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智慧《田忌赛马》 ——学习新课标,设计新任务 2023-10-01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江阴市长寿实验小学 王凯磊

  我们先来看《自相矛盾》。这篇仅有71字的文言文,以事情的发展顺序,揭示了“说话或做事不能前后抵触”的道理。文言文很简单,通过反复诵读、配合插图,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文章的逻辑思维是很严密的。从楚人的“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和“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到旁观者指出漏洞“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最终达到作者的评价“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众所周知,先秦有两个“故事大王”,一个是庄子,一个就是韩非子。寓言故事的好处在于能够用有趣的故事揭示深刻的道理。相较于庄子的浪费洒脱,韩非子在处理语言的时候更注重严密性。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楚人是在给自己“挖坑”。这个坑在下文肯定是要有呼应的,那就是“弗能应也”。那谁让楚人跳坑呢,就是旁观者“或(有人)”。这个“或”就是楚人的“破壁者”。“破壁者”不能强攻,需要找到对手语言或者行为上的漏洞。
  理清了文章的逻辑和思维方式,我们回头再看韩非子。本文选自《韩非子  难一》。在课堂上介绍人物时,韩非子往往是一分钟带过的,反正关于韩非子的细节到了高中历史会细讲,用不着语文老师操心。但是《韩非子》中《难一》章节引起了我的兴趣。首先这个“难”字应当读第四声,有“困局”的意思。既然是“困局”,文中显然是被楚人遇到了。我们笑话楚人的时候,谁能保证自己不会变成“楚人”呢?每个人都会遇到“难”,楚人遇到了“弗能应也”。假设学生是“楚人”,如何说,如何做才能做到没有逻辑漏洞呢?
  不妨把学生分成“面壁者”和“破壁者”。面壁者重新组织语言来介绍自己的产品,破壁人寻找对方的语言漏洞。既然推销,自圆其说很重要。在理解文本逻辑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更加严密的逻辑语言,让学生在思考中开展逻辑思维体验,能够较好地帮助他们做好逻辑思维训练。这也印证了单元导语页所说,“穿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不仅要在“今天”的课堂中思考,“昨天”作者给予我们的启示和内涵,在“今天”了解文本的内在逻辑线索,更要为“明天”的学习生活提供必要的逻辑思辨能力,做好自己的逻辑的“面壁者”。
  再看《田忌赛马》。上面《自相矛盾》中,我们知道自己要避免成为“楚人”,但人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有言行疏漏之处,无法行程完整的逻辑闭合,就导致了被人“破壁”。但我们看《田忌赛马》,出场的三个人田忌、齐威王和孙膑,其中并无“面壁者”,其逻辑关联又是什么呢?
  光看题目,我就觉得挺有意思——《田忌赛马》。明明是孙膑在出谋划策,帮助田忌赢得了比赛,不该叫“孙膑赛马”吗?再不济,齐威王也是东道主,叫“齐王赛马”也比“田忌赛马”贴切一点。田忌在文中仿佛是可有可无的工具人。
  然而,就是这样的工具人,揭示了《田忌赛马》这篇文章的逻辑内涵。本文改编自西汉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本列传中介绍孙膑的部分仅800多字,又分为“被诬受刑”“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四个故事。可见,太史公安排“田忌赛马”这个故事,旨在突出孙膑的智谋。但既然编者定题为“田忌赛马”,田忌的工具人身份就起到了逻辑串联作用。
  从一开始田忌与齐威王赛马而不胜,到孙膑通过观察而建议田忌改变马的出场顺序,以至于最终田忌赢了齐王。所有场面上的事,全是田忌在做。为什么?因为田忌是齐国大将,孙膑是门客,只有田忌才有资格和齐王赛马。但是课文中也说,田忌对孙膑非常赏识。因为“赏识”,所以孙膑的建议田忌是听的。这背后就包含着田忌对孙膑的信任,这也是伏笔。
  那么我们以“田忌”作为逻辑关键点,从他“第一次赛马失败”到“听从孙膑劝告,调整顺序”,再到“第二次赛马赢了齐威王”。两次比赛,转败为胜的关键点就呼之欲出了——孙膑。我们往往以孙膑的计谋为逻辑点,纠结于思考双方三等马的不同顺序。田忌和齐威王第二场比赛马的出场顺序变化固然重要,但我认为仅仅是赢得一场比赛并不能说明孙膑的高明之处。纵观全文,孙膑的智慧不仅在于观察马,调整马,而在于观察人!
  先说赛马。赛马的规则看似是逻辑严密的,简简单单,三局两胜。但是孙膑发现了这里有漏洞——没说不能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加上通过观察,孙膑发现了双方马之间的脚力其实差不多,那么就可以先用“炮灰战术”消耗对方的上等马,再用己方较好的马去对战齐王第一档的马。这就是孙膑“破壁”成功了,他打破的是规则的漏洞。
  再说孙膑的高明之处。在“田忌赛马”前,孙膑是被庞涓所害,差点丧命。他要复仇,但是阶下囚复仇何其难也。所以他是有计划的:先逃出魏国,再做了大将田忌的门客。然而,做一个门客尚且不够,他需要的是引起君主的重视。所以,他在田忌帐下一定谋了不少计策,以至于“田忌对他很信任”。这份信任很重要,因为田忌不仅是大将,也是齐国宗室,这就让孙膑有机会见到齐王——隔着马场。这场比赛,田忌很配合地输了,输了就要翻本,想要翻本孙膑就有主意。田忌能赢,齐王是没想到的,所以“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田忌的马几斤几两,齐威王是有数的;田忌几斤几两,齐威王也是有数的。凭田忌和他的马想要赢,很难,所以幕后一定有人出谋划策。“田忌如实相告”,引荐了孙膑,齐威王一看孙膑既然能破了赛马的“壁”,那也能破战争的“壁”,任命他为军师。
  孙膑实在是高!他不仅“破壁”赛马规则,赢了赛马,更以“田忌”为弓弦,“赛马”为箭,破了齐国阶级壁垒。正常过程,丝丝入扣,水到渠成,天衣无缝。不仅让自己得到提拔,又让原主田忌赢了比赛,又有引荐之功,更让齐王喜提人才,做到了“三赢”。《田忌赛马》如仅以“马”论,格局失之以小,若以“人才”论,方见太史公笔力雄健。
  我总是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为什么缺乏逻辑性,近些年,我们大量使用思维导图,借助学科整合,通过学习任务群等多元并举,增强了语文课堂的思辨。语文课堂的“壁”,由来已久,也许正如《田忌赛马》中的规则一样,大家如果都因循守旧,我们终不能有所进展。但如果我们能够一次次地思考,从再长远,再广大一点的视角去看待语文,我相信,语文的“壁垒”是有人能够去破除的。


  • 阅读(51)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