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石桥中心 夏磊
单元要素解读:“具体事例”“观点”最容易迷惑我们。一提“具体事例”,我们就会想到“用具体事例写”,进而联想到“怎么写清一件事”“如何选取典型事例”等等。“观点”的迷惑性在于前面的“说明”,“说明”与“观点”放在一起,一下子想到了“说明性文章”和“说明方法”,某一类说明性文章,典型的结构就是提出观点(或者说“问题”),接着用列举事例证明观点。再把“说明观点”与“具体事例”放在一起,可能我们的思路就直接奔着“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这一目标上去了。可是我们看看六下第五单元的课文,《文言文二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明显不是说明性文章,《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也只能说是科幻小说。继续抓关键字词,现在只剩“体会”和“怎样”了。“用事例说明观点”就是文章的表达方法,编者已经直接告诉我们了,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是“课文用了哪些事例说明了什么观点”,而应该在“体会”和“怎样”上。首先解读“怎样”,“怎样用事例说明观点的”可以分解为这样两个小任务:(1)什么样的事例才能恰当说明观点?(课堂上一定不要只说“典型事例”四个字!那仅仅是概念,概念学生没有深入理解毫无用处。)(2)怎样安排这些事例的顺序?再解读“体会”,“体会”不是“初步了解”“初步感受”“初步学习”,也不是“了解”“感受”“学习”,六下六个单元,三个单元要素中用了“体会”——“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感情的”“体会人物品质”。其他单元或用“了解”,或用“感受”,或用“理解”,或用“把握”。“体会”意味着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明白“怎么用”和“为什么这样用”两个层面的意义。
依据对单元要素的解读,把它放在单元课文中,基本教学思路应该是:
一:把握观点,梳理事例。(课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课文用了哪些事例说明这一观点?)
二:辨析事例,体会表达。(课文为什么要选取这些事例?不用事例能否说明主要观点?)
三:设置情境,迁移表达。(想一想,学习生活中,某一刻你突然领悟了什么道理?你又是如何领悟的,这个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几件很重要的事,把这些事例写出来、写清楚。)
再来看看第五单元四篇课文,具体验证上面教学思路,看是否可行。
1.《文言文二则》
《学弈》的观点是“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选取的事例是:两人学弈,一人专心致志,另一人三心二意,两人学习结果截然不同。文章只用了一个事例就得出了观点,为什么不用两个事例呢?因为小古文的篇幅限制吗?肯定不是。《学弈》中所选取的事例好在有对比,对比的作用就是突出。再选取一个事例,一来重复没必要,二来效果没有前者好。因此,只要事例选得好,一个事例也能说明观点。“迁移表达”似乎没什么必要,借助注释,能把故事说清楚就可以。
《两小儿辩日》从整体说,只有一个问题:太阳离人的距离是早晨近还是中午近。所以它的结构是“提出问题——举例说明——得出结论(虽然结论是‘孔子不能决也’)”。从段落看,两个小孩都有自己的观点,且都有自己的道理——准确地说,是从生活经验中得出观点,并未提及任何“具体事例”。套用上面的教学思路,不太靠谱。《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不用事例也能说明观点,前提是你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得别人无法反驳。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可以说这篇课文就是为单元要素量身定制的。课题即观点,课文开头简要说明观点,三、四、五自然段分别选取“波义耳制成酸碱试纸”“魏格纳系统整理了‘大陆漂移学说’”和“阿瑟林斯基研究脑电波与做梦的关系”三个事例说明观点,结尾呼应开头。严格按照“提出观点——列举事例——强调观点”的结构行文。“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课后思考题二)对应环节二,只不过“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还需要我们细化处理——辨析事例——为什么是三个事例,一个或者五个行不行?为什么三个人物的国籍不同,只从一个国家选取事例行不行?三件事发生时间相同吗,选取同一时间段的事例行不行?“每件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除了要看到浅层的时间顺序,还得研究三件事之间的过渡——“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例”“更有趣的是”——这些语言跟具体事例没什么关系,却跟一篇文章的结构与表达有重要关系。“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小练笔)对应环节三。当然,学生写小练笔时,不能直接把情境丢给他们就什么都不管,要么在课堂中顺势而为,比如讲到文中三个事例时,顺势提一句,“假如让你写‘有志者事竟成’,你会怎么选取事例?把你选取的事例拟出来,和同学交流讨论。”要么在练写前,再次明确要求,强调方法。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编排了“阅读链接”《詹天佑》。人教版课标本、苏教版、北师大版等教材都编排了这篇课文,其中北师大版课后一道思考题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列出本文的提纲,体会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的”)——这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思考题“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是同样的意图。《詹天佑》一文“具体事例”肯定有,要说观点,只能是“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这样看来,“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3.《表里的生物》
以前初看这篇课文与单元要素的联系时,一头雾水,搞不清楚编者意图,所以只能依据课后思考题解读课文。《表里的生物》课后安排了三道思考题:
(1)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读相关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也有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
怎么看,都像是在说“用一件事表现一个人”。有了《詹天佑》一文做铺垫,我突然明白了《表里的生物》与“用事例说明观点”的关系了。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观点”就应该是一个道理、一次启发,比如“有志者事竞成”“玩也能玩出名堂”,从没想过这个“观点”可以是某个人,或者说是对某个人的评价。因此,《表里的生物》一文的观点可以理解为:“我”对父亲表里“生物”认知的变化。又或者说:随着“我”对父亲表里“生物”认知的变化,明白了什么——“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作者冯至又是怎样说明他的观点的呢?这里用了《两小儿辩日》中的方法:从生活经验中得出观点。随后,课文观点变成了:“我”更加坚信父亲的手表里存在一种神秘而未知的生物。于是,“我”去找父亲,去幻想。这时候开始“用事例说明观点”。父亲没有满足“我”,“我”的好奇更强烈,内心更煎熬——“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就在此时,情节反转,父亲突然允许“我”看,“我”终于看到了表里的神秘生物——“我的眼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这时,课文的观点变成了:“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表里的生物》这篇课文“用事例说明观点”与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用事例说明观点”有区别——所用的事例叫你感觉不到事例的痕迹——用人物内心细腻感受及变化代替事件六要素。这就提醒我们:写事例,基本要求是写清起因、经过、结果。拔高一点是写清重要部分,有详有略。高明的写法是如同《表里的生物》这样写。课后的“选做”刚好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训练。
4.《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明白了《学弈》的表达方式,就很好理解《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课题即观点,用对比写事例。当然,在这篇课文中,从不同方面用了一连串的对比。