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智慧《田忌赛马》 ——学习新课标,设计新任务 2023-10-01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庄梓辉

“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其中的“思维过程”是指在人脑中进行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过程,因此“思维过程”并不是昭然若揭的,而探寻文本中人物的“思维过程”也会是落实这一语文要素的难点。但细读本单元的课文(以《自相矛盾》与《田忌赛马》为例),你会发现人物的“思维过程”都是有迹可循的,这也是课文编排的精妙之处。
(一)《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选自《韩非子•难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过度夸赞自己的矛和盾,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作者在故事最后顺理成章地引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这一道理,我们也常常把关注点聚焦在这一道理上,默认路人的质疑是理所当然。如果面对“路人为什么质疑”这一问题,很多人可能并没有过多的思考。课文以一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将故事推向了高潮,却又戛然而止,路人的思维过程只字不提,却又处处提及。
故事中楚人是一个卖矛和盾的人,为什么不是卖别的呢?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矛”与“盾”这两样事物,矛是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而盾是作战时遮挡矛这一类利器时用的。矛、盾交锋的结果不是盾被矛刺穿,就是矛被盾折损,当然也可能会二者皆有损伤,但绝不会出现二者皆无事的情况。
楚人为了叫卖自己的矛和盾,用尽夸赞之词,以“吾矛之利”突出矛的尖锐,以“吾盾之坚”突出盾的坚固,本无可厚非。但他在后面又加上了“物莫能陷也”和“于物无不陷也”,这就为自己挖了一个坑,为路人发问提供了依据。根据“矛”与“盾”这对事物的特殊性质,楚人口中的“刺不破的盾”和“能刺穿一切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路人发问前一定在脑中已经演绎了一遍。
此时,“矛盾”已不仅仅是一对兵器,也是生活中许许多多相对立的事物,我们层层解析路人的思维过程是为了让学生认识矛盾,发现矛盾。正因为有盾的存在,矛才会力求其利;正因为有矛的存在,盾才会力求其坚。矛盾彼此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二)田忌赛马
读《田忌赛马》,我们都会感叹于孙膑的足智多谋,孙膑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帮助田忌赢得了比赛。孙膑是如何想出这个打破常理的计策的呢?课文并没有明写孙膑的推理过程,这正好是学生揣摩孙膑思维过程的契机。
孙膑在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的脚力都想差不多,而且都能分为上、中、下三等,这是我们还原孙膑思维过程所能抓住的重要线索。从后文田忌与齐威王赛马过程描写中,不难发现比赛规则是三局两胜,只要赢得两场比赛,田忌就能胜出。孙膑先让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输了一场,随后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田忌的马都比齐威王的马高一等级,田忌连赢两场,最终取胜。
那么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一策略是不是会百分之百取胜呢?文中孙膑向田忌献计时用了“保证”、“胸有成竹”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孙膑已是胜券在握。他怎么能保证没有意外发生呢?田忌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有没有输的可能?对于这个顾虑前文已做了合理解释,大家同等级的马脚力相差不大,如果脚力相差悬殊,那这一计策都没有用武之地了。那么,齐威王会不会中途发现而见招拆招呢?这显然已在孙膑的考据范围之内。第一场田忌输了比赛,他“不动声色”,田忌反应会让在场的人认为这是输掉比赛后的正常反应,也许田忌对接下来的比赛不抱什么希望了。第二场,田忌赢了,他却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流露出计谋奏效后的狂喜,齐威王可能也会认为田忌只是侥幸获胜。直到第三场比赛结束,田忌才露出满意的笑容。由此可见,孙膑的妙计还要配合一场心理战才能做到滴水不漏。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孙膑超常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筹能力,在短时间内进行敌我分析,继而快速地谋划布局,可谓拨草瞻风。
其实,像这样的智慧故事还有很多,例如《曹冲称象》、《司马光》、《围魏救赵》等,读的时候都可以试着问一问为什么,那像智者一样去思考,发现故事背后隐藏的巨大的智慧。
以上两篇课文中的智慧人物的思维过程看似留白,却又隐藏在字里行间,为的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习人物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解读时要拿起“放大镜”,关注文本中一些重要事物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故事中人物的外在表现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