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顾山实验小学 冷月霜
《自相矛盾》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本单元正是教材以落实思维训练为主题的单元。
《自相矛盾》,全文如下: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本文选自《韩非子·难一》,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理由前后抵牾,不能自圆其说。这一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
一、在读懂故事中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所选文章全篇71字,其实就故事本身而言只有53字,将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清清楚楚,人物的言谈举止、对话理念描写得栩栩如生。课文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叙述了主要事件:一个楚国人在卖盾和矛时,一边夸耀自己的盾坚不可破,一边又夸耀自己的矛无坚不摧,有个围观的人问他,若是用自己的矛攻击自己的盾会怎样,结果他无言以对。第二层是最后一句话,点明了由此事引发的议论: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人物:鬻盾与矛者、隐含围观者、作者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楚地
起因:楚人鬻盾与矛
经过:叫卖与质问
结果:鬻者弗能应
文章的奇妙之处在于整个故事的发展几乎由对话来支撑。
第一句是为了卖盾,“誉”即赞美,夸赞,对于盾的赞美之词,莫过于“坚”,为了强调其“坚”,鬻者将话说到了极致——“物莫能陷也”。
第二句是为了卖矛,而对于矛的赞美之词,莫过于“利”,为了强调其“利”,鬻者继续之前的作风,将话说到了极致——“于物无不陷也”。与前面不同的是,此处用了双重否定的“无不陷”,更进一步加强了肯定的语调。
但凡叫卖者都会尽其所能来赞美所卖之物,而同一鬻者前后叫卖句式相同,内容上却是针锋相对:“盾之坚”对“矛之利”,盾的“莫能陷”对矛的“无不陷”。而为了补充说明自己盾与矛的“坚”与“利”,叫卖者想当然地开始过誉——“物莫能陷也”“于物无不陷也”,却为自己挖了一个填不了的坑,也给后来的责问发难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故事的高潮则在于“或曰”,韩非的一切铺垫,都是为了此处的有力一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思辨过程堪称精妙,而后来诸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之类的思辨模式从中受益也是自然的。
故事的结局:其人弗能应也——面对纠结于“或曰”之问中的鬻者,大获全胜的韩非俨然真理在握: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二、在悟得寓意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读来很有趣味,给人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比如,一个“誉”字,就可以让人想到卖者那自吹自擂、得意忘形的模样,与此同时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后发现,卖者具有一双“肉眼”,只看到了盾和矛各自的优点;“何如”一问,能让人联想到围观者质问卖者时从容不迫的样子,与此同时发现围观者具有“心眼”,看出了卖者的“漏洞”;“弗能应也”则使人想象出卖者无法回答时的尴尬和窘态。在这个成语故事的背后,作者则是具有一双“慧眼”,他看到了一个道理,矛和盾是不可同时而立的。
课文插图描绘的是卖者和围观者对话的场景。图中围观者质问卖者的神态、动作,以及卖者哑口无言的尴尬模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意,并引发我们对卖者言过其实前后表述自相矛盾的行为的反思。
在借助注释、插图理解文言意思的基础上,回扣上文,思考“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这是课后练习的思考题,是学生思维的难点。用上“如果……就……”的句式讲清楚这个楚国人说话前后自相矛盾的两个方面。再观察插图,通过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想象人物无言以对的尴尬和窘态,揣摩人物的心理和可能会说的话,进一步感悟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既提高了议论说理能力、提升了思维的深刻性,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寓意,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道理的教育———一个人说话或做事不能前后抵触,实现言意兼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