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及定位
杨同官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摘要:全面素质教育下,中小学教育教学既要求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同时又需要兼顾学生个性化发展,即因材施教。不仅如此,还需要以学生的学业进步作为教学开展的切入点。各学科素养、能力均衡发展、升学率等均非常重要。其中,高中数学作为难点所在,也是教学管理中暴露问题较多的一门课程,尤其是对于文科生、理科生,尤其是对于数学基础水平较差的部分学生,显然成为了限制其学习进步的最大难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策略,往往就是采用题海战术的方法,以此来达到巩固和提升知识水平。本文就以新课改背景下的“导研式教学”为研究主体,全面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现状。
关键词:导研式教学; 高中数学; 问题分析
《老子》中有这么一句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这句话的具体含义,大家也一定都明白。在当前这样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数学也已经逐步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当中,我国在教育领域上的改革进程也逐渐加快,其中高中数学就是重点改革项目之一。“导研式”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应和了新课改的要求,它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的注重高中学生的独立思考应用能力,这对于在应试教育环境背景下的高中学生而言,实属不易。总而言之,“导研式教学”模式的广泛运用,标志着我国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 “导研式教学”的课堂特征表现
(一)“导研式教学”课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导研式教学是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出现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之一,就目前许多地区的教学实践情况来看,还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目前在江苏许多高级中学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施、实践。在导研式教学中,尤其是在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自制力才是关键因素,必须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自制力,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并不是老师的事情,在这一问题上,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
(二)“导研式教学”课堂师生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是主体、数学老师是辅助。我们都非常的清楚,在新课改教学之前,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老师在高中教学中,完全处在一个主体的地位,老师就是学校教学的主心骨。然而,在导研式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这种主心骨地位已经不复存在,在这个过程中,数学老师起到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探索框架,老师适当的对学生加以指点,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帮助和引导学生在这个设定的基本课程框架内进行自我能力的探索。
(三)“导研式教学”课外课内教学一体化
只有充分实现数学课内课外教学的一体化,才能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及成绩的提升。在以往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基本都是课堂上学习知识,课后学生做些适当的练习题,完全属于那种填鸭式笨拙的教学模式,模式单一、效率低下。而“导研式教学”模式不仅让教学具有课内课外一体化,同时还具备了积极探索性,学生在课外也可以查阅相关的参考学习资料,学生也可以学到课堂内没有的新知识。
二、 “导研式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高中数学教学实施“导研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自我监督与学习能力。通俗点来理解,导研式教学的本质就是问题探究。一般来说,问题探究性实际上属于导研式教学的本质所在,因为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要让主客体全员参与其中,基于问题本身逐层探究归纳。换言之,近年来导研式教学之所以在课堂教学领域普及推广,恰恰体现出了组织教学的核心思想,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既定策略方案。不仅如此,基于问题的探究式解决,予以延伸,拓展问题,并反思总结。如此以来,更加有助于学生们及时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其次,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与彼此反思,加之教师的课堂引导和汇总,更能直观审视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所在。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中,时常形成一种极端现象,让很多老师束手无策。对于数学成绩好的部分学生,依然成绩好,对于数学成绩偏差的学生,依然成绩差,即无论怎么教学并无法直接改善。具体来看,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大多频于应付,即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认为自己的学习是为自己而学,反而更好的为了满足家长和老师的要求。这种状态并非短期内能形成,而是长期积攒而来。故此,必须从立足日常教学实际来调整。关于导研式教学的现实意义和固有价值,上述已经阐明。总的来讲,新环境下的确可以改善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的氛围,包括教师的观念,学生的学习目标。通过导研式教学管理,可以不间断的让学社们认清自己、审视自己。
