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苦恼》《项链》《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三篇文章,圈点、勾画,明确诉说的对象和内容。
2、用批注的方式,分析周围人的表现。
3、小组交流,探究人物悲剧命运的异同。
教学重点:探究人物悲剧命运的异同。
教学过程:
1、看图,思考:我向谁诉说我的“悲伤”?
篇名 |
谁(对象) |
悲伤(内容) |
《苦恼》姚纳 |
军人 三个年轻人 扫院子的仆人 年轻的车夫 马 |
儿子这星期死了 |
《项链》玛蒂尔德 |
丈夫 朋友 |
没有首饰、衣服 十年的艰辛 |
《祝福》祥林嫂 |
四婶 镇上的人们 柳妈 |
我真傻“儿子的去世” |
2、从细节描写中,分析周围人的表现,探究人物的命运。
●《苦恼》
(1)他拉一个军人,渴望向人倾吐苦恼,交流感情,军人不愿听,表现军人粗野蛮横,对他说的不感兴趣。
如:“掉转整个身子朝乘客”:渴望向人倾吐苦恼,交流感情。
“上帝的旨意呦” “赶车吧…照这样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啦”: 内心麻木、粗野蛮横、对他说的不感兴趣
(2)他拉三个青年到巡警桥去,倾吐苦恼,青年根本不听,——表现青年无赖,卑劣。
如:顾不得讲价钱:被痛苦压倒,苦无心讲价钱,内心麻木
“帽子不行啦,嘻嘻…” 与他调笑戏谑姚
“给你一个脖儿拐” 纳老实赔笑。
“大家都要死的” 根本不听
“听见脖子后面拍的一响” 没感觉,麻木
——军人与追求享乐的青年对小人物的不幸漠不关心有社会地位的隔膜。
(3)写他想跟看门人攀谈,看门人竟指责他把车子起开。
如:“姚纳伛小腰”:任凭苦恼折磨 无处诉说的苦恼在折磨他剧烈疼痛的心
(4)跟一个青年车夫谈儿子,小伙子蒙头睡着了。
如:“想喝水吗?极力搭讪,亲切,认为有人能听”
“蒙头睡”:无动于衷,人世间竟没一点同情给他。
(5)描写姚纳只能向他的马倾吐痛苦之情。
●《项链》
“他感到很窘”
“他的脸色有点苍白”
“哎哟!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顶多也就值上五百法郎!……”
●《祝福》
四婶:“起初还踌躇,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
鲁镇的人们:“但笑容却冷冷的”
“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
“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 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特意寻来,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柳妈:“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
总结:《项链》玛蒂尔德:“性格悲剧”
《苦恼》、《祝福》:“社会悲剧”
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交流分析人物命运的异同
《祝福》:祥林嫂:抗争——“闹”、“捐门槛”
《苦恼》:逆来顺受
4、总结:
巴尔扎克说 ——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真正震撼人心的杰作,绝非纤巧之文章,而是那些蕴蓄广深、卓荦不群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