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智慧《自相矛盾》 ——学习新课标,设计新任务 2023-10-01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申港实验小学  周洁

《自相矛盾》是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以简练的语言,简单的情节,鲜明的形象,讲述了一个人卖矛与盾的故事。全文如下:

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本单元一共三篇课文,皆与思维训练有关:《自相矛盾》是一则呈现逻辑思维现象的寓言故事;《田忌赛马》是一则有名的谋略故事;《跳水》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重点讲述船长临危不乱的思维过程。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笔者对此文从词语本身、文化底蕴、语言表达三个角度解析“矛盾”,感受文本不同层面的思维过程。

一、词语思维解读

首先来解析“矛盾”这个词语,了解其形成的思维过程。“矛”和“盾”原本是古代战争中的常用武器。在我国,盾的出现似乎要早于矛,传说远在黄帝时代就有了盾。神话传说中刑天就是一手操干(盾),一手持斧。事实上,古代将士在作战时,通常也是左手持盾以掩蔽身体,右手持刀、矛或其他兵器击杀敌人。如果所持之盾能抵御一切进攻,所握之矛又能攻陷一切防御,自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矛的进攻性和盾的防御性形成了对立,所以这两个原本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放在一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表示状态的词——矛盾。

当个体的言行出现前后不一或相互抵触的状况时,就可以说“自相矛盾”了。

二、文化思维解读

要解读《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必须回到源头,了解其成文的思维过程。本文选自《韩非子·难一》。韩非子的寓言常蕴含着深刻明切的哲理,他可以根据常见的生活现象来推演出深刻的道理。韩非子对于逻辑性有着严密的要求,他的文章大多直接作为策文呈现给国君,文章多是他的谏策之言,有很强的针对性,对解决现实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篇《自相矛盾》所刻画的的“楚人”所代表的是社会上不讲实话,违背规律的愚者,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批判性。

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难一》的相关信息:难,是辩难的意思。是一种当时特别流行的言说行为。全篇相当现在的论文,也有点像辩论赛上的发言,共有九章,每章都是先列出被“难”方的言论与相关事实,然后一一驳斥,亮出自己的观点。这就不难理解教材编者为何把《自相矛盾》放在本单元了,思维训练正是本单元的教学要素。

三、语言思维解读

知道了《自相矛盾》这个故事的起源,我们就要对文本的语言思维进行解读。本文共4句话,71个字,篇幅短小精炼,但是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交代清楚了,还是在最后揭示了道理。

第一句是为了卖盾,对于盾的赞美之词,莫过于“坚”,为了强调其“坚”,鬻者将话说到了极致——“物莫能陷也”。

第二句是为了卖矛,而对于矛的赞美之词,莫过于“利”,为了强调其“利”,鬻又将话说到了极致——“于物无不陷也”。与前面不同的是,此处用了双重否定的“无不陷”,更进一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鬻者前后叫卖句式相同,内容上却大不相同:“盾之坚”对“矛之利”,盾的“莫能陷”对矛的“无不陷”,“物莫能陷也”对“于物无不陷也”。却为自己挖了一个填不了的坑,也给后来的责问发难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故事的高潮在于“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这种发现人物语言漏洞的思辨过程十分巧妙,且让人忍俊不禁。

故事的结局:其人弗能应也。面对纠结于“或曰”之问中的鬻者,以“弗能应也”收场,此时无声胜有声,再多的描述都抵不过沉默。

最后,作者点明寓意: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面立。故事的真正内涵在于此。

  • 阅读(46)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