三、“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以往的教学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数学教师,在面对全班学生最大限度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但一般均比较侧重于对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较好的部分学生。准确地说,很多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本都是依照中上等的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展来组织教学,包括数学思维培养、章节知识体系、难易度的递增等。简言之,就是对课堂上所有学生的教学管理兼顾性依然远远不够,缺失针对性。总之,高中阶段,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最为突出。个人认为,两极分化实属正常,但现实中我们可以做的更好,只有贯彻因材施教理念才能起到实质性的改革效果。近两年,在课堂教学中,一直遵从探究教学的形式,即基于问题导向与分层设计课堂,切实引导和控制,以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作为基准点,效果相对突出。
(一)实践推进
关于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传统教学方法下固有弊端的改进方面,需要结合实际来综合对比。如下述表3-1所述
表3-1 “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及其基本框架
教学 |
教师 |
学生 |
提出 |
①提供问题情境及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②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的策略及方法。 |
①探究问题。 ②问题具体化、系列化、结构化。 |
解决 |
①引导学生做好准备。 ②搭建探究问题支架。
|
①复习或者回顾知识理论。 ②明确思路、方法、策略。 ③合作探究,巩固知识结构。 |
巩固 |
①结论。 ②训练材料。 |
①针对性的梳理、辨析。 ②变式训练。 |
拓展 |
①反思总结。 ②后续探究问题的方法、策略。 |
①提出自己的新问题。 ②回顾与总结学习方法。 |
上述图表为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基本运用框架,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出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二)“导研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详见图3-1
图3-1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课程规划
(三)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如上所述,最核心的就是明确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明确并非简单的课程编排,更多是对于班级学生而言,即课堂学习参与程度。正因如此,再次结合上述图3-1的课程规划来看,建议教师应尽可能想方设法为班级学生们的学习创设一个有利的平台。
(四)日常巩固与理念渗透
新教学模式推行下,仍需要最大限度立足学生实际,这一点上述已经阐明。故此,在日常教学及课堂管理中,注重理论实践的融合程度。为了保证教学组织的效力度,建议仍坚持以布置作业的形式。但是,课后作业不可随意布置,包括课前作业任务也不例外,都需要围绕着本章节教学内容的问题与方法探寻来布置。
(五)“导研式教学”中强化问题引导
尽快完善教学管理与考评体系,重点以学生这一主体作为对象。结合日常的成绩测评,教师可尽早发现学生们的不足以及普遍问题。如此以来,清楚知道学生们需要什么,哪些方面需要重点补充。
此外,转变课堂教与学主体关系及位置的同时,且不可放纵学生。有句老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方圆。首先,切不可为了目的性教学而进行教学,防止形式化演变。其次,切忌盲目追求教学绩效。最后,给足学生们学习自由的同时,更需要强化监督机制。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实际上很有兴趣,准确地说,就是值得静下心来去探究,因为数学奥妙无穷,每一个难点、每一个新颖点,均会激起探究的欲望。不同层级水平的学生对比来看,面对同一难度的数学问题,优秀的学生可以轻松解答,并顺势深耕教材,彻底吃透知识体系。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侧重思维引导,即以理解为主,并且在解答的过程应设定“导研+层级”意识,就是指尽量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效能感,增强课堂高效互动。
(六)转变课堂角色 营造课堂气氛
第一步,转变课堂角色,即学生学习主体性,教师教学引导性。通俗点来理解,就是教学互动,即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行为。通过互动,可以促进彼此间的了解,有助于老师深入了解学生,也能够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如此以来,基于互动者间的信息传递与相互作用,立足实际发展需要,创设情境,开展专题教学与互动活动。第二步,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在职教师中,大家在交流中均多次提到,普遍认为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学习参与与主动积极提升的重要性。对于教师来说,应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结语
文章主要概述了“导研式教学”这种新形势下的教学手段,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探究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导研式教学”的运用情况及其效果,最后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意义的注意事项。总之,“导研式教学”所坚持的就是“以学论教”、“以研论导”等根本原则。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而“导研式教学”最大的现实价值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策略。
参考文献:
[1] 杨建仁.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4,(14):175-176.
[2] 于柏柱.导研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1):26.
[3] 李芹.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11):94.
[4] 黄维洁. 高中数学的“导研式教学”设计及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4).
[5] 潘宁宁. 基于"导研式教学"的高中数学课堂实践[J]. 数学大世界旬刊, 2017(9).
[6] 丁红星. 导研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19):56-56.
[7] 郭贵生. 浅议数学“导研式教学”的实践探究[J]. 情感读本, 2018(11): 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