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让语文教学不鄙陋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Bloom,B,S.)在《教育目标分类学》 中提出的关于思维水平的六个层次:认识、理解、应用、分析、综 合和评价,被西方许多学者作为评价语文教学的逻辑活动水平的基本标准。
《教育的目的》指出: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所需要的是逻辑思维,分为发现的逻辑思维和被发现的逻辑思维。
科学的发现逻辑来自于教师这个层面,也来自于学生的层面。如果我们的教学只是建立在教师的设计层面,那么教师完全是一个人的教学,这样的发现逻辑是狭隘的。这种发现,如果是基于学生的学情分析,这个发现应该是有饱满的空间,这个空间就像一间200平米的房子,你想设计的完美一些大气一些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如果不是基于学生的学情,这个设计,就60平米的空间,很难看见高端大气,尤其是大格局的模样。也就是说,发现的逻辑,要随着学情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有真正的发现。一个名师,为什么面对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呈现的教学有变化,如果你询问他,今日听的和昨日听的不一样。他必然回答,学情不同,有的学情教的浅一些有的学情教的深一些。发现逻辑,更离不开学生的疑惑。 王跃平老师强调了“援疑质理”的重要性,让学生发现问题,老师要看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对学情有把握,教学教到什么度就会心理有数。
发现的逻辑,不是语文教师一个人的事情,也是学生与老师合作的逻辑。发现的逻辑,不是语文老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就一定产生教学共鸣,它更需要教师在教学现场,通过教学活动演绎学生的逻辑,寻求被发现的逻辑,这个被发现的逻辑,同样从属于学生层面,也可能是教学现场生成的教学内容这个角度。
在一个乡村中学听课,这个学校就是一个镇上的初中。听一个老执教《寓言四则》小群文阅读,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让你替换标题,你换成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回答,回答有指向内容的,指向主题的,指向语言特点的。而且,学生的回答的速度很快,短短三个月这个老师就把初一学生对语文的热情调动了起来,把学生思维的宽度打开了。教学的第二环节,对学生的回答做分类,学生陈述理由。回想,无论是第一个活动环节,还是第二个活动环节的推进,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这个老师都是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替换标题,不断说不断说。学生就会从不同路径去做一些思考,并且整合了四篇文章的共同点,这是遵循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初一学生的教学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的质疑力,让学生在三年里,敢于表达,敢于喊出不一样的答案。对于教学来说,这更是遵循规律,学生的思考总会有很多意外,预设是需要的,但是我们还要带着希望有生成的立场进入课堂,我们设计的内容不是挖坑,而是给学生足够大的空间。给予学生思维宽度和空间,发现更是给予我们教学的宽度和广度,我们的发现逻辑走到了哪一步,学生和教学的被发现逻辑也走到哪一步。
发现的逻辑、被发现的逻辑,产生于一个空间里(教室)和两个对象间(教师和学生),在演绎逻辑的世界里,我们发现这些逻辑之间无法割裂,相互依存,更是相互促进。
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自读”课型,当这个概念产生之初,教育界很多老师一片茫然,新事物的产生需要教育工作者去花更多的时间去探索。一篇自读课文,要不要教?如果不教,和自己都课外书有什么区别。如果教,教读和自读有什么区别?一大堆的困惑急需我们去思考,教什么在实践中,教师设计的空间设计有多大,学生发言的机会越多,想象越丰富。教师的设计空间狭窄,就不是自读课型。“自读课型”对于教师的逻辑思维要求似乎更高了。
读到此处,勾起了我必须用教学体悟来应证此书中这些话的正确性。很多老师执教自读课,想要用自读的方式去教,但是不小心就把话语权给了自己。自读的空间是学生的,学生如果不会回答,就显示这个设计的思维是学生够不着的。发现的逻辑就出现了问题,问题是出现在教师对逻辑起点要求太高,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实际。自读的空间,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尽量不发表思考,学生的表达到什么程度,都能接受。在此期间,教师会寻找到更好的教学空间,学生的发现逻辑就是这个起点,学生的被发现的逻辑,都在这个空间里,回顾上课过程,每一个学生的学情都能掌握,因为教师把机会交给了每一个学生,自己不去干预,这是更好的发现。在被发现的逻辑思维方式中,我们通过演绎的方法来验证具体的事物,看该事物是否会遵循既定的自然规律。这个自然规律的具体运用就取决于演绎逻辑④,于是产生了我们的教学反思,教学价值渐渐生成。
发现的逻辑和被发现的逻辑,在当下新教材的使用中,刚刚陈述了关于一种新的课型—自读课文的思维要求。那么对于另一种课型—整本书阅读的逻辑要求更高。一本书,寻找一个怎样的教学内容,这真的很难。但是,很多名家都已经做出了尝试。比如:徐杰老师的《草房子》的教学,抓住一个“美”,把草房子的美、人性的美、主题的美、语言的美一步一步推向了深处。⑤ 《书册阅读教育现场》,集合了很多教学实践。⑥这些实践集合了演绎逻辑的合理性可操作性。这样的说法,有点像归纳逻辑,但是更是表现演绎逻辑的重要性。归纳离不开演 绎,演绎也离不开归纳。一方面,归纳离不开演绎是指:当从现 实中搜集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时,演绎必须参与,穷尽所有可能 出现的个体,反之得出的结论将不具有归纳性。另一方面,演 绎也离不开归纳是指:演绎的前提由归纳结束时得出,通过这 一大前提,才有接下来的演绎推理过程,从而从逻辑上得出结论。离开了归纳谈演绎, 演绎就缺少了根据,成为无源之水。⑦
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这些逻辑关系,是不是不一样呢?长久以来,我们都认为:数学的教学注重思维,语文的教学注重语感,英语的教学注重活动。其他学科的教学呢?从时代特征剖析,语文教学也开始注重逻辑思维,英语教学从活动转向思维。很多的学科教学都开始了这样的实践,观察非语文的课堂,感觉到教育的学科不同,但是教育方向殊途同归,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
这个价值,很快就衍生到了学科与学科的课程,课程学习起初是选最感兴趣的,再后来是可以学到其他本领的课程,到最后再回到自己的强项。学生的课程学习是不断在做自我不断调整的,那么学生的逻辑思维在课程学习中又有了新的变化,这对于语文的发现逻辑和被发现逻辑,再一次提出了要求。但是,我觉得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学科做那些课程设计,都是离不开提到的这些逻辑。只要语文教学之路,一直重视演绎逻辑,语文教学就不会鄙陋,学生的发展也是终身的发展。
教育的目的,不是一个纯粹的结果。语文教育的目的,更不能用结果去总结。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当学生不再学生,他们还会运用到的思维去看社会,看人生百态。用语文的思维,与人交往,逻辑清晰,表达合理。
我们不断不断地收获惊喜,在惊喜中反思。当我们仰慕数学老师的思维时,我们更要坚定语文教育的目的,让学生的逻辑思维伴随其一生。
① 高航,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逻辑思维艺术, 课程教育研究 , 2018年第39期
② 阿尔弗雷德 诺斯 怀特海, 《教育的目的》,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③ 王跃平,《援疑质理 激活课堂的生命》,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④ 阿尔弗雷德 诺斯 怀特海, 教育的目的,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⑤ 徐杰 《精致语文》
⑥ 吴欣歆等 《书册阅读教育现场》 教育科学出版社
⑦ 陈妍,浅析贵南逻辑和演绎逻辑的关系, 大众文艺·文化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