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北漍中心小学 赵静娜
《自相矛盾》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出自《韩非子·难一》。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善用浅显的寓言故事形象地体现对社会的深刻认识。《自相矛盾》讲的是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夸耀自己的盾无比坚固、矛锋利无比,当别人问他拿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会怎么样时他哑口无言的故事。讽刺了说话、做事互相抵触或前后不一致的行为。《自相矛盾》是人们在辩论尧、舜是否为明君、圣人时所用的例证,其中的逻辑悖论已成为后世经常引用的例证。
《自相矛盾》作为本单元的首篇课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语言精炼,层次分明。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寓言故事全篇仅,但语言精练,富有趣味。全文共有五句话,第一句话讲的是楚人夸奖自己的盾“物莫能陷也”,第二句话讲的是楚人夸赞自己的矛“于物无不陷也”,第三句话是围观者的诘问,第四句是故事的结尾,第五句是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全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前四句,叙述了故事主体;第二层为第五句,揭示寓意。该文言简意赅,说理深刻,既符合常情,又能体现思维的含量。教材如此编排既是想让学生明白故事中阐述的道理,又是借助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学习文言文,感受中国古人的智慧。
二是任务明确,指向不同。“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本课中,这一要素的落实主要体现在课后习题中,四道习题有的指向语言积累,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涌课文”:有的指向学法指导,如“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有的指向思维力培养,如“想一想‘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有的指向口语的表达,包括“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这几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读背课文、猜测词义,思辨明理、讲述故事都是为了更好地、更深入理解文本,感受人物的智慧。
三是图文并茂,思维并举。教材配有插图,描绘的是楚人与围观者对话的场景,图中围观者质问楚人的神态、动作以及楚人哑口无言的尴尬模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意,并对楚人言过其实,前后表述自相矛盾的行为做出反思,引导发现楚人思维的混乱,领悟寓意,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思维过程及其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寓意深意上的重要作用。
《自相矛盾》是一则文言文,情节并不复杂,短短五句话,将楚人鬻矛与盾遭人质疑后哑口无言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其中,“其人弗能应也”是故事最具思维张力的冲突点,课后练习也正是以此设问,撬动学生思维活动的。我们可以以此为触发点,在探究原因之前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将楚人鬻矛与盾的画面具体化、细节化。重点想象遭人质问前后,楚人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有什么变化,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并读好相应的人物语言。遭人质问前,楚人要推销自己的矛与盾,必定要大力宣扬矛、盾的过人之处,所以他说话时应该抬头挺胸、充满自信,神情应该是得意扬扬的,可能还会跷起大拇指。在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时应将重音落在“坚、莫”“利、无”这几个字上,强调矛与盾的优势。遭到质疑之后,楚人发现自己的话前后冲突,一时哑口无言,这时楚人的表情应该是茫然、尴尬的。通过想象形成的故事画面和语言氛围,创设了思维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自相矛盾》中,楚人遇到的困境是如何卖出自己的矛与盾,在他看来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尽量放大矛与盾的优势。他的推销分两步走,先说“吾盾之坚”,再说“吾矛之利”。他的错误之处在于只看当下,而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厘清“吾盾”“吾矛”和两个“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没有清晰地界定两个“物”的外延。楚人说“物莫能陷也”,此处的“物”,是忽略了自己的矛的;而在“有的人”看来这个“物”应是包括楚人的矛在内的所有东西。如果没有接下来的第二句推销语,楚人还不会犯错,但“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一出口,逻辑悖论就出现了,因为他所认为的“于物无不陷也”之“物”根本没有将自己的盾考虑在内,或者说他根本没有将两句推销语前后联系起来考虑。根据矛盾律的界定,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可能都对,一定有一个是假的。于是,“自相矛盾”就出现了。楚人的思维属于简单思维,而“有的人”的质疑,则是在严谨、缜密思维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教学时,我们可以用演一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角色扮演,将楚人遇到困难、寻求策略的过程说得清楚、直白,将质疑者在开口前的思维过程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完整呈现。这样,文中的简单思维和缜密思维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因为楚人的愚者形象捧腹的同时,也懂得了思维的缜密性:要避免成为楚人一样的愚者,就要将自己的思维过程视作一个整体,厘清前后表述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