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实
施
方
案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2021年7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推进劳动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落地、生根,扭转传统教育中劳动教育弱化的局面,促进教师高水准的劳动教育素养发展、学生高标准的劳动价值观建构、普通高中高品质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结合我校教育改革实际,申报创建“江苏省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具体方案如下:
一、项目内容:
为了切实发展学生的学习力、思维力、实践力等核心素养,并协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合理的劳动知识结构、良好的劳动技能素养、卓越的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兼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按照“立足学科融合,凸显学生为本,指向价值塑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课程设计理念进行系统建构(图1),通过学科教学的生涯规划教育、学科的劳动融合教育、学科劳动技能体验教育、学会合作劳动教育等,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劳动教育课程;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挖掘教师和学生更深层次的潜能,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培养的思想;在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素养、宽厚的知识面、敏锐的思维与判断力的同时,也注重个性化发展,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快速成长。
1.建构劳动课程体系
对于劳动教育的目标达成,可以分为“感知”“参与”“内化”“外显”四重境界,这四重境界是学生对劳动价值认知与劳动价值实现的不同水平级,它们相互联系,逐步提升又难以分割,对应于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课程。在南菁高中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已开设并将完善开设指向这四重境界的八个门类课程(图2):劳动基础课程,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相关,凸显劳动的基础性(如农作物的种植等);劳动前沿课程,内容与各学科、各行业前沿研究与发展相关,凸显劳动的时代性(如无人机与农保、3D智创等);劳动认知课程,内容与劳动的哲学属性及相关学科的劳动价值认知相关,凸显劳动的哲理性(如劳动与美、劳动创造美研究);劳动体验课程,内容与学生可具体观摩体验的劳动活动相关,凸显劳动的技能性(如油菜从种植到榨油等系列劳作);劳动实践课程,内容与学生团体协作能力和开拓进取的劳动实践相关,凸显劳动的实践性(如研学旅行的组织发起与全程自主实施);劳动创造课程,内容与学生创意物化与转化相关,凸显劳动的创造性(如智慧创造、创作型劳动微项目);劳动综合课程,内容与形成与发展科学、人文素养相关,凸显劳动育人的综合性(如跨学科劳动技能的养成);劳动文化课程,内容与融合德智体美劳进行育人并内化为核心素养的劳动活动相关,凸显劳动课程的育人性,促使劳动“文化”的内化,形成劳动的自觉意识(如劳动文化的区域特色研究与中学生劳动文化认同探析)。劳动教育最终要呈现受教育者(学生)劳动行为的外显,自主进行劳动实践与劳动创造(如学生自主劳动的行为表现与外显路径)。
2.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1)自主开发本校劳动教育项目与活动
①组织开展劳动节庆祝活动:在五一劳动节前后开展主题班会、专题报告讲座、知识竞赛、创意设计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发展学生的劳动意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劳动教育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②整合传统佳节开展劳动主题教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劳动者人民的生活气息和创造智慧在传统佳节时总能有淋漓尽致地呈现。春节团聚吃饺子(馄饨),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重阳节蒸糕,腊八节熬腊八粥……在传统佳节开展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劳动教育实践,不仅让学生发展劳动技能、提高劳动意识,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积淀人文底蕴,健全人品质,铸就家国情怀。
③设立学生劳动教育项目:立足学校地理大发现社团、学生发明家团队和科技社团,以地理、生物、化学、信息通用等学科教研组为主要依托,立足校园环境资源,积极开发试验田、实验平台,为学生劳动参与、劳动体验和劳动创新搭建舞台。鼓励学生结合生活挖掘劳动项目,发现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不便问题,组成相关项目组,进行研究实践、劳动探索加以解决。项目实施导师制,全程指导学生的相关研究实践、劳动过程纪要、劳动成果呈现等。学校还积极推进优秀创意劳动成果参评科技创新发明比赛。对优秀的学生科研成果、辅导老师学校给以表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劳动创新潜能。
④志愿服务项目:南菁高三毕业学子以自己扎实的学科知识为支撑,在高考结束后,组织志愿者教育团队,有偿为有需要的初中生进行课业指导,所获得的报酬全部捐献给希望工程。另有南菁高中优秀毕业生、现在北大、清华、复旦等著名高校在读的学子联合开设返校讲学活动,利用每年寒暑假,定期组织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教学模块含有:自我认识与情绪控制,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哲学的邀请,与社会学同游,历史学的初窥,物理学中的美学,数学与逻辑,散步与长跑,高三下学习生活指导等。学生志愿项目多采用小班小组化授课、讨论班、散步式思考、动手实践以及双语授课等教学方式,学生的劳动教育是最鲜活的教育案例呈现。
⑤设立学生劳动体验学术报告制度:课程设立“学术沙龙”,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定期劳动教育实践探索的学术交流,给学生展现劳动创意、劳动成果的机会,营造浓厚的劳动实践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劳动的主动性,把劳动意愿培养和劳动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与高校合作开发劳动教育项目与活动
我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众多国内一流名校优质生源基地校。学校与众多大学有教育合作关系,大学的一流实验室可以成为我校学生接受劳动前沿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每年暑期均组织夏令营赴电子科技大学、南航、南理工等名校,通过实地考察和学术报告会、暑期课程、专题研讨、实验室实践等方式,带领学生感受大学教育,认识高端智能劳动形态,拓宽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并引导学生对未来自主发展进行规划。
(3)与江阴众多企业合作开发劳动教育项目与活动
