,由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跟踪评价,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积极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能利用多种信息渠道获取
资料,在简单的调查、访谈等活动中记录真实生活;能根据活动需要,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提出要探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能组织讨论和专题演讲,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反思中辨别是非、善恶和美丑。由此可见,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多学科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采用高效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探究兴趣,同时要保障学习过程的严谨性,由此来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评价作为跨学科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环,没有评价就不知道跨学科学习的效果和改进方向。由于跨学科学习具有周期长、重实践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作品化”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统编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中《走月亮》文章时,其中需要使学生通过了解秋天夜晚的景色来想象“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的场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们想象这一美好景色,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谈一谈感受,分享之前遇到的满天繁星的画面,同时思考为什么现在经常看不到繁星,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结合科学知识来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们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业生产对大自然所带来的影响,这不仅使学生们树立环保意识,还可以使他们建立亲近大自然的正确观念。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科融合作用,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可以建立配套的评价机制,一方面发挥作业作用,引导学生完成主题为“保护大自然”的小作业,强化认知;另一方面可以发挥过程性评价作用,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养成了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由此来提高教育效果。
在当前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树立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够积极学习并应用多学科知识来丰富语文课堂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音乐、科学、历史及哲学等多方面知识,由此来形成更加健全完善的知识框架。从这一角度讲,通过实现跨学科教学,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还可以敦促教师群体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由此来实现对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这对于更好地落实新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改革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1]张传侠.学习任务群下的跨学科阅读教学策略探索一一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
单元为例[J].阅读,2023(47):28-30.
[2]邵丽芳.小学语文课程的跨学科整合教学策略[].教育界,2023(13):55-57.
[3]赵志艳探究小学语文跨学科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2023(12):15-17.
[4]吕卓敏.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教学策略探究[.江西教育,2023(06):33-35
[5]夏娟.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探讨
[J].安徽教育科研,2023(0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