江阴市作为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有着众多上市企业,门类涉及科技、资源、能源、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企业。为了打破“学校教育与一线生产”之间的壁垒,让学生感受产业劳动对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变革,提高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产品的意识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产教融合”,南菁与江阴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如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法尔胜集团、江苏富仁集团、江南水务、河豚渔村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发并完善系列劳动教育项目与活动:
①南菁高中学生进企业、进农场社会实践活动。
②江阴大企业创新成果观摩活动。
③未来工程师培养体验项目。
④江南水务劳动实践。
⑤江阴市河豚渔村劳动实践基地调研。
3.建设劳动实践载体
(1)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是劳动教育实施的平台和载体。学校将深挖学校西花园已有温室大棚、绿地河塘等硬件基础,整合学生创意和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优势,结合学生劳动教育实践需要,将西花园打造成集物联网、沼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家禽、鱼类、生蔬瓜果养种集成,农业劳动体验与生态景观欣赏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在基地内可以承办责任田,负责灌溉、养殖、种植、养护等具体劳动项目,并尝试体验农产的收采、农产的产业链加工、农产的商贸等结合的一体化经营的劳动过程,丰富劳动认知体验,形成积极的劳动价值观。
(2)专用场馆建设
在劳动教育中,学生创新劳动品质的培养和劳动实践的参与是高中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创新和实践都离不开专用场馆与设施。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劳动课程基地专用场馆建设。我校劳动基地的建设本资金最大化利用原则,整合已经有的美育课程基地、微科技课程基地,建设劳动创造美的体验室与创作室,3D智创教室、无人机与农保、无人机实训室,建立劳动教育体验室、劳动创意设计中心等多学科融合劳动体验区。同时劳动基地建设中也与江阴大企业和国家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定期走进国家实验室,拓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劳动智慧。
(3)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劳动教育的内涵丰富广博,学校教育应当打开校门,积极对接社会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我校劳动教育与江阴的企业、农场、文化场馆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若干个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目前,南菁高中已经与法尔胜集团、九五部队远望号基地、江南水务、远景能源集团、徐霞客故居、江阴市博物馆、周庄生态农场等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定期去上述地区开展劳动实践和科学研究。
(4)劳动教育“宣传阵地”建设
①建设一个网站:基于学校的江苏省微课程基地有利条件下开发用于劳动教育的专用网站,即“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网站,同步推出微信订阅号。主要功能:开发关于劳动教育的网络互动课程资源;建立多维度的立体学习资源库和资源检索系统。配备多媒体计算机设备,申请网站和域名,建立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基地专题网站。构建“科学—实用—丰富—特色”的多维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基地资源体系,建设多维立体的学习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参与基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及时了解基地建设的相关信息,参与到基地建设中来。
②开发一条长廊:充分利用学校西花园规划的“劳动体验室”和“劳动展示室”的连廊处开辟一条宣传长廊,即“劳动教育科普知识长廊”。主要功能:展示劳动教育取得的成就,形成浓厚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基地文化氛围,激发学习欲望。
③创办一种校报:充分利用我校基地建设的部分教师及学生在宣传方面的特长创办劳动教育相关报纸,即“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基地校报”,及时发布课程基地建设动态,宣传基地建设情况,介绍基地设施设备,传播基地建设思想,普及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使全校师生关注课程基地建设,投入到建设的项目中,学生参与学报编撰,能提高学生能力。
4.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可以从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三个方面构建(图3),指导思想是以评价促落实,不断优化劳动教育方式,提升劳动教育实效。其中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评价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考量指标。
学校制作了《劳动实践任务清单》,结合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确定了“金”(侧重学工)、“木”(侧重园艺)、“水”(侧重养殖)、“火”(侧重厨艺)、“土”(侧重农事)的日常劳动实践任务列表,学生可自愿选择感兴趣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填写任务清单。通过完成任务,养成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家长可以参与学生的劳动实践,配合、支持并进行评价。学校依据学生的任务清单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成效进行评估和指导。学校建立了《劳动教育课程学生成长档案》,通过汇总《劳动实践任务清单》,记录学生的课程研修、劳动参与、科技实践、论文撰写、劳动成果、比赛获奖等整个劳动实践过程的情况,使劳动教育评价覆盖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的各个环节。
学校还积极组建由教师、家长、学生代表和社区代表、劳动实践基地代表等组成的劳动教育目标达成评估小组,对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教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小组依据学生劳动实践的内容,对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学生成长档案》设计星级评估指标,通过自评、他评等方式对学生参与劳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学生有序高效参与劳动实践。
评价体系充分强调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劳动品质,高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的劳动实践能力,提倡快乐学习、快乐劳动,灵活考核。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劳动成果,更注重评价劳动实践的教育意义,通过评价及时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及时微调学习方案,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建立自信、完善自我。
二、实施推进
1.建成省内一流、辐射全国的兼具基础性、综合性与创造性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作为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项目学校,地方政府在财政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学校发展预留的“西花园”已开始逐步进行劳动教育基地硬件建设。在省课程基地项目支撑下,学校将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整体规划,充分发挥校园融入江南山水的优势,立足劳动教育的基础性、综合性与创造性,着力打造省内一流、辐射影响全国的“田园式”劳动实践平台。
2.建构学科融合、“五育”并举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实现关键点在于劳动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拥有江苏省美育课程基地和江苏省微科技课程基地建设经验,构建了大美育课程体系和微科技课程体系。通过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将进一步丰富育人载体,健全课程体系,建构以校园值日劳动、农作体验劳动、生活技能劳动、志愿奉献劳动等为抓手的,学科融合、“五育”并举的劳动实践课程体系。
3.形成立足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家庭与社会合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模式。
劳动育人的价值实现需要落实到学生的劳动活动参与。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立足劳动教育课程,整合学校、家庭及社会劳动育人资源,搭建劳动育人平台,通过劳动观摩、劳动体验、劳动创造以及劳动成果分享等活动,让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塑造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初步成果
1、劳动教育科研成果
南菁高中劳动教育研究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已在核心期刊、省级期刊推广,近年来已有5篇(图4)和劳动教育课程与劳动实践相关文章在省级、核心期刊发表。
图4 近期发表相关论文一览
2、劳动教育示范基地
南菁高中劳动教育资源丰富,学校立足自身及周围的环境,统整了学科资源、周边资源、校友资源、社会资源,已经初步建设了一个立足校园及周边的资源进行劳动教育的新样态。2020年,学校获评无锡市感知生长示范基地,这是现代农业,科技化农业的表现。
3、劳动校本课程实践
南菁高中以劳动教育为载体,以学科融入为模式,开发了十多门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譬如由地理学科教研组开发的有理论课:气候环境对种植的影响”“传感器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传感器在家鱼生长中的作用”;实践课:“一串红的育苗和栽培”“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空间的盘查、丈量与制图”“太阳花、四季海棠校园布展,菊花的育苗与栽培”。生物教研组开发的操作课有“生物角度来分析适合南菁的植物栽培”“收割油菜并拔根”“鱼苗的喂养”。美术课开发的校本课程有“郁金香特点与种植以及插花知识”,信息技术课开发的校本课程有“无人机在现代农业中应用”,语文课开发的校本课程有“劳动成果与美学相结合”,理科教研室开发的课程有“用科技去感知生长的力量”,英语教研室开发的课程有“校园田野里的英语”等等。如此,多个学科的融入,多种校本课程的构建,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导向,推动了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有序、长效、高效开展。
四、思考展望
近年来,南菁高中通过多策并举来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质量和品质。主要包括:夯实基地、做强项目,五育并举、齐心协力,外学内练、做强做实,辐射带动、合作研修、国际合作、命运与共。
1. 夯实基地、做强项目。南菁高中目前是省微科技课程基地、省美育课程基地、省劳动教育高中课程基地,在校外与江阴市生态环境局合作又成立了“环境科普实践基地”。各基地的建立与整合,优化了资源,扩充了项目,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空间,有更好的学习与实践项目。
2. 五育并举、齐心协力。南菁高中着眼“全面发展的人”来建设劳动教育课程,如此“全面化”的指向在充分整合地理、生物、物理、化学、信息技术、语文、美术、体育、英语学科的同时也自然地把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融合在一起,基此也把多个学科的师资、智慧、基地整合在一起,构建了齐心协力育人的良好模式。
3. 外学内练、做强做实。南菁高中在校内有课程基地,在校外有实践基地。校内的课程基地是练习的场域,校外的实践基地是学习借鉴的场所。也即,南菁学子在学校的指导下,充分地把校外经验和校内实践结合在一起,把劳动教育做强做实。
4. 辐射带动、合作研修。基于南青高中劳动教育的成效,近年来周边一些学校纷纷到本校来参观学习、借鉴经验,如此让本校的劳动教育产生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此为基,我校与他们也签署了合作开展劳动教育的协议:双方共建、共享劳动实践基地、资源、智慧,一个学期联合举办—次合作研修活动。
5. 国际合作、命运与共。南菁高中是“国家汉办”实践基地,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8所学校建立有友好合作关系。合作双方每年都会互派学生到对方去参观学习。本校的劳动实践基地也是四国的留学生实践学习的重要场地,2018 年,南菁高中专门开辟200平方左右田地作为留学生实践的领地。双方在这里种下友谊的苗木,写下友情的祝福,相互交流有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构建起了命运共同体。
南菁高中的劳动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以劳动教育课程基地为平台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日益建立起来,劳动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了劳动教育的价值。但劳动教育进一步开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学校整合社会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劳动教育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有效指导,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融合的教育教学机制有待建立,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建立与学校现有教育教学体系融合的劳动教育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努力方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